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這十六字本源自樂府古辭《箜篌引》,最近在大熱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里作為台詞頻繁出現。

《軍師聯盟》算是我近年所看最好的國產劇了,在意境的深遠上甚至勝於《琅琊榜》之流。雖然被歷史考據黨詬病為時間線混亂、一些描寫不符合史實,但從非正劇的角度看,能將三國題材的故事講得如此好看,對人物塑造、人性洞悉的把控如此到位,台詞的各種引經據典、各種重要角色的把握都讓這部劇的境界攀上高峰。

即便有部分情節經過了修改,但它們都是為劇情服務,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作為一個三國粉的我,可以分明地感受到編劇導演對三國的理解之深遠。

從老《三國》奠定的經典,到新《三國》的人物去臉譜化,三國題材一直介於家喻戶曉和仍有很多可挖掘點之間。《軍師聯盟》是第一次,把視角從曹劉孫身上移開,投在一個三國中後期才冒泡並最後奪得天下的複雜人物司馬懿身上——放在老《三國》里,他算是反派角色了,放在新《三國》,也不過是孔明的夙敵、被兩曹猜忌又不得不重用的對象。

據說《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原來叫《大軍師司馬懿》,之所以取了個特別複雜像是狗血劇的名字,是因為男主吳秀波不希望投入這部劇的其他角色的光彩埋沒。事實也如此,雖然司馬懿是第一男主,但從目前播了一半的劇情來看,曹操的形象在影視劇史上得到了最豐富的一次演繹——于和偉展示的曹操更貼近於「魏武帝、大文學家、天下英雄捨我其誰」曹操而非只是「奸雄」曹操,荀彧、楊修等人的精彩描刻更是讓後人對三國人物的理解有了深一步思考——荀彧身為曹操心腹又心繫大漢的矛盾、楊修得也才華失也才華的遺憾和英雄理想的光芒,郭嘉的短暫出場也頗為驚艷。只有李晨演繹的曹丕打了折扣,感覺他演的還是大黑牛.......

先繞回來說那句詩。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在劇中出現多次。

是曹丕的台詞。波濤在前,向前一步就是死亡,然而依然赴死。

按歷史,曹操在立嗣方面始終狐疑不決,曹丕與曹植的奪嫡之爭在所難免。按劇情,曹丕多年不受曹操待見,明明爭當世子是沒有希望的事情,卻要向前爭取與命運抗爭,如同明知道赴死卻要渡河。

當然了,曹丕最後渡成了河,這也改寫了這句詩本身的含義,在絕望盡頭加上一道光。

是荀彧、崔琰等漢臣的台詞。

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亂世混戰,國家將亡,天子不復為天子,臣民難辭其咎,天下誰人又無辜?忘了「無辜」這句是誰說的了,當時便想起《我的團長我的團》里那句「仗打成這樣,中國軍人再無無辜之人」。

對荀彧和一眾漢朝老臣而言,明知道曹操要稱王,明知道自己一生赴湯蹈火無法復國,「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然一生所擁戴夢想反助紂為虐、初心不再。

是楊修的台詞。才高八斗,有追逐曹操之心,「願精衛填海,以肉身投餒虎」,這一段在獄中的豪言壯志何其不動人。在劇中雖是司馬懿的政敵,但死前與司馬那一段對視也可見英雄相惜,遠不只是個反派角色。

解得了「曹娥碑」,解得了「一合酥」,解得了「闊字謎」,卻死於「雞肋」。得也才華、失也才華,循光芒而來,循光芒而走,如流星划過。

說《軍師聯盟》,繞不開于和偉演繹的曹操。前二十集中,他是讓你無法避開的存在,作為男三,他的光輝甚至蓋過了男主。

于和偉曾在新《三國》中演過劉備——他演劉皇叔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我開始還擔心他演曹操會很違和,頭幾集還想吐槽于和偉版曹操的笑很像陳建斌版曹操,但是越往後越發現其功力深厚......

(同一人,左劉備右曹操)

關羽逝世的消息傳來,群臣都在賀喜,唯曹操雙眼失神,雙手顫抖著掀開裝有關羽首級的盒子,轉身跪倒在地「拜雲長」。這一系列舉動又何嘗不符合那句「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帶著大軍以諸侯之禮安葬關羽,行到路上聽見民謠:「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魏王落淚。

這一段寫少年征戰,回鄉時已是斑駁暮年。歌謠起時,穿插著殘酷血腥的戰爭場面,音樂磅礴,極大的情感衝突被拉開......我恍惚間想起《指環王》里皮平的歌「Home is behind, the world ahead」。原來國產劇也有此史詩氣概,原來反戰不分古今中外。

後來,暮年的曹操飲酒舞槊,全劇迎來一個極有張力的小高潮。

想當年一把七星刀刺董卓,得天下義士追隨;

想當年集結十八路諸侯,共討逆賊;

想當年大敗袁術、克陶謙,逐鹿中原;

想當年與劉備青梅煮酒,大呼「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想當年官渡大勝,赤壁大敗,統一北方,鞭撻宇內;

而如今,鬢已星星矣。

還沒有拿下西蜀和東吳,

還沒有攬齊天下人才呢,

故人皆凋零,只剩孤家寡人,

此般愁緒更與誰人說?

「未息戰亂平生恨,一杯水酒祭英靈。」

不,不是這樣的。人生已至此,死又何懼?

「這山河,誰也帶不走。」《軍師聯盟》中曹操說完這句,合眼長辭。歷史上,魏王終未稱帝。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至於吳秀波演繹的司馬懿,因為自帶男主光環,在劇中特點反而有些被削弱,而且頗有在一眾古人之中冒出一個現代人之感。司馬懿少了幾分陰鬱城府,多了一些狡黠和捉摸不透,倒也還有趣。可能黑化的司馬懿後期才會展開,這裡先不細說了。

之所以對「公無渡河」一句深有感觸,除了是本劇粉絲外,還有近來我自身的處境。因為一直對於要去向何處而困惑,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而感受到的責任重大和世事難料,因為許多故事還沒有講。我自己何嘗不也在渡河呢?我的同輩們,有那麼多也在渡河。

然而寫到這裡,仰望這些英雄人物,覺著自己的瑣事又怎麼稱得上渡河呢?能夠渡河的本質,在於信念,在於明知道難於上青天,但仍要向前走的瘋狂人格——此為逆天之舉。要逆天之人,必無所畏懼、不拘小節。

跳出這裡,我想起伍迪艾倫若干年前的電影《午夜巴黎》。男主角是個小說家,穿越到20世紀初的巴黎,他端著自己的小說,小心翼翼地向海明威討教:「不知道我這個題材好不好。」

海明威淡然道:「沒有什麼題材是不好的,只要故事真實,語言乾淨而誠摯,鼓勵的是重壓下的勇氣與從容。」

這句話當年曾深深觸動我,而每逢想起這句,就好像重新擁有了力量。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即便看不清方向,即便希望如微光,但總有些東西在護我前行。就像哈利波特喊出「護身護衛」,一隻閃著金光的鹿於深夜叢林縱身跳出,不是其他人,卻是他自己。

GIF/1K

馬克雪梨(makexueli)

All Rights Reserved.

求十八路英雄奔走相告、一起轉發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克雪梨 的精彩文章:

TAG:馬克雪梨 |

您可能感興趣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泥人」投胎,借船渡河
人生如渡河,渡人亦是渡己
紅軍強渡大渡河
大渡河峽谷絕壁上的「天邊」村寨
盟軍「廟算」渡河
小象渡河救人
網逃人員跳河 民警手拉手渡河在海拔3千多米山頂將其抓獲
越南山區兒童為了上學,用塑料袋當「船」渡河
大渡河橋鐵索寒,將軍遺囑萬人仰
裝甲部隊怎樣渡河?德軍M3自行舟橋車大顯神通
肯亞:獅群冒險渡河捕獵 踉踉蹌蹌險落水
委內瑞拉邊民木筏渡河,軍方修牆被繞過越境!封堵難阻螞蟻搬家
戰將楊得志 強渡大渡河的老團長
大渡河金口大峽谷
菲律賓阿爾拜省發生小規模火山泥流 民眾搭簡易橋艱難渡河
故事:官員從水路去縣中上任,途中遇鄉人敲鑼提醒:有巨蟒渡河
美軍開閘放水衝垮俄浮橋阻俄援軍渡河
仙渡河峽谷,3處美景深藏閨中待人識
《公無渡河》,歷史上最悲壯的古詩?知道的人超不過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