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善的境界是「止水澄波」

真善的境界是「止水澄波」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這樣詢問寬廣禪師:「你既然號稱為禪師,又為什麼要說法佈道呢?」

寬廣禪師回答他:「無上菩提的妙義,約束身體的就是戒律,宣之於口的就是道法,在心裡參悟的就是禪。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比如,江河湖海,它們的名字雖然不一樣,為水的本質卻沒有分別,而戒律就是道法,道法離不開參悟,所以為什麼要對它們妄自加以區分呢?」

白居易追問禪師:「既然沒有區別,又為什麼要修心呢?」

寬廣禪師認真地說:「心本來就是無損的,為什麼還說要修呢?不管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的念頭,要一念不起。」

白居易十分疑惑:「不好的念頭不應該起,好的念頭為什麼也不能起呢?」

寬廣禪師微微一笑,道:「這好比人的眼睛,裡面容不得沙子,同樣容不得金屑。」

寬廣禪師對白居易描述的境界,就是南懷瑾先生認為的「圓同大虛纖塵不染」,既容不下沙子,也沒有金屑,所以至純至清。

老子在《道德經》里提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即誰能夠在濁世間慢慢修行至身心清凈的境界呢?一杯渾濁的水,使它長久的平靜起來,泥渣沉澱,這杯水就由濁轉清,成為一杯清水。人心就像這樣一杯水,只要能從混亂渾濁的狀態下抽離出來,慢慢平靜,慢慢穩定,總會回歸純粹和清明的。所謂止水澄波,正是心如止水,萬念不生,一切順其自然,心情平靜安詳,自然舒暢。一個人一旦心存刻意,善念也好,惡意也罷,總會牽動心緒,平起波瀾。

或許有人認為心存惡念是不對的,不存善念實在於理不合。需知善惡之間,是很難分辨的。南懷瑾先生曾說:「有時以為做了善事,救了別人,後來思量,他們繼續的生活方式,對於其他人來說,反而是更大的傷害。因此,善與惡,難以捉摸,沒有絕對。」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九章提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所謂「絕聖棄智」是要求我們把腦海中的固有觀點拋棄掉,不能迷信權威,自作聰明。

南懷瑾先生解說老子的觀點,認為「見素抱樸」是將絕聖棄智的觀念歸納到生命理想中。這裡面的「朴」,是指還沒有經過雕琢的、質地天然的原木,大約是教導我們要「現其本真,守其純樸」,不要為外物所累。老子主張「絕仁棄義」,不以聖人為標榜,不以修行為口號,老老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做人,才是真修道。

老子認為,人性之初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善惡是在周邊環境的影響下,依據本性而生的,有善惡之分的不是本性,而是受環境影響形成的習慣。人們與生俱來的本性都是很樸素的,這種自然的本性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自然的人性是圓滿的,是質樸的,人為的雕琢反而破壞了這種樸素。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是在歷盡塵世浮華之後才體會到本性的可貴。

因此南懷瑾先生提醒我們,「圓同大虛纖塵不染」,也就是,不要讓沙子和金屑沾染我們純潔的心靈。心如止水,隨遇而安,保留住人性中可貴的單純和質樸,才是真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才華橫溢的大詩人白居易竟是如此多情
古代也有粉絲,最後一個單身狗受傷了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白居易為愛妾作《楊柳詞》
彭水:摩圍山下路橫斜 二水爭流帶碧沙
古代也有粉絲, 最後一個單身狗受傷了

TAG:白居易 |

您可能感興趣

訪古籍版本學家江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