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大家,杏林赤子——深切悼念經絡醫學大師王居易

中醫大家,杏林赤子——深切悼念經絡醫學大師王居易

小編導讀

2017年8月5日,名揚海外的經絡醫學大師王居易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0歲。四海內外傳道授業經絡醫學釋靈素歸真,五十餘載懸壺濟世銀針妙術解生民疾厄。今天,是王老頭七的日子,悅讀中醫特地請來王老的關門弟子梁亞奇和《經絡醫學概論》的責任編輯張伏震老師,為我們講述他們眼中的王居易先生,向這一位將一生都獻給中醫的老人致以最高的敬意!

今天是師父王居易先生的頭七,這是中國人十分重視的大日子。我從愛人張伏震處得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要在其微信公號悅讀中醫發文紀念老人家,我作為王居易先生的弟子,不勝感激!因此不揣冒昧,也記述我的一點跟師經歷和心中所想,投稿給悅讀中醫,一方面表達我對恩師的紀念,另一方面也算是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以文致謝。

我是師門當中最晚拜入的弟子。我認識王居易先生,緣自先生的書稿《經絡醫學概論》。我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為幾家出版社做圖書審讀和文字編輯工作。2015年秋,張伏震作為《經絡醫學概論》的責任編輯,把這部書的草稿拿給我,請我幫助修訂結構和內容。然後過了兩周,我把稿子交還給她。她翻看之後驚訝地問我:「你什麼也沒改呀!」

我無奈地攤手,告訴她:「這個不是大路貨,我不敢動。」

此前她遇到難辦的書稿,絕大多數會交給我做深度加工。但像這樣「一字不改」原稿奉還,我還是第一次。接下來她又追問我好幾天,但我咬緊牙關,到底還是沒接。我為什麼不接?因為我真的不敢。小子不才,什麼能動,什麼不能動,還是有分寸的。老先生五十年沉潛入心之作,上承古典,下開新學,我真怕自己一不小心改走了樣兒。

這裡還得插一句,既是老先生嘔心之作,為什麼成了難辦的稿件呢?因為王居易先生2013年罹患癌症,隨後幾年雖然仍舊不遺餘力地講學和出診,但畢竟身體不如從前了,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親自執筆來寫這樣一部巨著了。所以《概論》的內容來自師父,但執筆的是張僑文師兄。學習經絡醫學的朋友都知道,僑文師兄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他的中文很好,但還沒好到用中文寫作數十萬字專著的地步。同時,僑文師兄為了盡最大可能保留師父的傳授,便將師父日常課徒及帶診時的許多相關的零散語錄一併記入了書稿。這就導致書稿的文字加工陡然加大許多難度。

話說2015年秋天,我推掉《概論》的加工任務,以為這件事就此結束了。然而大約五個月後,到了2016年2月,張伏震突然又把《概論》草稿拿來給我。我說我改不了。她說你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我們真的改不動了,這已經是第四稿了!

無奈之下,我只能接下稿子。然後用一周時間讀完一遍。張伏震問我:「到底行不行(你能不能改)?」

我說:「不行。如果你一定要我動手,我得去現場聽課。聽到有一天我覺得我懂了,我能夠向王居易老師問問題了,我才能動手改稿子。」

她說:「好!我帶你去見老師!」

於是2016年2月,我第一次見到了王居易老師。卻沒料到,我們爺兒倆的緣分,我竟成了師父的關門弟子——寫到這裡,回想當日,不禁心酸淚下!

從此7號樓(師父診室所在的樓門號)多了一個「小梁子」。我跟著王居易先生和他的弟子一起,跟了一個月,有課時聽課隨診,沒課時在家研究書稿做筆記——不僅是《概論》草稿,還有另外三本王居易先生的筆記。因為三個筆記本所用紙張和封皮不同,所以我分別稱之為「草皮本」「黑皮本」「黃皮本」。三個筆記本都有日期標記,分別是1976年1月,1977年底,1983年3月;其中黑皮本的起始頁有先生特書的一句話,寫作:「原始資料是發生概念的細胞。」底下則引用了《論語》的一句話:「思而不學則殆。」

一個月後,我開始頻繁地提問了。伴隨著提問,開始動手修訂書稿。用了一個多月,書稿在我手裡改完了第一遍。然後在改第二遍的時候,趕上任應秋百年誕辰紀念,因為張伏震是《任應秋醫學全集》的責任編輯,而我負責了《全集》約五分之四的文字加工,所以我們很高興地把這個事跟王居易先生講。報紙登了我寫的紀念文章,其中有句「鴻賓來無意,應秋去有聲。杏林多厚暖,人世幾薄涼」,我們也拿給先生來看。先生對我說:「任應秋老師了不起!是真正的大師!」也是在那前後,先生開始提醒我:中醫理論非常重要,沒有理論,中醫就沒有發展,大家都追求絕招驗方,沒有人搞理論,中醫的未來很危險。

伴隨著學習,書稿也一遍一遍地修訂。不論大章小節,改訂一部分,就拿給先生看。先生在上面圈圈點點地批改,告訴我這個行,那個不行,這個意思對了,那個意思錯了。從3月底直到當年10月最終定稿,又改了不少於四遍。從師兄師姐把最完備的資料做最初的系統化編排,做最初的文字粗編,到最終定稿,《經絡醫學概論》修稿近十遍。大約9月底基本完稿,秀明師兄動手撰寫前言時,有一天晚上我跟著師兄到先生家裡商量最後的修訂意見。那天風雨大作,我倆鞋裡都泡滿了水。離開先生家,我們走在路上,我感嘆:「真不容易,總算落停了。」秀明師兄笑了,跟我說:「這是老師身體頂不住,要不然還輪到咱們?擱前幾年,老師自己就給寫了,寫的還得比這好!咱們差得遠呢!」

《經絡醫學概論》出版了,但是我沒有離開7號樓,小梁子成了每次必到的學生。

我在2000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出於某些原因,我賭氣離開中醫臨床,那時我想:「這輩子我不當大夫了!」然而沒想到,十六年後,遇到王居易先生,我又歸隊了。先生考察我一年,2017年4月我終於得入先生門下,成為入室弟子,乃可稱先生為「師父」。7月初師父在病榻上,還指著我對他的女婿說:「這小子,一開始不是為學習來的,結果學著學著轟都轟不走了,哈哈!」

師父身材魁梧,陽氣充沛,好玩笑而心細膩,世間名利不以為然,屢屢在功名財貨得進一步的時候卻返身而走,人或不明其意,實則並不難解。魁梧正大之人,敢於取捨;好玩笑,能自得其樂,心細膩,是沉醉於衷。人或謂:王居易先生何人也?先生杏林赤子也!

7月下旬,師父的情況越來越差,到後已經是水米不進,氣力衰退到每天只能講上幾句話。有天下午照例我們要去7號樓討論學習,去之前我和張伏震先到醫院病房看看師父。病房裡是師母和女婿在陪護。師父家兒女極孝順,女婿伺候在身邊的時候,師父還曾對我們一個師兄開玩笑說:「你看你女婿能這麼伺候你嗎?快把你女婿叫來好好學習學習,哈哈!」那天中午我和張伏震到了病房,師父正在病床上睡著,於是我們沒有做聲。然後姐夫(我們管師父的女婿叫姐夫)就勸師母趕快回家歇歇,原來師母頭幾天剛剛發了高燒。師母捨不得,又磨蹭一會兒,女婿三番五次勸說下,才讓張伏震陪著回家去了。師母走後,姐夫招呼我坐下來,跟我說:「昨天晚上老爺子跟我們說,『我很愛你們的媽媽』。然後我問他,『除了愛媽媽,你還愛誰啊』。老爺子想想,說『我還愛我的學生,我的一輩子都給了中醫了』。」

師父心細膩,可是這細膩的心大多給了學術和學生,卻沒有更多地照顧家人。咱們中醫人,看到老先生的學術成就,看到老先生對弟子的體貼教導,往往忘了在先生身後還有一個家庭,有妻子兒女一大家子。緬懷先生的時候,實在應當對先生的家人加倍道謝謝!甚至於家人在感情上的那些委屈,都是我們這些學生應當感恩的付出!

所以先生是杏林赤子,像個孩子一樣專心於此,心無旁騖五十餘載,有了開創性的經絡醫學之確立,是中醫幸甚,是學生幸甚!但也是其背後,家人難以言表的付出!

今天是師父的頭七,寫下我心裡這些念想,懷念師父,感謝師父!同時感謝師父家人默默地支持與付出!師父成就中醫事業,成就我們這些學生,家人則成就師父。願所有善良赤誠之人,得天護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瓜中之王亦是治病良藥——西瓜能治的27種病症
中醫高手解難疑,追本溯源效神奇
體內濕氣如何去除,名老中醫王文友推薦這三方
自製祛濕「小金方」,簡單易行保健康
三途天,再熬熬就過去了,堅持住哦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悼念「中國兒童精神醫學之父」南京腦科醫院教授陶國泰
劍橋大學降半旗 悼念偉大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深切悼念胡樂國大師
悼念馬進貴大師
悼念農民畫家彭勃
武術大師劉家良葬禮,弟子鄭少秋主持,姜大衛陳百祥扶靈!成龍悼念
沉痛悼念,紫砂大師汪寅仙逝世!
沉痛悼念,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馬進貴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去世
香港中文大學發文悼念光纖之父高錕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王俊凱發文緬懷悼念
董潔發文悼念金粉世家導演——李大為
訃告:沉痛悼念我國著名兒童精神病學家陶國泰教授
沉痛悼念園林界泰斗孫筱祥先生
天堂里不應該缺少美食!沉痛悼念法國法餐泰斗、美食教皇博古斯大師逝世
來自蘇州的哀思——沉痛悼念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
沉痛悼念人民藝術家劉文西先生
大埔老縣長林培元為銀江人寫悼文:悼念良師益友房德昭先生
娛訊:鄧紫棋悼念斯坦李|華晨宇經紀人闢謠|炎亞綸悼念外婆
《金粉世家》導演李大為因病去世,董潔李曼發文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