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獅紐蓋盒工藝考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獅紐蓋盒工藝考

友情提醒:今年8月份以前,【秀寶台】只展秀唐(包含唐)以前的古陶瓷,請各位藏友按要求推薦藏品!【信息時代,物以知為貴,知名度越高,價值也越高】

2017年6月的北京東正春拍,出現了一件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獅紐蓋盒(圖1),拍賣前,香港收藏大家翟建民先生對蓋盒從器形、釉色、紋飾及稀有性等方面做了重點推介。6月8日蓋盒最終以2070萬元成交。

預展期間筆者近距離上手了此件蓋盒,對其中的部分疑點進行了實物考證,筆者與藏界關注蓋盒的朋友就真偽做過探討,儘管有不同的觀點,但大多還是持肯定的看法。 筆者認為蓋盒為一件出土的元青花,由於蓋身釉面侵蝕較重,影響了其價值,但從存世量看,仍不失為一件值得典藏的元青花珍品。

圖1 2017年6月8日北京東正拍賣的元青花蓋盒(圖片源於網路)

為使廣大喜愛元青花的藏友了解蓋盒的概貌,筆者摘錄翟建民先生的部分評價:盒作圓柱狀,一分為二,上為蓋,下為身,以子母口相合。蹲獅形蓋鈕,淺弧頂,邊部豎直,蓋頂以雙框同心圓為中心,平均分割餘下區域繪八組蓮瓣形開光,內飾雜寶紋;蓋邊部飾扁菊紋;盒身飾大朵牡丹紋,或花枝招展,或含苞待放;盒無足齊平無釉。

(圖2.3)器蓋器身工藝一致,胎體厚重微微露紅,瓷胎結實細密,內壁薄施灰青釉,外壁青花滿飾於白地之上,對比明顯,氣勢昂揚。整器釉面肥潤而細膩,藍色飽滿,特色鮮明,氣韻生動。 目前尚未見與蓋盒相同的器物。

圖2蓋盒紐部特徵(圖片源於網路)

圖3盒身畫面展開圖(圖片源於網路)

筆者主要從施釉、成型、裝燒等工藝角度及保存狀況方面予以考證硯盒的真偽,不當之處請指正。

施釉工藝:在坯體內外表面覆蓋上一層釉料的操作過程叫施釉。元代瓷器有澆釉法、刷釉法、蘸釉法等多種方法。根據器形的不同內外採用不同的施釉工藝,就元代瓷器的施釉工藝本文不做詳述。

本件蓋盒整體施釉面特徵:外部除了子母口口沿、底足無釉外通體施青白釉,而且釉面肥潤均勻(圖4);蓋和身內部施釉稀薄不均,而且出現大面積漏釉的情況(圖5.6)。

圖4蓋盒外部施釉情況

圖5蓋內施釉細部特徵

圖6蓋身內部施釉特徵釉面不同的特徵,反應了蓋盒內外採取了不同的施釉方法。蓋和身採用了澆釉法,即將青花繪製完成的蓋盒正放在釉盆的木架上,手持盛滿釉的碗直接將釉澆到蓋盒上,釉便自然向下流淌,蓋盒的底部邊緣會有一圈自然的流釉痕迹(圖7)。澆釉完成後將蓋盒蓋與身分開,口沿部位的釉用竹刀刮削一圈,因此口沿也有明顯的刮削痕迹(圖8)。

圖7盒身底部邊緣流釉痕迹

圖8口沿部位的刮釉痕迹蓋盒內部的施釉採用的是刷釉法,用筆蘸釉後隨意刷幾筆,因此蓋盒的蓋與身內部有大面積的漏釉痕迹,稀薄處有明顯的刷釉痕(圖9.10),刷釉痕迹隨意自然,釉層厚薄不勻。現在不少新仿元青花不懂得元代的施釉工藝,用現代的施釉方法難免出現工藝上的破綻。

元代的大口罐、瓶等大件琢器通常用澆釉法,內部用刷釉法;小件的琢器通常用蘸釉法;大件圓器用甩釉法;中小件圓器用內外部多用澆釉法。蓋盒施釉完全符合元代的工藝特點。

圖9盒蓋口沿部位的漏釉細部特徵

圖10蓋盒盒身內部施釉細部

成型工藝:將坯泥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和規格的坯體的操作方法即為成型工藝。景德鎮自五代肇始在上千年的燒造過程中,使用了多種成型工藝,如拉坯、印坯、雕鑲以及近現代出現的壓坯、注漿等成型工藝。明代晚期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陶埏》中對成型工藝記載為:先以黃泥塑成模印,或兩破、或兩截、亦或囫圇,然後埏泥印坯,以釉水塗合其縫,燒出時自圓成無隙。

該書雖刊印於明崇禎年間,由於當時封建社會 工藝技術傳承的緩慢性,這可作為元代成型工藝的借鑒。根據對元代窯址及墓葬出土器物的考證,目前被學界和陶瓷工藝界普遍認可的元代成型工藝為模具印坯成型,這與宋氏文中敘述基本一致。

這種成型工藝是由當時景德鎮瓷土的性質決定的,由於元代採用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有專家亦稱多元配方),瓷泥的可塑性下降,再加之瓷泥加工不細,技術不熟練的拉坯工人很難成型,故被迫改為印坯成型。

就蓋盒而言,盒蓋與底分開製作,均用印坯成型工藝。首先用適量的坯泥拍打後置於模具底部用於製作盒頂(底),然後再將搓成的泥條置於盒蓋(底)陰模低處,然後用手指自下而上均勻的向上擠壓,使泥與模緊密相貼,做完後再手掌或抹布抹平內壁,力求胎壁均勻光潔。

元代類似蓋盒等不大的小件器物底或者蓋與器身為一體,不單接。蓋頂部的獅紐(圖11),也是用模具印製出形體後(獅紐體中空,),用接頭泥粘接上。獅紐粘接處盒內部用竹刀挖不規則的圓孔用於透氣,為避免燒造 過程中高溫爆裂。

圖11獅紐細部特徵元代的印坯成型工藝,由於是純手工操作,自然會在器物上留有時代的印記。從蓋盒內壁看,明顯留有手抹平濕泥時不規則的旋轉痕迹(圖12),這種旋轉痕寬度不等,痕迹與工匠的熟練程度和習慣有關。與拉坯成型留下的呈均勻的同心圓狀的旋痕或者利坯成型時刀具留下的均勻的同心圓旋紋有明顯的區別(圖13)。

由於受工匠印坯時熟練程度和力度等因素影響,蓋盒的器壁有明顯的厚薄不均感和高低起伏感(圖14),這種起伏感自然舒適,與利坯和拉坯成型的胎壁摸起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一般拉坯的器物器壁厚薄均勻,下厚上薄。

圖12盒內部不規則的旋轉痕迹

圖13宋代青白釉雙系罐內壁拉坯形成的旋紋特徵

圖14元青花梅瓶殘器內部的明顯的印坯痕迹

裝燒工藝:對明代以前的裝燒工藝,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陶埏》有載:「凡瓷器繪畫過釉後,裝入匣缽……缽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餅托一器,底空處以沙實之。大器一匣裝一個,小器十餘共一匣。缽佳者裝燒十餘度,劣者一二次即壞。凡匣缽裝器入窯,然後舉火。」

元代裝燒採用的就是此類工藝,由於元代裝瓷器的匣缽質量不等,對於底部不很平的匣缽,就在匣缽底部鋪上一層墊渣,這種墊渣為稻糠灰與深醬色的匣土或高嶺土渣混合物(圖15),經過拍打平整後上邊放置墊餅,瓷坯放置在墊餅上,有的甚至直接將器物放置在墊渣上。

圖15景德鎮高仿元青花墊渣

從蓋盒底部特徵看,此蓋盒應直接放置在電渣上燒造,出窯後底部粘有大量的渣痕(圖16、16—1),瓷器上過多的窯渣會影響產品的質量,窯工在出售前一般要進行打磨。但蓋盒保留了出窯時的原狀,這些粘渣幾乎不規則的分布於整個底部,且大小不一形狀自然,用手撫之窯渣有明顯的扎手感,沒有絲毫的打磨痕迹。

盒的底部出現了大面積的窯紅,而且有的部位紅色非常鮮艷,器物無釉處也多有火石紅出現,這在元青花中也是不多見的。火石紅的有無不是判斷元代瓷器的依據,如高安窖藏出土的元青花蕉葉出戟觚底部火石紅非常明顯(圖17),而土耳其拖布卡比博物館及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的瓷器大多沒有火石紅(圖17—1),要結合器物的整體特徵才能得出結論。

圖16蓋盒底部痕迹,完全符合元代窯業的裝燒特點

圖16—1底部渣痕細部特徵

圖17高安窖藏元青花蕉葉出戟觚底部(源自網路)

圖17—1伊朗國家博物館藏元青花飛鳳麒麟紋四系扁瓶足部特徵(圖片源於網路)

保存狀況:蓋盒幾乎看不到使用的痕迹,從盒蓋中間的孔內尚保存的紅土看(圖18)圖,蓋盒應為墓葬出土器或窖藏器。盒蓋孔內的紅土擬或主人為表明它的出土身份故意保留了這點痕迹。盒蓋頂部釉面保存完好,釉色純凈悅目青花艷藍光感自然(圖19),但蓋身釉面部分侵蝕光感減弱(圖20)。

盒身釉面受水土沁影響較大,整個釉面失光感明顯(圖21),釉面水土沁色自然,與窯址出土的元青花瓷片的失光的釉面完全相同(圖22),與現代人為化學藥物處理的釉面有質的區別(圖23、23—1),被腐蝕的釉面起泡大量破損且分布均勻。

圖18蓋內部孔內保留的土斑

圖19盒蓋釉面光亮潤澤

圖20蓋身釉面部分失光細部特徵圖21盒身釉面大面積失光細部特徵

圖22窯址出土元青花瓷片釉面侵蝕痕迹

圖23經氫氟酸腐蝕後的新仿元青花顯微照片

圖23—1蓋盒釉面的微觀痕迹從施釉、成型、裝燒工藝看,蓋盒均符合元代瓷器的工藝特徵;從蓋盒受水土侵蝕部分失光的釉面、盒蓋孔內的紅泥、絕少的使用痕迹以及底部遺留的未來得及清理的窯渣痕迹看,是否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此蓋盒從景德鎮某窯口出窯後,尚未來得及打磨處理,適逢某位元代的文人或商賈去世,其家人趕緊購買了此物予以隨葬,隨之深埋地下六百餘年。當然這是故事!

最後以翟建民先生對蓋盒的評價結尾,蓋盒整體造型雅緻端莊,蹲獅雙耳聳立,昂首側目,形象生動,煞是可愛,為整件作品帶來生氣,是點睛之筆。紋飾安排疏密得當,布局和諧,紋樣清麗。是元青花中的上乘佳作,且傳世及出土所見元青花盒罕見與本器相同者,故更顯彌足珍貴。

參考文獻:1《古陶瓷鑒定學》,毛曉滬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元代瓷器》,葉佩蘭著,九洲圖書出版社;3《黃窯說瓷》,黃雲鵬著,江西美術出版社。

【說明】本期文章經天林老師審核發表。

元青花文化圈

收藏者的微信雜誌,

學瓷人的良師益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青花文化圈 的精彩文章:

民藏要向黑嘴們宣戰
如何簡單識別古瓷真假,有效規避收藏風險
西晉越窯青瓷雞頭壺賞析

TAG:元青花文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