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黃侃:韋編三絕今知命 黃絹初裁好著書

黃侃:韋編三絕今知命 黃絹初裁好著書

陸宗達曾拜國學大師黃侃為師。見過先生,黃侃一個字也沒給陸宗達講,只給他一本沒有標點的《說文解字》,說:「點上標點,點完見我。」陸宗達依教而行。

再見老師時,黃侃翻了翻那捲了邊的書,說:「再買一本,重新點上。」

第三次見老師時,陸宗達送上點點畫畫得已經不成樣子的《說文解字》。黃侃點點頭,說:「再去買一本點上。」三個月後,陸宗達又將一本翻得很破的《說文解字》拿來,說:「老師,是不是還要再點一本?我已經準備好了。」

黃侃說:「標點三次,《說文解字》你已經爛熟於心,這文字之學,你已得大半,不用再點了。以後,你做學問也用不著再翻這書了。」黃侃將書扔進書堆里,這才給陸宗達講起了學問的事。

後來,陸宗達終於成為我國現代訓詁學界的泰斗。他回憶說:「當年翻爛了三本《說文解字》,從此做起學問來,輕鬆得如庖丁解牛。」

據他的學生回憶,黃先生教學還有更特別的,他不是光用語言教這個書,而是帶著感情教這個書。《說文解字》是一本很枯燥的書,要是一般地講授知識,誰也難久坐下去、久聽下去,可黃先生在講每個字時,是帶著愛憎的感情來講的,他把自己變成書中的人,書中的人笑了,他笑了,書中的人哭了,他也哭了。所以他講起每個字來,同學們都同老師同呼吸,和書中的字同呼吸。因此,他每次登堂講課,聽課的人,不僅是本班的,還有外班的,不僅是讀文科的,還有讀其他科的。

不過,黃侃同這般學生只能算是泛泛之交,他們也僅得到黃學問的一些皮毛而已。要想學到黃的真本事,必須天賦極佳,同時要進行正式的拜師儀式。如果不拜師,即使你資質再好,黃侃也絕不理會。1932年春天,黃侃來到北京,學者楊樹達與其是好友,就要他的侄子楊伯峻去拜師。禮節是:奉上紅紙封套裝十塊大洋,還得向他磕個頭。楊伯峻是新式青年,本不願磕頭,但是楊樹達說:「季剛學問好得很,不磕頭,得不了真本領。你非磕頭不行。」出於無奈,楊伯峻只好去了黃侃家。他到上房之後,將紅封套放到桌上,跪下去磕了一個頭,表明拜師的誠心。黃侃便說:「從這時起,你是我的門生了。」他又說:「我和劉申叔,本在師友之間,若和太炎師在一起,三人無所不談。但一談到經學,有我在,申叔便不開口。他和太炎師能談經學,為什麼不願和我談呢?我猜想到了,他要我拜他為師,才肯傳授經學給我,因此,在某次只有申叔師和我的時候,我便拿了拜師贄敬,向他磕頭拜師。這樣一來,他便把他的經學一一傳授給我。太炎師的小學勝過我,至於經學,我未必不如太炎師,或者還青出於藍。我的學問是磕頭得來的,所以我收弟子,一定要他們一一行拜師禮節。」

說完這番話後,他就要楊伯峻回去預習功課,準備明日開講。楊伯峻這才明白叔叔和黃侃要他磕頭拜師的用意,以後更是用功努力,後來成為我國現代著名的語言學家。

別瞧黃侃招收徒弟的儀式古里古怪,老套守舊,但他培養學生時卻是一絲不苟,嚴格苛刻,其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後人借鑒。黃侃授徒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方法:他先命學生圈點十三經,專力章句之學,每天直到深夜方命歸寢。如此日積月累,經時一年有餘,才把十三經圈點完。黃侃於是告訴學生,繼此之後,可以把必讀之書增廣至二十四種。後黃侃又要求學生在三十歲之前一定要讀完唐以前的典籍,因為唐以前留傳下來的典籍為數不多,容易讀完,又是非讀不可的書。有了這樣的功夫,往後研究任何門類的中國學,就都好辦多了。黃侃並且告誡學生不要輕易在報刊上發表文字,一則學力不充分,一則意見不成熟,徒然災梨禍棗,遺人笑柄,於己無益,於世有損。黃侃更是以身作則,五十歲前不著書。

黃侃讀書,喜歡隨手圈點。他圈點時非常認真,許多書都不止圈點了一遍。如《文選》圈點數十遍,《漢書》、《新唐書》等書三遍。《清史稿》全書一百冊,七百卷,他從頭到尾,一卷一卷地詳加圈點,絕不跳脫。因此,他把讀書時只隨便翻翻,點讀數篇輒止者稱作「殺書頭」,很不以為然。關於黃侃讀書之苦,許多學者津津樂道,但他並不以為苦事。

有一次,黃侃與學生陸宗達閑聊,黃問陸:「一個人什麼時候最高興?」陸不知道老師此問何意,就亂猜一通,說這個最高興,又說那個最高興。黃侃聽後,都只是搖搖頭。最後,陸問老師答案是什麼,黃侃笑著說:「是一本書圈點到最後一卷還剩末一篇兒的時候最高興。」這次談話讓陸宗達終生銘記於心。

而且黃侃視書如命,每次都是因為買書而弄得自己囊中羞澀。黃侃一生最大的家私,便是書籍。章太炎在為他作的墓志銘中說:「有餘財,必以購書」。但凡好學之人,大都有這種癖好。當然,世上的書,實在讀不盡,也買不完,而文人的錢財,更是有限,以有限的錢財,去購買無盡的書籍,自然是天天要鬧窮了。一次,黃侃跟他學生聊關於他買書的趣事。說他的太太,常常責備他拚命去買書,有時把錢匯到外埠去買,錢寄出後,天天盼望包裹,等書真的寄來了,打開包裹,匆匆看過一遍後,便把書往書架上一放,甚至從此便不再翻閱,這實在是太浪費了。黃侃卻回答道:「要知我買書的快樂,便在打開包一閱之時,比方我倆結婚吧,不也就在新婚燕爾之時最樂嗎?」由於藏書甚多,如何放置這些「珍寶」及搬家時怎樣裝書便時常困擾著他。黃侃的書全是散放在架上的,甚至地板上几案上也一堆一堆的放著。有一次,廣州中山大學請他去教書,無論校方怎樣苦勸,開出的待遇多麼優厚,黃侃都不答應。別人問他為何不去中大教書,黃侃淡淡地答道:「我的書太多,不好搬運,所以就不去了。」然而,黃侃辛辛苦苦收藏的書籍最終卻橫遭他人糟蹋。「一二八」事變的時候,黃侃舉家搬遷,倉促中裝了八卡車書,運到采石磯暫存,不料被當地居民盜出,成筐論斤地當作廢紙賣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黃侃曾在自己所藏書目冊上寫下這樣一首詩:

「稚圭應記為佣日,昭裔難忘發憤時。

十載才收三萬卷,何年方免借書痴。」

可見黃侃實在是一個可愛可敬的「書痴」。

黃侃在學術上頗有成就,但慎於著述。其師章太炎曾告誡他說:「人輕著書,妄也;子重著書,吝也。妄,不智;吝,不仁。」黃侃終不肯輕應師命而為,遜之以「年五十,當著紙筆矣。」

1935年3月23日,黃侃五十歲生日,章太炎送他一副壽聯:

「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

上聯典出於「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意思是說黃侃勤奮好學,剛五十歲就讀了許多書,下聯典出於「東漢蔡邕題曹娥碑: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意思是希望黃寫出絕妙的著作。

不料,黃侃接到老師送的聯語後,見其中含有「絕」、「命」二字,心中不快,以為不祥之兆。同年10月8日,黃侃因飲酒過量而死,一肚子學問也帶進了棺材。章太炎因聯語成讖語,悔痛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意 的精彩文章:

陳來:宋明儒學的「天地之心」論及其意義
哲學思考 詩意棲居 唯有情懷 不可辜負

TAG:哲學與詩意 |

您可能感興趣

張翰楊洋cp叫什麼?霸道總裁好哥們現狀如何?
C羅新女友曬婚戒!霸道總裁好事將近,俄羅斯世界盃後有望辦婚禮
首播破億!張翰霸道總裁好評不斷,但原定男主竟然不是他…
幾秒鐘讓雪紡像棉布一樣好裁好做,再也不用遙望她的美
C羅接班人怎麼了?浪費總裁好球化身吐餅王 射門竟變傳球
總裁好事將近!世界盃C羅女友現場觀戰,向閨蜜大秀鑽戒獲點贊!
總裁好萌!C羅實際年齡33歲,身體年齡23歲,心智年齡才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