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失和指揮混亂,1962年印軍「能打」也逃不了失敗
閻濱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曾乾淨利落的給越界入侵我國的印度軍隊一個下馬威。對於這場邊境反擊戰,徐焰將軍撰文寫道:解放軍參戰各部隊經歷過藏區平叛作戰,對高原缺氧環境已能適應;依靠民主改革後的少數民族群眾支援和戰前充分準備,解決了後勤難題;經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鍛煉,部隊士氣高漲、戰術靈活。在此天使 、地利、人和有利條件下,解放軍評價印軍的戰鬥力只相當於「國民黨中等部隊」。
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印軍一打就垮,並非印軍怕死、沒戰鬥力,當年反擊戰主力的藏字419部隊政委陰法唐將軍曾評價說:「實事求是的說,印軍還是很能打的,他們是印軍的精銳……很多戰鬥,他們被打死的比當俘虜的還多。如卡龍據點有印軍143人,其中被我軍擊斃的有92人,當俘虜的只有51人,不少還是因傷被俘。」 毛主席曾提出,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當我們重溫過去歷史時,有必要深入探究歷史的細節,印軍敗北的原因是什麼?
印軍在戰前犯下一系列錯誤,最終鑄就了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所形容的「喜馬拉雅山般的錯誤」(印地語形容巨大的事物時,以「喜馬拉雅山一般」做修飾,達爾維兵敗被俘於喜馬拉雅山山麓克節朗河畔,因此一語雙關的形容這場戰爭)。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印軍首先犯了兵家大忌,從上到下很少有人能搞清楚當面中國軍隊的情況。印度獨立以前,印度軍事情報局裡沒有印度人,獨立後全體人員都是新手,軍事情報局逐漸衰落下去,變成了養閑人的場所或軍內官僚的晉陞跳板。軍方情報業務只能交給由警官組成的印度國家情報局來處理。
情報局長馬利克給尼赫魯提供了大量政敵把柄,因此和尼赫魯私交甚好。在馬利克領導下,國家情報局在政府核心決策中頗有影響力。馬利克依靠邊民和越境的商人刺探中國情報,根本查不清解放軍的兵力和戰備,卻輕率的判斷印度軍隊面對的中國軍隊都是第三流邊防部隊,一旦印度軍隊發起進攻,他們不是印軍的對手。但是部署在第一線的旅長達爾維准將回憶說,他首次接觸中國部隊後,承認中國士兵給他的印象不錯。這些人絕不是情報里描繪的三流邊防士兵,他們是野戰部隊,看起來身體結實、穿戴暖和,裝備精良,而且意志堅決。
馬利克大大誤判了解放軍實力,認為克節朗河對岸解放軍頂多只有一個營,這促使梅農和考爾下決心命令印軍過河向北建立據點。而當面解放軍其實有一個師,而且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當10月20日反擊戰全線打響後,解放軍兩天時間就全殲印度第7旅,活捉旅長達爾維。
1960年4月20日,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新德里並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左)進行會談
馬利克手下的警探們不但刺探情報搞得馬虎,還缺乏軍事情報工作專業素養。當自衛反擊戰第二階段期間,印軍以5個旅兵力死守扼守邦迪拉、德讓宗一線險要的色拉山口(中國稱為西山口)時,絲毫不清楚有一條鮮為人知的「貝利小道」可以直插色拉山口與德讓宗、邦迪拉之間。11月18日,解放軍多路同時打響西山口戰鬥,一部奇兵正是從「貝利小道」直插色拉山口印軍口袋陣地的後面,印軍發現腹背受敵後頓時驚慌失措,倉皇撤出堅固工事向後潰逃,解放軍趁機全力突進圍殲了這一大股印軍。最終1.8萬解放軍擊敗1.2萬印軍,全殲兩個旅,擊潰重創其餘三個旅,擊斃印軍第62步兵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官兵2886人,俘2177人,解放軍僅犧牲225人,傷477人。
印軍第二大致命缺陷是指揮系統混亂不堪,決策中政治與軍事脫節。印度軍事決策權掌握在全然不懂軍事的文官手中,軍隊指揮鏈環節眾多、多頭負責。1962年夏,印軍在印度東北邊界的指揮系統,是從總理、國防部長開始,下面是設在新德里的陸軍總部,由塔帕爾上將任陸軍參謀長,塔帕爾下面是已經轉任參謀局長的考爾中將,參謀局具體負責陸軍計劃與作戰中樞工作,直接給東部軍區下命令。
印度當時分東部、南部、西部三個軍區,其中東部軍區負責中印邊境東北部爭議地段,由一名中將任軍區司令。該軍區直屬作戰部隊是第33軍,由經驗豐富的烏姆拉歐·辛格中將指揮,該軍下屬第4步兵師,由尼蘭詹·普拉沙德少將指揮。該師下屬三個旅,其中第5、第7兩個旅部署在中印邊境。約翰·達爾維准將指揮的第7旅就部署在中印爭執的核心——達旺地區。達爾維准將在回憶錄中抱怨說,他這小小的一個旅被派去執行「前進政策」,在1962年9月份之前,實際兵力只有一個中校營長指揮的營,這麼一點部隊,卻要由一個上將、三個中將、一個少將、一個準將來給一個中校下命令。
印軍第三個弱點是倉促上陣,部署失當、後勤準備不足。1962年9月9日,國防部長梅農正式下令,要求將塔格拉山脊以南、麥克馬洪線以北的中國部隊趕走,隨後最靠近該地區的印軍第7旅接到命令,準備北進並攆走中國哨所,行動密碼代號「里窩那」。這個命令是文職決策層和高級軍官們僅僅看了地圖後拍腦瓜的結果,全然不顧當地天氣、地形、印軍實力和當面中國軍隊的部署情況。從陸軍參謀長到師長的各級軍官,要麼是逢迎拍馬之輩,要麼明知實情卻不敢違抗上級,只是按照官僚程序將命令層層轉發下去。
事實上,印軍根本沒考慮中國反擊的可能,「里窩那行動」的制定者,將中國軍隊看成一幫非法賭博的賭徒,只要印度兵像警察一樣突然出現,中國邊防軍就會作鳥獸散,因此印軍兵力部署前重後輕,整個第4步兵師下屬的第7旅,以及隨後趕來的第5旅、62旅等部全被部署到麥克馬洪線以北的邊境前沿,而印軍後方沿線據點,從達旺、邦迪拉直到軍司令部所在地提斯普爾,卻沒準備像樣的預備隊。
印度派去的兵力不適合在高海拔地區活動。少部分印軍部署的達旺地區海拔大約3000米處,還有相當部分印軍是從海拔很低的首都新德里附近臨時調過來的,而預定前往的地點海拔4800米,大部分人在前進途中就有明顯高原反應,有些印度兵甚至行軍途中就突然倒地死去。當地9月份以後已經迎來惡劣的雨雪天氣,10月20日以後還將大雪封山,印度必須在大雪封山前完成後勤物資儲備,否則根本無法在當地越冬。
糟糕的是,前線印軍超過80%的部隊沒有冬衣,仍穿著單薄的夏季軍裝,只有一條薄薄的毛毯抵禦早晚將近0度的寒冷。而且印軍向北一路走的是攀登陡坡的地形,山高林密路險,越往北空氣越稀薄,所有重武器和運輸工具都無法攜帶,騾馬也不能通行,必須依靠當地徵集的康巴族民工搬運輜重。每名印度兵除了背負口糧睡具外,隨身只能帶50發子彈,高原反應的士兵還不如康巴民工背的東西多。印軍本身口糧和冬衣儲備嚴重不足,一個2500人的步兵旅,隨帶500名民工,還得給民工分一部分口糧和冬衣,這就使印軍後勤雪上加霜。印軍甚至連修築工事的工兵鏟、鶴嘴鋤都奇缺,更沒有砍樹的斧子和鏈鋸,當解放軍邊防部隊目睹印度兵徒勞用少數幾把工兵鏟砍樹時,都嘲笑不已。
印軍里並非沒有仗義敢言的將軍,常駐當地的第33軍從軍長烏姆拉歐·辛格到司令部的參謀隊伍,全都熟知當地兵要地誌,也明白印軍當面中國軍隊擁有兵力和補給優勢。9月12日,辛格正式提交了一份意見書,認為印軍要越過克節朗河前往塔格拉山脊,這一企圖將嚴重超出自身後勤保障能力。印軍在前沿地區最多只能維持一個營,當面中國軍隊至少有一個師,而且佔據了天時地利與後勤優勢。他尖銳的指出,「里窩那」行動規模遠遠超過了過去的邊境挑釁事件,從各種跡象判斷,認真備戰的中國軍隊很可能將進行反擊,他們很輕鬆就能打垮印軍沿克節朗河北岸布置的據點,並順勢下山直搗達旺地區。而印軍在達旺卻沒有後備防禦力量,如果中國軍隊繼續南下,整個阿薩姆平原都會向中國軍隊敞開大門。
克里希南·梅農
後來的歷史走向完全驗證了辛格中將的預言,但是從尼赫魯到梅農,當時根本聽不進反對意見。鑒於辛格不聽話,在尼赫魯授意下,10月3日,躍躍欲試的考爾被調來執行「里窩那行動」。考爾本身就是「前進政策」在軍內最大的鼓吹者,就連陸軍參謀長和軍區司令都唯他馬首是瞻,他想趁機建功立業,撈到戰績後,未來就能幹上陸軍參謀長了。
為了避免公開將辛格中將撤職從而暴露印軍高層不合,辛格和33軍司令部被調走,考爾帶著臨時組成的第4軍司令部赴任。辛格臨走前,曾好意對考爾說,33軍有一批熟悉當地情況的參謀人員,可以留下幫忙,這一善意被考爾輕蔑的拒絕了。印度臨陣換將,犯了兵家大忌。輕狂又愚蠢的考爾當上新組建的第4軍軍長,帶著手下一幫對當地茫然無知的參謀和助手,一腳踏進了一個巨大的陷阱……


※宋徽宗伐遼與金聯盟,私下搞起城建享受生活,實力坑隊友
※與世隔絕的小國,部分地區還保留母系社會習俗,現因中印備受關注
※保衛江陰要塞,兩種火炮起巨大作用,以微小兵力抵抗日軍5天之久
※晚清最美格格,因為溥儀到家吃了一頓飯,一生痴情未嫁
※地震 火山會不會沉沒日本而誰又能拯救 搬遷美國 巴西 俄羅斯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演習損失749名軍人,消息被高層壓下,60年後家屬才得知真相
※1945年日本拒不投降,斯大林下達了一個命令,嚇壞了日軍高層
※一場演習犧牲749名士兵,高層不敢對外公布,60年後才被曝光
※749名士兵軍演時溺死,高層悲憤痛哭,60年後才敢說原因
※2029年,「矮層房」和「高層房」哪個保值增值?不少人想錯了
※749名軍人演習中犧牲,高層下令封鎖消息,60年後終於被曝光
※28+11,聯盟前五的超巨不滿球隊,高層省900萬惹到了這個真正領袖
※高層震怒,美軍B1轟炸機僅6架能投入作戰,難怪比B52早退役
※749名軍人軍演時犧牲,消息立刻被高層封鎖,60年後才被揭露
※20位將軍瞬間喪命,飛機剛起飛不到10秒就墜毀,整個艦隊高層覆滅
※749名士兵軍演喪命,高層悲憤痛哭,60年後才敢說出真相
※曾是古惑仔的他因高層鬥爭痛失視帝,北上發展3年撈5000萬
※110名飛行員受不了誘惑駕機叛逃美國,俄高層下令,全部擊斃
※1年1500萬,火箭高層收穫頂級內線,吃餅不輸餅皇,冠軍穩了
※749名軍人在這次軍演中喪命,高層封鎖消息60年,現在才暴露
※美軍損失慘了:十多架F-22被摧毀,高層震怒:定要查明真相!
※軍演749名士兵溺死,高層悲憤痛哭,60年後才敢說出真實原因
※軍演中749名軍官犧牲,消息被高層刻意隱瞞,60年後才被揭開
※一次軍演犧牲749人,高層緊急下令封鎖,60年後才對外公布
※749人不幸犧牲在軍演上,高層合夥封鎖消息,70年後老兵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