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城市有戲 | 2小時暴走後,才發現它們更能代表東山口

城市有戲 | 2小時暴走後,才發現它們更能代表東山口




上周

「走讀城市」

報名一出,


後台陸陸續續收到了幾百份報名消息,


關於東山口印象最深刻的小細節,


每個人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們篩選出最走心的十個回復,

組成了走讀東山口小分隊。


頂著炎炎烈日在地鐵站會合,


帶著對它旺盛的好奇心,


開啟了這次求知秘游之行。






在出發前,


我們決定玩個小遊戲,


每個人都收到了一張小圖,


畫面是上周預告推文中,

提到過的十個東山口小細節。


在遊走過程中若是和自己抽中的畫面相遇,


就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抽籤同時隊伍也慢慢聚齊了人,


帶隊的達人黎梓傑看著時間差不多了,

便提醒我說:「可以走了。」







正式啟程的第一站,


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太古匯」

——

東山百貨


開業三十多年來,


它依舊保持著上個世紀末的樸素模樣,


沒有加裝電梯,

也沒有浮誇霓虹的堆砌。


它倔強地保留最原本的樣子,


任由來客如潮汐般來去消長,


默默見證百年之口的變遷。

每個人一邊專註地聽講解,


一邊循著梓傑的指引向上看去,


與這棟樸實大樓默默對視,


彷彿想透過它的眼看穿東山口的前世今生。







在1路公交站旁,


梓傑又花了點時間,


給我們細細講了一遍整個東山口歷史。


氣溫雖高但幸得街旁榕樹庇蔭,


大家專註地聽著,


任由額上的汗珠悄悄滴落。


梳理完東山口的成因由來後,


我們繼續往更深處探尋,


藏在細節背後的秘密軼事。







路遇一些特殊的路牌,


梓傑也會讓我們停下腳步,


向我們慢慢道來那些不為人知的淵源。


比如廟前直街源自東山廟,


署前路得名於民國時期的警察署,


培正路、恤孤院路則分別得名於培正中學和恤孤院,


從某種角度上說,


這些路名即東山口歷史變遷的年輪,


復刻了在這裡存在過或仍存在著的建築印記。







沿著署前路一直向前走,


同行一個女生興奮地在跟小夥伴介紹,


我就順便和她聊了聊。


她說她很喜歡東山口,


幾乎每個星期都要來上一趟,


問起原因她只笑著答這裡很漂亮。


談笑間就見到了東山口裡


那個最耳熟能詳的地標性路名。


梓傑問

「有人知道寺貝通津的含義嗎?」


我慫恿剛剛說自己很喜歡東山口的女生搶答,


她卻不好意思起來稱並不是很了解。


梓傑無奈笑笑只好繼續說寺貝通津的由來。


一席人安靜地聽著,


還就著好奇的地方向梓傑提問。









沒走多遠就看到兩座比鄰而居的建築,


分別是共青團省委會和基督教東山堂。


梓傑介紹時順帶提起的《少先隊員》,


似乎勾起了好幾個人的童年回憶,


七嘴八舌討論起這份小學時都要訂的讀物,


原來是出自這裡的共青團基地。


還有眼尖的人率先發現自己手上的小圖,


就是眼前的基督教東山堂,


頓時激動地合影留念。







離開東山堂繼續前往的下一個地點,


是有著純正老廣血統的學府--

培正中學


講起培正的風雲過往,


梓傑笑著說這一帶當年的房價,


堪比現如今的天河。


附近雲集了全廣州幾乎最好的小學中學,


是赫赫有名的學區房黃金地段。


如今氣勢不敵當年,


但百年古校的氣韻猶存,


連帶這一片的風景都更為

書香

靜謐起來。







向簡園移動的小路上人煙稀少,


除了我們一行人外只有偶爾幾對情侶路過。


碧綠的爬山虎層層疊疊覆蓋住黃牆,


延伸出的強韌生命力,


讓人忍不住記錄下這一抹綠色。








順著走下來很快便來到簡園和明園,


邊看著簡園牆上的石碑簡介,


邊聽梓傑詳細講解屋主來頭。


憶當年創辦了

「南洋煙草公司」

的簡氏兄弟,


是如何在一片田園果林的培正路上,


將這棟歐式風格庭園建成的。


綠釉陶竹筒、券拱式門樓


都一一鐫刻下舊時主人的身家和品味,


外圍的斷牆殘垣似乎也在向後人哀訴,


後來輾轉於德國領事館與國民黨要員間的顛簸流離。








最後的重點是處於整個東山口中心的

逵園


門前的兩顆假檳榔樹挺拔高聳,


宣示著它的特殊別緻。


然而真正使其有別於其他園地位的,


還是它作為中共「三大」唯一見證者的歷史意義


當年「三大」會址為保密故意設得很隱蔽,


對面逵園因其外形的獨特和山花上的「1922」,


成為外地赴會黨員準確辨識會址的突出坐標。


後來「三大」會址在戰亂中被夷為平地,


也是由於逵園才得以重新被辨別確定。


這段歷史往事引起我們一片唏噓,


在和平年代憶起戰火紛飛的歲月,


才會明白眼前的美好得以倖存,


是件多麼值得珍惜的事。








走走停停、邊感受邊聆聽,


時間也過去得飛快。


漫步新河浦回味整個行程,


來時想要尋找的東山口細節,


此刻也有了新的答案。


活動結束後大家還有點意猶未盡,


我們推薦了附近的老字號甜品店,


供長時間暴走後稍事休息。


還面對面建了個東山口小分隊群聊,


互相分享沿路拍到的點滴美好。








回顧最初大家對東山口印象最深的事物,


紅磚洋房並非主角令人意想不到。


這一趟東山口走讀下來,


卻更能理解為何是一些零碎的記憶,


被深深留在了腦海里。


小巷中穿梭的公共汽車,


隨處可見的繁複花紋,


街邊高大的細葉榕,


這些細小卻生動的碎片,


雖然無法自成風景,


卻能用濃縮的時光和強韌的生命力,


感染每個經過之人,


構成了低調平和又鮮活熱烈的東山口。







在熟悉的城市解讀風景背後的故事,


是我們「走讀城市」系列的核心。


下一期我們還將從更深刻的角度出發,


在生存的城市尋找生活的印記,


探尋散落在角落裡的文化遺珠。


下期再見。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一碗正宗的海派羅宋湯是怎麼樣的?
只要三塊五,這塊冰磚稱霸上海冷飲界60年。
義大利丨火山下的神秘之城
紐約丨風水學在中國遭受厄運,外國人卻拿來發家致富。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鰲拜的後代在東北一小山莊中被發現,他們還拿出自己宗譜證實身份
轉身的時候,才發現她還沒有離開
每次來泰國,總是能發現很多新鮮好玩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我以為錢是最重要的東西,等我老了才發現
毛主席卧室有這樣東西,去世後才被發現,在場的人都流淚了
老大爺大街上買了一隻白狐,回家後才發現不對勁
街頭出現「新奇小吃」,煙霧繚繞很迷人,走近一看才發現是個噱頭
去了朝鮮第二大城市才發現,這景象也太磕磣人了
主人以為小狗在喝水,5分鐘後發現不對,趕緊將狗崽拎到沙發上
他們在龍口這個山洞發現了一片白色的東西,竟是……
大街上偶遇趙麗穎,看到最後你會發現問題
胰島功能減退,身體會有這4個表現,發現1個就最好去查下
你發現了沒,金城武、小栗旬們其實也在遊戲中露過臉
上山打野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洞口,挖開之後卻感染了麻風病
吃雞爪就像上演驚悚片,老外咬一口卻發現自己能上天
她在旅行時愛上一個落魄的流浪漢,婚後才發現,一切簡直不能更美好~
以為在路邊撿到小老虎,回家後發現的真相令人詫異
意外驚喜!男子發現奇怪洞口,挖掘後發現大量金幣
流浪狗邊走邊慘叫,走近一看才發現屁股後面還有半隻小狗崽!
她在旅行時愛上一個落魄的流浪漢,婚後才發現,一切簡直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