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和糊塗的三重境界 考驗你的胸襟和氣量
「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這是清代著名學者鄭板橋先生的一段名言。
一般而言,我們都是要去追求聰明的處世之道,都不願去做糊塗或愚笨之人,但糊塗卻也不可避免,這就有個取捨問題。
板橋先生的註解也給出了答案,這就是關於聰明和糊塗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難得糊塗,前提在於先學聰明
難得糊塗並不是要人們都去做糊塗蟲,整天渾渾噩噩的什麼也不做不學;而是要先去學習立足社會的各種知識,所謂「聰明難」是也。
其實「聰明」就是指懂得多理解的深刻,而要想聰明,唯有不斷地學習。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首先應該有爭先恐後的精神,要有學而不厭的態度。
但僅僅靠此還不能夠聰明起來,孔子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裡孔子強調的是好的學習方法。他指出:一味地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從而陷入迷茫;如果僅僅會思考而不讀書學習,不進行知識的積澱,也一樣要陷入危殆的境地。
有了好的學習態度,再加上好的學習方法,如此不斷前進則聰明自然而來。
第二重境界:難得糊塗,難在如何選擇糊塗
難得糊塗,僅有聰明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如何抉擇,何時糊塗何時應該聰明,所謂「糊塗難」是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
魏其侯竇嬰為營救獄中的灌夫而與武安侯田蚡鬧翻。
因為兩人都是外戚,一個是武帝奶奶方的,一個是武帝媽媽方的;一個是前丞相,一個是現丞相,漢武帝不好直接表態,遂決定讓兩人在東朝廷進行辯論,並讓大臣們公開表達自己支持誰。
韓安國時任御史大夫,他經過一番審慎思考,發言時既支持了竇嬰,也沒有說田蚡的不是,把裁判的皮球踢還給了漢武帝;
主爵都尉汲黯明確支持竇嬰;
內史鄭當時剛開始支持竇嬰,但猶豫了下轉而又支持田蚡,惹得漢武帝大怒。
在這裡韓安國的表現往往被後人批判為首鼠兩端。但仔細想想,他真正地做到了難得糊塗。
雖然他知道漢武帝想藉此機會扳倒田蚡,而且田蚡也確實蠻橫霸道貪贓枉法。但田蚡畢竟是現任丞相,皇帝的舅舅,背後又有太后撐腰,實在惹不起,所以他做出了「糊塗」的最佳選擇。
畢竟在封建皇權至上的權利場,能做到全身而退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較而言,內史鄭當時就「糊塗」的不是時候,惹怒了天子,差點丟了小命。
第三重境界:難得糊塗,貴在擁有廣闊的胸懷
難得糊塗,最難之處在由聰明轉入糊塗,要做到「放一著,退一步。」需要當事者有博大的胸襟和氣量,這是最高境界。
《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四月,進圍邯鄲,連戰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誅王郎。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漢光武帝劉秀在誅滅王郎勢力後,收繳了上千封其部下與王郎勾結的來往書信。
他並沒有將這些信件一一打開,反而當著眾將士的面一把火將信件全部燒毀。
此舉令那些因寫過信而惴惴不安的人放心跟著他,整個部隊的軍心也得以穩定,為最終一統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礎。
如果斤斤計較於部下和敵軍的「溝通」,非要一個個查個清楚,這麼多人一旦處理不好,嘩變造反是極可能發生的。
聰明的劉秀揣著明白裝糊塗,火燒信件,既燒掉了部下的「罪證」,又贏得了軍心。
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寬廣的胸懷和大度的氣量是做不到的。
聰明與糊塗是我們生活中的必修課,天天要碰到,做人要聰明不能愚鈍,但更重要的,我們應學會「難得糊塗」,以應付這個複雜的社會,讓自己做到遊刃有餘。


※如何才能讓寶劍迅速準確地入劍鞘,成功的耍帥?
※冷兵器對戰,招式套路真的有用嗎?
※身佩長劍、人馬都穿黃金甲,秦始皇的祖先竟然這樣奢靡?
※身佩長劍、人馬都穿黃金甲,秦始皇的老祖先竟這樣氣派非凡?
※中國古代特種部隊選拔除了體能和軍事素養,竟然也要拼顏值!
TAG:中華冷兵器 |
※人生,心態、眼界、胸襟
※靜幽聞香,疏盪著胸襟和視野的美感
※極有胸襟,氣度不凡的三大星座!
※胸襟廣闊,氣度不凡的三個生肖
※最具胸襟與氣度的三個星座
※海賊王:大海般的胸襟和義薄雲天的氣概,這是一種人生態度
※看古人氣度,闊我之胸襟
※極有胸襟,氣度不凡的三個星座
※胸襟開闊,素養不一般的星座
※胸襟的大小可以丈量你的世界
※忍是眼界 是胸襟 是氣度
※家庭怎麼樣?看孩子就知道,父母的眼界、胸襟影響孩子品性的形成
※亂世之中看心胸,誰才是《三國機密》里最有胸襟的人?
※缺乏胸襟,格局低的四大星座,白羊目光短淺,還有誰
※呂雉的的政治胸襟令人佩服,匈奴單于這樣侮辱都能「笑臉相迎」
※極有胸襟,氣度不凡的3大星座!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在你的人生里
※茶室怎麼選裝飾畫?山水畫開闊你的胸襟
※胸襟寬闊,不喜歡去計較的生肖
※只要不放棄山水畫,中國人的胸襟永遠是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