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你知道嗎?這些成語原來都出自中醫

你知道嗎?這些成語原來都出自中醫



成語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寶藏,有很多成語都來源於中醫,比如病入膏肓、對症下藥、起死回生、諱疾忌醫等等,這些成語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你可能還沒聽說過,一起來看看吧。



病入膏肓




相傳,晉國的君主晉景公生病,先請來

裝神弄鬼的巫醫

替他治療,病情反而有增無減。





於是,他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派了一位名叫醫緩的大夫去給他治病。

醫緩的高明醫術全國上下無人不知。







當醫緩還在去晉國的路上時,晉景公做了個夢,夢見從他的病中跳出兩個小人。其中一個說:「醫緩是醫術高明的醫生,可不比前次那個巫醫,他恐怕要抓住我們,該往哪裡躲避呢?」另一個回答說:「

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個地方去吧

,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




醫緩到了晉國,紿晉景公辨症後為難地說:「

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採取攻伐的治法,何況藥物也不能到達那裡去發揮藥效。



後來,人們常

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嚴重,難以醫救。

這句話進一步引申時便用來形容一個人犯錯誤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對症下藥




華佗是東漢名醫。

一次,府吏倪尋和李延兩人都患頭痛發熱,一同去請華佗診治。




華佗經過仔細地望色、診脈,

開出兩個不同的處方

,交給病人取葯回家煎服。兩位病人一看處方,給倪尋開的是瀉藥,而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散葯。




他們想:

我倆患的是同一癥狀,為什麼開的藥方卻不同呢,是不是華佗弄錯了?

於是,他們向華佗請教。






華佗解釋道:

倪尋的病是由於飲食過多引起的,病在內部,應當服瀉藥,將積滯瀉去

,病就會好;

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應當吃解表葯,風寒之邪隨汗而去

,頭痛也就好了。



兩人聽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將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癒了。




中醫強調辨證治療,病證雖—,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後來,人們常用「對症下藥」這個咸語比喻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處理問題。



起死回生




有一次,

扁鵲路過虢

(音國)國,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一打聽,方知是

虢太子死了

。太子的侍從告訴他,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




扁鵲問:「已經掩埋了嗎?」




侍從回答說:「還沒有。

死不過半日

哩!」




扁鵲請求進去看看,並說

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侍從睜大了眼睛,懷疑地說:「先生,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只聽說上古時候的名醫俞踰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若你能象他那樣倒差不多。要不然,連小孩兒也不會相信的。」




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很是著急,須知救人要緊哪。他靈機一動,說:「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那麼,你去看看太子,

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他的大腿內側一定還是溫暖的

」。




侍從半信半疑地將話告訴了國君。國君十分詫異,忙把扁鵲迎進宮中,痛哭流涕地說:「久聞你醫術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兒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鵲一面安慰國君,一面

讓徒弟子陽磨製石針,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穴

。一會兒,太子竟漸漸蘇醒過來,扁鵲又

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脅

,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二十來天就康復如初。




這事很快傳遍各地,扁鵲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人說:「他就是使死人復活的醫生!」




扁鵲聽了,謙遜地笑著說:「我哪裡能使死人生還呢,

太子患的是『屍厥』證,本來就沒有死,我只不過是使他蘇醒過來罷了。




以後,人們常

用「起死回生」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技藝。

有些病家有時為了感謝醫生,送上一塊「扁鵲再世」的橫匾,也是頌揚醫生醫技高超的意思。



諱疾忌醫




一次,

扁鵲到齊國

。齊國國君田午熱情地招待他。扁鵲見到田午,認真地對他說 :「目前,

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會發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個很自信的人,他聽後不以為然地說:「

我沒有病。

待扁鵲退下後,他便對旁人說:「大夫就是喜歡靠治療沒有病的人來炫耀自己的本領。我才不信呢!」




過了五天,扁鵲去見田午,說:「

您的病現在到了血脈,不治恐怕要加重了!

」田午說:「

我沒有病!

」臉上顯露出厭煩和不高興的神色。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

您的病現已深入到腸胃,再不治療就不可收拾了!

」這次,田午竟

拂袖而去




再過了五天,

扁鵲碰見田午,轉身便走

。田午感到納悶,派人追上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回答說:「當初,國君的病僅在肌表,湯藥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脈,針刺可以治;在腸胃,藥酒尚可治,現在病入骨髓,即便是傳說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沒法治,我更不敢主動請求醫治了。」




五天後,

田午果然感到渾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

,他想起扁鵲,連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鵲已經借故離去。




扁鵲認為:「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沒幾日,田午便死了。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

有了疾病,應該積極治療,若諱疾忌醫,到頭來只會害自己

。對待工作,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也一樣,應該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小淇(

微信號

13554912072








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穴 位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中醫師承|拜名醫為師,考執業中醫





官方授權招生 | 廣東省中醫藥局行政支持



三年出師,一年實習,第四年考證!


面向全國招生,每月兩期公證!


圓民間中醫人的持證行醫夢!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行報名學習


點『

閱讀原文

進入報名學習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的精彩文章:

又燥又熱,立秋節氣咋養生?記住8個字就夠了~
中醫直播|便秘根治技巧班,告別反覆便秘的困擾(今晚開課)
人蔘滋補酒配方(建議收藏)
《黃帝內經》的精華,背下來受用一生!
改變虛寒體質的艾灸方法(夏季推薦)

TAG: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成語出自《易經》,你知道嗎?
一直都不知道,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唐詩
這些成語出自《易經》,您知道嗎?
這些冬天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詞,你都知道么
這些經典成語,原來出自書法!
原來這些成語出自佛教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都是出自《韓非子》!
這些成語都跟諸暨有關,你知道哪些?
打井挖出一個人?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原來這些經典成語,都源自書法!
這些出自古詩的成語你可能不知道,漲知識了
這裡個成語你能猜出幾個?應該都可以猜出來吧?
回眸一笑這個成語出自這裡?原來是在指她……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都是出自《詩經》,你知道多少?
「詩詞精選」這些成語來自古詩詞里,你都知道嗎?值得收藏!
這些成語,竟全來自於書法!
這些常見的酒字成語典故,你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你知道這些與翡翠有關的成語嗎?
這些成語你都用對了嗎?
出自《詩經》中的常用成語,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