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只有山中溪流的石縫中才有,肉質鮮美,往往幾十元一斤!
魚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最為常見的就是包頭魚,草魚,黑魚,鯽魚,等等。而在山裡小溪的石頭縫裡有一種魚,不但好吃而且價格也貴。
這種魚一般生長在山澗小溪中,因與石頭斑紋相似,所以取名叫做石斑魚。體型相對較小,成年體長18~~25CM左右,體重在100~~250g之間,由於其常年生活在淡水,以啃食附著在石壁上得浮游生物和昆蟲水生幼蟲為食而得名。
淡水石斑魚其生長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強,而且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
淡水石斑魚(Cichlasoma managuense)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鯛科魚類。1988年引入中國台灣,是台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石斑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生長在溪流中的陡坡、亂石等雜亂無章,且深淺不一、寬窄不一的環境中,農村山裡的人一般都能見到。但由於環境破壞越來越嚴重,導致這種魚慢慢淡出了人類的視線,也只有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大山裡才能有幸一見。
此魚比市場上的魚類口感要好很多,通常能賣上幾十塊錢的高價,但現在越來越少,導致價格賣得更高。甚至有時候會賣到幾十元一斤,尤其在逢年過節時候,價格更貴。
但是現在環境的破壞,這種魚也越來越少了!


TAG:魚視角 |
※長在石縫裡的野草,開黃色花有觀賞價值,城裡一斤上百元是種好葯
※河裡的這種魚,身體像泥鰍頭像蛇,經常躲在河裡的石縫間!
※石縫裡看到「它」,別去踩,挖2棵種花盆上,1年成「盆景」,美!
※石縫裡看到「它」,別去踩,挖2棵種花盆上,1年成「盆景」,美
※男子石縫撿到一塊肉,朋友拿走一看很激動:這肉哪撿的?快帶我去
※有種野味長在深山石縫裡,是非常高貴的一種野味,難得一遇,大家見過嗎?
※同在懸崖石縫中的木頭,一個天價,一個廉價!
※石縫間長出一種野菜,用來爆炒羊肉味道特別香,吃著比韭菜還下飯
※細鐵絲捅進水底的石縫,出來一股黑煙,而後在黑煙中抓到這章魚後都扯不下來了
※老外石縫中發現一軟體動物,不足十厘米,卻成了他一生難忘的經歷!
※看著普通的「1種植物」,石縫裡很多,聞著有「氣味」,價值高!
※石縫裡的這種草,遇水就活是一種很好的藥材,人稱「九死還魂草」
※看著普通的「1種植物」,石縫裡很多,聞著有「氣味」,價值高
※大爺在石縫中扯一棵婆婆丁,把它當成寶貝,拿回家泡水喝去了
※這種罌粟科野草,長在岩石縫中,常被當成雜草,卻不知一斤賣300
※石縫裡蹦出來的野草,價值非常珍貴,人稱「貓爪七」,止咳有奇效
※老人說石縫裡的這野草,看著像「鞋刷」沒一點用,能治10多種頑疾
※石縫中發現的小章魚,以為是新品種,網上一問慌了神!
※這種魚生在石縫裡,長得像泥鰍,卻渾身帶刺,營養價值很高!
※這石縫裡的野草,一棵草有千條根,人稱「九重根」,能治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