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21世紀最流行的毒品,連村上春樹都戒不掉

21世紀最流行的毒品,連村上春樹都戒不掉



用最短的時間


看最酷的世界





貓是近年新出現的致癮毒品,目前還處於全球合法階段。本案患者系多年資深老貓病患者,目前消極抵制治療,堅持復吸,並出現幻覺,疑似貓病併發症。


發病情況




據家屬回憶,

吸貓者(患者)染病始於吸食小區花園處公共貓毒。

出現瞳孔放大,嘴角上提,失去行動力等癥狀,造成多起不良後果。


 


在沉迷此處貓毒五個月期間,

時常通過

雲吸貓

」「

看貓片」等多種方式緩解毒癮。

最終不顧家人阻攔,選擇在家「制毒」。導致一家四口皆染不同程度貓病,其中患者幼妹也深陷其中,時常代姐制毒。


 


目前其居所的貓毒以危害以其為中心半徑八百米範圍內地區。鑒於有夥同制毒,多人並吸,傳閱貓片,交流制貓毒經驗等潛在危害,現已將毒源——

一隻雌性

銀色陰影金吉拉

隔離管制。




參考病例


鑒於患者病情,我們選取幾則病患案例,預測其病情,並警示還未染毒制毒傳播貓度的公民。


 


案例一:

村上春樹

日本小說家,筆耕不輟掙錢養貓。常吸品種:暹羅貓,取名妙子。摯愛品種:「上年紀的母貓」。十幾歲開始吸貓至今從未戒貓。家中毒源十餘種。其病症在其很多小說中均有體現,堪稱為吸貓界的吸毒指南。





村上春樹和他的貓




吸貓上癮致幻臨床表現在其很多書中都有涉及……




空寂無聲的午後,讓人想起荒蕪已久的空蕩蕩的澡堂。當那隻貓咪躺在灑滿陽光的廊子里睡午覺時,我喜歡在她身邊咕咚翻身一躺,然後閉上眼睛,將所有思緒從腦袋裡趕出去,嗅著貓毛的氣味,感覺自己也變成了貓的一部分。」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夜裡,我就把貓放在膝蓋上,一邊啜幾口啤酒,一邊寫起了我的第一篇小說,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

 」


 


案例二:

安迪沃霍爾


美國藝術家,波普藝術倡導者和領袖。常吸品種:不詳,患者將其全命名為Sam。




安迪沃霍爾所畫名叫「Sam」的貓



迪沃霍爾和他的母親都愛貓,在本來就擁擠的公寓里養了一大堆貓。1954 年他們一起出了本貓書,叫做《25 只叫Sam 的貓和一隻藍咪》(25 Cats Name Sam and One Blue Pussy)。

和春樹一樣,此患者也將其吸貓經驗以書為載體感染了更多人群。



案例三: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


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title最長的患者之一)常吸品種:橘貓(喬治)。此人中毒頗深,且晚年需就貓毒下飯。臨終遺願仍不忘貓,「希望故鄉查特韋爾老宅中,始終住著一隻名叫『喬克』的橙色斑貓。」





丘吉爾和他的貓





自那以後的50年來,英國國家歷史名勝信託基金會1966年從丘吉爾家族接管這棟老宅的管理權後,始終嚴格遵守丘吉爾的遺願,在老喬克去世後總會安排新喬克入住,如今已經是第四代「喬克」。




更有病入膏肓的病例,戒貓毒未果,讓貓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6日報道,英國女子巴爾巴雷拉·貝納西(Barbarella Buncher)感情受傷後決定「嫁給」家裡的兩隻貓。貝納西表示,沒有什麼比嫁給貓更開心的事情了,在她眼中貓比所有男人都好。




圖為貝納西和她的兩位「貓丈夫」




病理分析



據《美國科學院院刊》,人類和貓已經共同生活了至少9000

究竟貓怎樣從野生狀態轉變為可供人類培養傳播欲罷不能的貓毒呢?


 


我們通過對有病例記錄的病人心理分析發現,貓毒對打破人類這一脆弱物種(無爪牙皮毛壯碩體格)的心理防線有著極大的效用。


 


情感接受機制:在缺少情感傾訴口的現代社會,毛茸茸的貓咪完全抑制了患者康復的可能性。




貓毒不同於其他喚起患者孤獨自閉心理的毒品,其不可抗拒之處在於它能夠客觀與患者產生互動機制。

患者通過撫摸貓的皮毛,與其進行對話,投喂,或者僅僅是觀賞貓毒,貓都會大概率做出回應舉動。


 


同時哈洛等人的「代母實驗」實驗研究顯示,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毛茸茸的東西更能讓人感到愛。


 



代母實驗,「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安全感




哈洛和他的同事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分別放入兩隻替代的母猴:

24小時提供奶水用鐵絲製作的模型和柔軟、溫暖用絨布做的模型。




結果顯示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在現代社會,多數患者表示自己缺乏感情傾訴口,

當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公寓都會不由自主產生的鬱悶、孤獨、失落等心理。

偶然受到公共貓毒毒害,就此染上毒癮。他們還堅信「吸貓治療抑鬱」,並情願以毒攻毒。




而專家指出,這些時刻正是吸貓癮最大的時刻。

嚴重患者甚至通過購買貓毒的替代品——貓狀玩偶來緩解壓力,釋放情緒。

對此,大數據顯示,購買替代品者不久也將無法抑制的有吸貓行為。




免疫缺陷:人類對長得像嬰兒的貓咪產生移情效應。




據《大西洋月刊》收錄的一則記者日誌。十八至十九世紀,當貓被第一次引進太平洋島嶼時,人們對其存在好奇心,究其原因,美國《史密森會雜誌》記者阿比蓋爾·塔克寫到:

「貓看起來像人類的嬰兒,其身材多短小,眼睛大而朝上。」




保護後代深植在人類的基因里,人類得以繁衍也正是依靠這種本能,自然很容易被人類移情。之後這種在初期進入時被稱做「奇怪的掠奪者」的生物,征服了當地人的心。




貓似乎也深諳此道。2009年發表於CurrentBiology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貓在向人類求食時候發出的聲音,與其他時候發出的聲音有很大不同。

貓在求食時發出的喵喵叫中隱藏著一種高頻的聲音,其頻率非常類似嬰兒的啼哭聲。

成年人會對這種頻率表現出急迫以及不愉快,從而做出迅速的回應。




病源追溯



根據遺傳學及考古學分析,人類馴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灣地區, 古埃及人飼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3,600年前,

目的可能作為捕鼠及其他嚙齒目動物,以防止它們吃掉穀物。


 


目前世界上最早對貓類的記載及文獻是中國西周時代《 詩經 ·大雅·韓奕》,內容寫到:「

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名為「貓」是因為「鼠善害苗,而貓能捕之,去苗之害,顧字從苗」。


 



宋 蘇漢臣 《冬日嬰戲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貓在古時也常常作為護書的禮物出現,黃庭堅的《謝周文之送貓兒》: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厭魚餐薄,四壁當令鼠穴空。


 


貓為了捕捉老鼠來到人類的定居地。隨著城市化發展,人類通過各種非自然途徑消除了老鼠,貓卻賴在城市不走了。並且想堂而皇之住進人類溫暖安逸的居所。

此時,貓開始進化成一種名為貓毒的依賴性強治癒性低的毒品。




貓也在漸漸替代比自己早進入人類居住地的另一種動物——犬類,毒性蔓延趨勢迅猛。


 


隨著城市化發展,一開始是養狗的多,然後慢慢地,限於時間和空間因素,養大型狗的人越來越少,養小型犬和養貓的人逐漸增多。

最後,貓狗數量旗鼓相當。




2005—2015年間,貓和狗在日本數量的變化




貓毒經推測,

是貓為了馴服人類所做出的必要進化。


 


這一點在終生受貓毒迫害的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精神恍惚時的隨筆中也坦言:「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

到底是我收養了貓,還是貓她恩准了我進入她的生活。


 


部分患者在患病多年時常回憶起那個沒有受到貓毒侵害的自己,布里特·彼得森(曾著《貓的病例》一文,發表於《大西洋月刊》2016.12)曾這樣提到:




我們非常關心貓,但因為(不像嬰兒),它們真的不在乎我們。

甚至它們的嗚咽似乎都是關於它們自己的。我們只是享受它們依賴我們的感覺,而並非它們依賴它們自己的感覺,否則我們會選擇狗。當然,為了滿足這種偏好,人類已經在貓身上花了太多時間。」




貓毒不好戒,入坑需謹慎。鏟屎官,今天你的貓理你了嗎?




參考文獻:


[1]Cat Wars: Th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of a Cuddly Killer By Peter P.Marra and Chris Santella


[2]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 By Abigail Tucker Simon & Schuster


[3]John Amodeo. If You Love Cats, This May be Wh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Jul 06,2015)


[4]The Case Against Cats.  [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theatlantic.com


[5]紀錄片:貓科動物的故事 The.Story.of.Cats.S01E01.Wild.at.Heart


[6]Going to the Dogs and Cats: Two of Japan』s Favorite Pet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ippon.com (April 11, 2016)




編輯丨胡玉蘭


關注網易噠噠 聚焦科普話題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噠噠 的精彩文章:

閱後即焚,地震預測磚家速成指南
經常「被秀恩愛」,有助於脫單
殺死那個不說話的村民
今天,奶奶問我開黑嗎?
讓孩子喝鮮榨果汁,比可樂更容易發胖

TAG:噠噠 |

您可能感興趣

嫌犯吞毒品堅持26天不大便 破了世界紀錄
世界上10大最厲害的毒品
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毒梟,90年代美國一半以上的毒品都跟她有關
史上最懶皇帝,28年不上朝沉迷於毒品!郭沫若打開棺材後嚇一跳
金三角兩大毒梟一度控制全球毒品80%,後來被誰幹掉了?
中國最懶的皇帝,28不上朝沉迷毒品!郭沫若打開棺材後嚇了一跳
世界上最難戒掉的四大毒品,沾染一次,就很有可能就上癮了!
你以為毒品和軍火最賺錢?一行業一天掙2億,訂單排到2026年
沾上毒品的時候 她才12歲
《掃毒2》描繪了三個世界,都被毒品摧毀了,你看明白了幾個?
世界最大毒梟,傳奇一生,卻從未讓自己的毒品流入中國
失禁、癱瘓、自殺:被新型毒品盯上的中國年輕一代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毒品,連狗都上癮!
別讓毒品吞噬了你的青春 毀掉你的人生
毒品使用泛濫!2017年成為BC省「最為不幸的一年」!
虎門銷煙一百多年後,曾經的八國聯軍被毒品毀掉了
十五歲吸食毒品,十七歲注射毒品,他的青春在「毒煙」中迷失……
世界第一大毒梟,傳奇一生,從未讓自己的毒品流入中國
這種樹葉竟然是毒品,一個吃樹葉上癮的國家,連飯都可以不吃
毒品,殺人,未成年……網路最髒的一面被它扒了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