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羊毛丨不用感同身受,尊重我就好

羊毛丨不用感同身受,尊重我就好

設計師媽媽Echo作品《你的童年》

原創品牌「珍物」

兩周前,因為一項工作從蘇州去上海,當天往返。回程的車是7點鐘。大約6點10分,我在候車室坐下來,對面有一個小女孩,大約五六歲模樣,躺在椅子上睡著,頭髮亂極了,裙子很臟,小臉小手都黑乎乎的,讓人心疼。幾分鐘後,她爸爸出現,將孩子叫醒,喂她吃泡麵。女孩兒一邊吃,一邊將裙子掀到胸前,爸爸並沒有在意,小心地吹著面,生怕燙到孩子。「她媽媽怎麼不在?」「女孩子怎麼能掀裙子啊?」「爸爸至少應該幫她擦一擦手,否則容易生病」……內心像滿屏的彈幕,想像著如果那是我女兒的種種,卻沒有勇氣走上前去。被誤會成廉價的同情怎麼辦?周圍人一定覺得我有病吧?作為怕髒的處女座該不該管這種閑事?……彈幕再次開啟。

6點45分,我從包里拿出梳子,走過去。

「我能幫你女兒梳頭嗎?她的頭髮太亂了。」

「你是不是要賣梳子?」爸爸驚訝並懷疑地看著我。

「我什麼都不賣,我也有個女兒,比她小一點。」

我一邊說一邊拆掉女孩兒頭上的皮筋,開始幫她梳頭,原以為所有小孩的頭髮都是柔軟的,但手裡握著的分明是雜草,乾枯地糾結在一起,很難梳開。

她爸爸依然沒有放鬆警惕,開始對我進行「友好調查」:坐哪趟車?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做什麼工作?孩子幾歲?……我一一如實回答,直到他確認並接受我的善意。

他說:「孩子好幾天沒梳頭了,我也不會弄,她媽媽在時不是這樣的。」我沒追問,只是對女孩兒說:「女孩子不能掀裙子,不能讓別人看見肚皮和內褲,這樣會很危險,女孩子就是要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現在是,長大了也是。」她趕緊把裙子放下,露出羞澀的表情。

梳好頭,我又用濕紙巾給她擦了臉和手,女孩兒一句話也沒說,但卻聽話地配合著我的每一個動作。臨檢票前,我把梳子、濕巾、包里的繪本都送給她了。她是個好看的女孩兒。她的爸爸很愛她。

上了火車,我還是哭了,因為心疼?難過?感同身受?或者僅僅因為她是一個女兒,而我,是一個母親。我並不了解她的處境,不知曉她的心情,甚至不清楚她要去哪。我只是一廂情願地想對她好,哪怕只有五分鐘,讓她知道自己值得被尊重。

丨我想起了台灣電影《不能沒有你》中的父女丨

「這世上哪有什麼感同身受啊!沒經歷過的人怎麼會了解?」說這話的是一位母親。我們因為工作關係偶然相識,短暫交談。她女兒和許未來同歲,於是兩個媽媽分別打開手機,相互展示相冊。她比我厲害多了,給孩子剪頭髮、織毛衣、做各種中西合璧的美食。我一邊稱讚她,一邊調侃:「你簡直就是我媽的翻版,我生了女兒之後,我媽多了好多超能力,就像你一樣。」這原本是愉快的聊天,直到她說:「因為我們不常能在一起,所以她來我這兒的那一兩個月,我什麼工作都不接,就陪著她,做各種有趣的事。」作為和女兒分開從沒超過10天的我,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又如何安慰。

這個女生比我還小几歲,孩子出生不久,就因丈夫家暴而離婚。對方帶著孩子去了廣東,禁止她和孩子聯絡,整整八個月。她說那感覺如同牢獄之災。後來,終於見面了,女兒依舊大聲喊:「媽媽!」絲毫也沒生疏。孩子太懂事,她就更心疼。她說她很愛她,卻沒能力愛她。我一邊聽,一邊忍住淚水。我根本不能體會骨肉分離的痛苦,又怎麼能雲淡風輕地告訴她:一切會好的。能做的,只是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和她說:「你是好媽媽,很了不起的媽媽,比我厲害很多。」真的,照片里那個小女孩兒,圓臉細眉,彎彎的劉海,眼睛亮亮的,她知道自己有媽媽,把她當成寶貝。

我媽媽說:「你現在變得這麼細膩敏感,是因為你有女兒,過去不能明白的事兒,就明白了。」她說得很對,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我生活里就出現了很多「女兒」。

丨別緻的「旅行筆記」丨

比如那對從上海來住書舍的母女。高二的女生,沒有被功課壓垮,她靜靜地讀《羅生門》,並在書上做筆記。她做把旅途上的故事記在本子上,有字,有畫,還有粘貼著的火車票;她喜歡逛書店、逛博物館,和我想像的高中女生不大一樣;大清早,她獨自坐在院子的樹下,小聲讀英文……我和她媽媽說:「你把女兒教得可真好。」她答:「我什麼都沒教過她,只是尊重她罷了。就像她的人生理想是當中學老師,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太沒志向,可是想想,如果這是她喜歡的,她會因此而幸福,又為什麼不贊成呢?」我常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比如,在某一個值班的夜晚,碰見這樣的母女。如果有一天,許未來告訴我她的理想,我會說:「我沒法成為你,不知道你的感受,所以尊重你。」

丨一看見書就走不動路的「女兒」丨

比如另一組客人,一家三口,專門從杭州來參加慢書房的沙龍。女兒上小學,用她媽媽的話說:「一看見書,就走不動路。」那個媽媽看起來是個風風火火的人,有趣極了。她說:

「我是個粗人,從前是個工作狂,經歷了很多事之後,我才開始學做好媽媽,學做飯,學做家務,學著陪孩子玩,正在學,還做得不夠好。」

「我很懶,本來不愛看書,但我女兒愛看,她把喜歡的書給我看,現在,我最喜歡的書是《小王子》和《窗邊的小豆豆》。」

「我女兒想來蘇州,想住書舍,想看看慢書房,這是她的願望,所以我必須要幫她實現願望。」

「我每年夏天都和老公專門去鄉下看螢火蟲,因為女兒總是錯過,今年要帶她一起去看,不過很多人覺得看螢火蟲這件事實在太無聊了。」

……

和她聊天,早餐時光變得非常愉快,就像陽光和海風。她說話的時候,自然地和先生牽著手,女兒則在一旁看書,時不時發出笑聲,時不時給媽媽插兩句話。那個場景,就是幸福的樣子吧。

丨給「女兒」們講故事丨

7月書展的時候,我坐在地上給許未來講故事時,有個台灣小女孩也坐下來聽。就這樣,我認識了她的媽媽。她喜歡帶著孩子讀書和旅行,一起看這個世界,一起長大。她告訴我她很喜歡一本書,叫《親愛的女兒》,剛巧,那本書,也是我的最愛之一,是波蘭繪本作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作品,用拼布的形式,畫的是她自己的女兒。

「女兒喜歡躲起來,就像一隻藏進殼裡的蝸牛。」

「有時像歡快的小鳥。」「有時又像悲傷的水獺。」

「溫柔起來像兔子。」「野蠻起來像鱷魚。」

「有時像蛇那樣兇狠。」「有時又像雛鳥那樣柔弱。」

……

在種種種種美好又不美好的描述之後,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坐著輪椅的女兒。

「對我來說,親愛的女兒,就是一切,也是我的一切。」

台灣媽媽告訴我,她和先生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在這本書的每一頁留白處,輪流寫下他們看見那個畫面時,想到的女兒的樣子,寫滿一整本。這本書就變成了他們的「親愛的女兒」。擁有這樣父母的女兒,是多麼幸運。

火車站裡的女兒,見不到媽媽卻早早懂事的女兒,想當中學老師的女兒,一看見書就走不動路的女兒,被媽媽當成大人彼此陪伴的女兒……她們都不一樣,就像我們,也無法成為標準一致的父母。愛,不分高下,與其要求那份感同身受的理解,不如蹲下身來,問問她:「親愛的女兒,你在想什麼?」

—FIN—

文丨羊毛

圖丨羊毛、雨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可愛又逼真的羊毛氈小動物,看完後你也想擁有一隻
這次我們不用畫筆,羊毛氈動物,沒想到還能這麼寫實!
這隻刺蝟竟然是用羊毛做的,看到她其他的作品時我更是直接呆住了
燙羊毛卷要慎重?別人燙的是卷,你有可能是「鳥巢」,真難受!
用羊毛做運動鞋不滿足,竟用樹,難道羊毛鞋穿著不夠奢侈嗎?
羊毛羊絨衣,舒服好看但很難護理,做到這幾點就可以了
今年最流行的羊毛卷,但這幾個臉型就不適合剪,不僅不好看還顯老
從「柔軟親膚」到「質地輕薄」,這羊毛衫都具備!誰穿都會喜歡
觸感十足的全羊毛呢大衣我最喜歡,可大姐卻說大衣是便宜比較好?
同樣羊毛卷為什麼你成不了泫雅小姐姐?快來看看你適不適合羊毛卷
羊毛羊絨大衣年底最後一波爆款,穿得是舒適感,也是好品質
這些用羊毛做成的玩偶真是蠻可愛的
薅羊毛盛會,不管是不是朝陽群眾都該來看看!
公主切、羊毛卷,不適合的不要隨便做,很容易變成災難現場
精裝修拎包入住的優缺點,羊毛出在羊身上,坑的就是不懂得你
這個季節羊毛卷很火,但別人很好看你的就是雞窩?是不注意這幾點
同樣是「羊毛卷」,愛豆留VS自己留,看完後,這差距讓我酸了!
父母們討厭的髮型,「羊毛卷」是小事,最後一個真的忍無可忍
這麼好的事情怎麼能不告訴你們?褥話費羊毛的終極寶典!
最新神獸「草泥豬」披著羊皮的豬,你穿的羊毛衫很有可能是用豬毛做的,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