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萬病之源是寒濕,大暑過後濕氣重,解暑勿忘祛濕

萬病之源是寒濕,大暑過後濕氣重,解暑勿忘祛濕

彭統濤說中醫,有趣有料有味道!

明·汪綺石《理虛元鑒》指出「長夏防濕」。因此夏季解暑的時候,不能忘記祛濕,要雙管齊下。

暑濕直接耗傷正氣,困阻清陽氣機,常見倦怠乏力、食慾減少、氣短心悸,肢困頭重、大便溏薄、舌苔膩,民間稱之為「疰(zhu)夏」。這容易發於老弱或氣陰不足,脾胃虛弱者。所以,祛濕解暑是關鍵。

1

中醫總愛說病人「濕氣重」?

很多人去看中醫,

都會被告知「濕重」,濕是從何而來的。

濕本身是正常氣候變化的構成因素,

適當的濕氣是萬物生存的必要條件,

只有當濕氣過盛,

侵入人體造成疾病時,才成為濕邪。

濕邪又有內外之分,外濕為六淫之一。

內濕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

五臟六腑均可為濕邪所病,

其中又當屬脾胃與濕邪關係最為密切。

大暑過後,天氣更加悶熱,

「天暑下迫,地濕上蒸」,

有暑挾濕,且有濕又常惹暑。

中醫學認為夏末秋初為長夏時期,

其氣候特點是多濕,

明·汪綺石《理虛元鑒》指出「長夏防濕」。

因此夏季解暑的時候,

不能忘記祛濕,要雙管齊下。

2

長夏——暑多挾濕,濕熱夾擊

這個季節空氣中濕度最大,

人們易感受濕邪者。

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

其性趨下,重濁粘滯,

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長夏多暑多濕,

人們常易出現胸悶心悸,

精神萎靡、胃口不好、乏力等癥狀。

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

長夏要多注意保養,

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覆發作。

而對於體質濕熱者來說,

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

且在濕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

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所以夏季祛濕熱是重要的養生之道。

暑濕天氣加重,

這時如果人體濕氣過重,

濕氣停滯在臟器,

就會食慾減退,不思飲食;

如果濕氣停滯在經絡,

就容易造成關節疼痛;

如果截滯在清竅,

就會感到頭昏腦脹。

甚至會出現腹瀉、嘔吐的癥狀。

3

暑濕的典型癥狀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講,

人如果陽氣虧損或因勞累耗傷津氣,

則暑熱之邪便會乘虛而入,

出現頭暈腦漲、倦怠乏力,

或自感發熱等癥狀。

濕熱的氣候也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讓人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被濕邪擊中的典型癥狀是:

身體總覺得疲勞困重,

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酸痛。

如果酸痛的話,

可能是你有血虛、血不養筋的問題。

如果你在夏季,

有以下一種或者多種的情況,

就說明濕氣已經在體內慢慢的積累,

都需要除濕去熱,以防暑濕纏身。

01身體發沉、發重,雖然頭不疼,但是不清爽;

02皮膚上會有濕疹,胃口也不好,吃什麼都覺得沒味道,嘴裡發黏。

03舌頭伸出來時,你會發現舌質很胖,顏色偏淡。癥狀嚴重的,舌頭邊上會有齒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

4

長夏暑濕——辨證分析

暑必挾濕,

濕為重濁之邪,暑為熏蒸之氣。

熱處暑中,濕熱相蒸,阻於氣分。

夏季天地之氣相交,

酷熱當空,濕氣上蒸,

加之氣溫交叉變化,

放晴時暴熱,下雨時陰涼,

因此暑濕最易襲人。

長夏濕盛多夾熱,

六淫致病以「濕邪」較多見,

且易與風、寒、暑、熱等邪相合為患。

在人體,如果濕邪偏重,

陽氣運行易受阻滯,產生鬱積,

氣有餘便是火,火與濕相合,

即化為濕熱,有的甚至化為濕毒。

濕熱下注——男、婦科,腳氣濕疹

濕性趨下,易形成濕熱下注,

在人體中下部會有相關疾病表現。

比如婦科帶下病、男性前列腺炎,

慢性腸炎、腳氣、濕疹等。

濕浸皮膚——頑固性皮膚病

如果濕熱之邪聚集於皮下,

遇到誘因後,通過皮膚向外而發,

浸淫皮膚,就會引起頑固性皮膚病。

阻滯肢節——濕熱痹

若濕熱之邪停留於四肢關節,

就會導致關節腫大,畸形,

局部出現紅腫熱痛。

腸道濕熱——慢性腸炎

濕熱之邪停留於腸道,

會引起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

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等問題出現,

進而形成現代醫學所說的慢性腸炎。

濕停肝膽經脈——肝經濕熱證

如果濕邪停於肝膽經脈,

形成肝經濕熱證,

人體就會表現為肝區脹痛、食慾差,

或皮膚髮黃,眼睛發黃,小便發黃等。

濕駐膀胱——膀胱濕熱證

如果濕邪停留於膀胱,

則會形成膀胱濕熱證,

患者表現為尿頻、尿急,澀少而痛,

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急慢性膀胱炎。

濕留於肛門——痔瘡

如果濕邪停留於肛門,

容易導致痔瘡發生。

5

解暑祛濕是關鍵

暑濕內襲人體,使脾胃運化受制。

由於炎熱逼蒸,腠理開泄而汗出涔涔,

不僅耗津傷液,且氣隨津泄,共致氣虛。

暑濕直接耗傷正氣,困阻清陽氣機,

常見倦怠乏力、食慾減少、氣短心悸,

肢困頭重、大便溏薄、舌苔膩,

民間稱之為「疰(zhu)夏」,

易發於老弱或氣陰不足,脾胃虛弱者。

心腦血管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久病體質虛實夾雜,

夏季來臨不要恣啖寒涼,

以免遏伏濕邪留戀,反致病勢纏綿。

治暑熱必須清化濕濁,不要顧此失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扶陽中醫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立秋,白虎當令。天之陽氣以收為本,人之陽氣以降為主
子宮不排毒,變成垃圾場!
宇宙的七種療愈能量
三伏天里,趕快趕走你體內的「寒濕」
中醫真正的不傳之秘

TAG:扶陽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5種瓜是寶物,解暑祛濕氣,大暑前吃最滋補
大暑節氣,馬齒莧瘦肉湯清熱祛濕解暑
濕熱易傷脾胃?每天喝一杯,除濕氣、解暑氣,堪稱「天然空調」
三伏天悶熱難耐,卻是祛濕好時期,4種湯飲解暑又祛濕,不妨一試
大暑時節濕熱難耐,這些食材常吃,清熱解暑,不懂虧了
夏季天氣濕熱容易長痱子?多吃它做好它,清熱解暑、抑菌抗菌
夏吃瓜!這5種瓜是寶物,解暑祛濕氣,大暑前吃最滋補
它是夏季第一花,清熱解暑、緩解濕疹,趕走上火小毛病
三伏天吃冷飲解暑?當心寒氣傷身!多吃5種食物,清熱降溫不惹寒
夏天濕氣大,除濕、清熱解暑、減肥纖體,不能放過它!全身是寶
芒種喝5道「天然解暑湯」,消暑除濕,改善睡眠,苦夏輕鬆過
身體濕氣重,每天喝杯它!祛濕、解暑、還能減肥!
它是夏季第一花,清熱解暑、緩解濕疹
炎熱的夏天,多喝這道湯,能清熱解暑、祛濕利水、滋陰補虛!
【食療葯膳】天氣濕熱,胃口大跌!來個味道鮮美的節瓜海帶排骨湯,能開胃消食、清解暑濕,讓您食慾大增!
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濕?
小暑節氣後,這粥要多喝,清涼解暑,安神助眠,一覺睡到大天亮
23號大暑,它是「天然解暑劑」,滋陰養神,還消暑利尿
比冰淇淋好吃一萬倍,清涼解暑又低脂
春吃芽夏吃瓜!這5種瓜是寶物,解暑祛濕氣,大暑前吃最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