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地質專家解析:地震來臨前有6大異常徵兆

地質專家解析:地震來臨前有6大異常徵兆




魚兒上浮、翻白,動物紛紛逃竄,天上出現「地震雲」……這些網傳的地震徵兆說得有板有眼,到底靠譜兒嗎?




網傳地震前會出現此類「地震雲」




8月8日,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如果我們能在震前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就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地震來臨前真的會有徵兆嗎?《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記者在第一時間獨家專訪地質專家,總結6個地震徵兆。




受訪專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 王根厚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 高原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高原表示,地震前兆分為兩類:






  • 一類是

    微觀前兆

    ,須用儀器測量,比如地面變形、地球磁場、重力場等變化;





  • 另一類是

    宏觀前兆

    ,人的感官即能覺察,比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等。



而「地震雲」是否與地震相關,尚未得到科學證實。




地質專家總結6個地震徵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王根厚,總結了地震來臨前的6個重要徵兆。






1

井水外涌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等。



2

動物反常


動物過度興奮、驚恐不安或行動遲緩。比如牛、馬驚慌不安、亂鬧亂叫;魚成群漂浮、跳出水面等。



3

霧氣出現


地震前出現來自地下的霧氣。這種霧氣具有白、黑、黃等多種顏色,有時無色,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伴有怪味、聲響或帶有高溫。



4

地聲異常


當地震發生時,有縱波從震源輻射,使空氣振動發聲,就像炮響雷鳴,或者重車行駛、大風鼓盪等。



5

地光異常


地震前來自地下的光亮,以紅色與白色為主。形態各異,有帶狀、球狀、柱狀等。多在震前幾小時到幾分鐘內出現,持續幾秒鐘。



6

電磁異常


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異常。




收音機失靈、日光燈自明、電子鬧鐘失靈等。還包括電機設備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異常、無線電廠受干擾。




不過專家也提醒,地震並不是產生這些異常的唯一原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地震預測難在哪兒




高原認為地震預測的難點主要在於,地震的原因複雜,很難區分哪個因素是觸發地震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說道:「有人形象比喻,地震就是地球的癌症,地震預測就是診療這個地球癌症的解決方案。準確的地震預測很難,套用一句常說的話『地震預測是世界性難題』。」




我國地震工作者在預測年度地震危險性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科學認識,但預測「何時何地有多大」 的地震可能性,難度太大,準確率不高。




王根厚認為,地震難預測跟下面3個因素相關。




第一,地震本身的複雜性


孕震過程是非線性的,其演化途徑和結果不是唯一確定的,它存在多種可能性。就好比給籃球打氣,氣體超過強度就會爆炸,但很難確定會在哪處破。




第二,地殼深部的不可入性


地震發生在地下十幾、二十幾公里的深度,迄今我們只能通過地表觀測獲取震源信息,用這種不充分的資料反演地下的動態過程十分困難。




第三,大地震是稀少事件


一般而言,大地震的複發周期為數百年乃至數千年,限制我們對地震觀測的資料積累。




如何提高地震預測能力




如何提高地震預測能力?高原坦言,全球的科技工作者還在探索中。




總之,只要立足於紮實的基礎研究,有一支努力而富有求實探索精神的科研隊伍,有一個開放寬鬆的科研環境,還有國家與民眾對地震預測研究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地震預測終究有解決的時候。




此外,重視

地震預警

(地震發生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也是減少地震災害的關鍵,日本開展地震預警比較早的國家,中國也在努力開展這項工作。




此次成都市

提前71秒

收到地震預警信息。




新疆地震與四川地震理論上無關




王根厚表示,四川地處印度河和亞歐板塊交界處,本是板塊活躍地帶。九寨溝處於龍門山構造帶,地處四川盆地周邊,極為不穩定,因此地震高發。




從小的構造帶上來說,新疆精河與九寨溝縣處於不用的構造地帶,從理論上來說,可能沒有誘發因果關係。




地震之後,環境會有哪些變化




泥石流

與岩石破壞、降雨密切相關。地震作用致使岩石更易破碎、鬆動,會提高泥石流發生的概率。地震後更要注意餘震、山體滑坡、建築物垮塌、泥石流等

次生災害




地震會引起環境改變,常見的多為

河道移位、地下水系變化

。但改變氣候可能需要上百萬年,時間較長。▲




本期編輯:張原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譚卓曌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

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生命悅讀】問1000名醫生「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回答卻只有一個
夏天必吃4種辛味食物,趕跑積攢了半年的濕氣
7件躺著都能做的小事,其實是最好的「運動」
這裡談及的「猝死」,不再是聳人聽聞的報道
解決乳糖不耐受,專家力薦零乳糖牛奶

TAG:生命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加拿大地質專業全解析
地下城與勇士:大佬的爆炸傷害,全面解析,新人老鳥補充知識
解析世界上最強大的雷達,俄媒:可以掃描大半個地球!
香港與內地上市條件最全對比解析
突發!時隔數月,墨西哥再遭7.2級地震重創,附地震解析
解析:十八層地獄,上九層地獄下九層地獄,全是因果報應!
品家純實木地熱地板解析
西部形勢全解析:勇士有望明日鎖定第一,雷霆排名變數最大
俄羅斯有可能恢復前蘇聯嗎?專家五大原因解析,世界已經變天
解析:5億年前的史前壁畫?地球上是否存在幾度文明?
廣大玩家須知 解析度對遊戲的影響有多大?
壓力大有哪些徵兆?解析壓力大的五大徵兆
《絕地求生:刺激戰場》沙漠地圖最新解析,氪金要來了?
不僅扼守要衝!外媒解析為何各國多在吉布地設軍事基地
山崩地裂 饑荒地陷與塌方現象解析
和田糖玉的各產地匯總及特徵解析
泛娛樂投資時代來臨,7大特點解析投資趨勢
12生肖性格大解析:什麼事情對你誘惑最大?
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識別地物類型
解析緣何「地藏」:敦煌壁畫中尋覓地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