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詩詞中的弦樂:一彈一撥的背後是道不盡的故事

詩詞中的弦樂:一彈一撥的背後是道不盡的故事

《禮記·樂記》曰:「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音樂,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人以此來表達思想,傳遞情感。直至今日,音樂依然存在於大眾文化中,並成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知音」、「共鳴」等辭彙已經超越了音樂領域而成為我們日常的表達用語,音樂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弦樂器中的彈撥樂器,種類繁多,音域寬廣,歷來受到各階層人士的喜愛,無論是愁苦、煩悶,還是欣喜,激越,當所有的情感傾注指尖,你的故事由這把琴替你娓娓道來。

戰爭的旋律——代表樂器:琵琶

點擊播放《十面埋伏》

琵琶又稱「批把」,根據演奏方法而得名,原是游牧人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琵琶由波斯傳入,後與中國本土相結合,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發展,在唐詩中不乏琵琶的意象,如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本以為是一場華美的盛宴,然而「琵琶」、「催」這些字眼的出現頓時給了人一種戰爭的緊迫感,那急促歡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將士們舉杯痛飲,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明日自當醉倒在戰場上,馬革裹屍又何妨?每當讀到此句,似乎《十面埋伏》的旋律就在耳邊迴響,金戈鐵馬,刀光劍影,在琵琶的四根弦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愛情的心聲——代表樂器:箏

點擊播放《昭君怨》

箏因其音色「錚錚然」而得名,又因其歷史悠久,故稱「古箏」,箏從陝西發源,很快在全國流行開來,形成了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的幾大箏派,一直傳承至今。古箏,被譽為「東方的鋼琴」,而在古詩詞中,它通常是哀怨的代名詞。

「……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吳文英的悼亡詞《鶯啼序》,可謂是全體精粹,空絕古今,柱是弦樂器的枕木,或稱箏碼,箏碼右側由右手彈奏,琴弦到箏碼震動即止。那哀怨,由指尖蔓延至琴弦,直到柱上,不知它托起的到底是一根弦,還是這無盡的愁緒……你可曾有過相思而不得見,亦或是滿腹愁苦、悲痛欲絕?或許只有在這種情景下,才能真正地感受哀婉動聽的箏的聲音。

閑適的格調——代表樂器:古琴

點擊播放《高山流水》

古琴音色厚重,餘音悠遠,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是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這對於崇尚自然超脫的詩人王維來說也不例外,他在《竹里館》中寫到:「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古琴,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抿合無間、融為一體。塵世的煩惱太過繁雜,何不寄情于山水之間,給心靈片刻的安慰?經歷了跌宕起伏之後,沒有什麼比一首悠揚舒緩的古琴曲更能撫慰人心的了。民族弦樂器流轉千年,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願你的生活也有詩詞為友,音樂為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太太」一詞意蘊深厚,你能名副其實嗎?
沒有如意的人生 只有看開的生活
《孝經》:非法不言 非道不行
古訓:常與高人相會 閑與雅人相聚 每與親人相伴
老年十忌 切忌說話太多!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8首極盡哀傷的古詩詞,看有沒有那麼一句詩,讓你的心頭為之一顫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前一句是?盤點那些不知道怎麼接的古詩詞!
每一句流傳至今的詩詞中,都會有一段凄美的的愛情故事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前一句是?那些不知道怎麼接的古詩詞!
那些只知道一句的古詩詞,來把它背全了
不一樣的古詩詞,為你而來
五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詩詞,你知道多少?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因為一首諷刺詩而被常識,詩詞的景色,也有一番唯美
十一句唯美詩詞,道盡詩人心中的孤獨,訴說著傷感的故事
十二首描寫愁怨的古詩詞,剪不斷的愁緒,道不盡的相思
最委婉的詩詞,一切盡在不言中
雖然見過真的雪,但詩詞中的雪,另有一番滋味!
這首「聽雨」的詩詞跨越時空,寫盡了人一生的悲歡歌
詩詞丨宋詞里的橋,不一樣的美
十首詩詞,十種春色,不一樣的情感,不一樣的春光
詩詞丨願有一人,懂你背後的苦
傷感到極致的十二句詩詞,讓你留下淚的是詩詞,還是往事?
古詩詞中那些說不盡的相思、道不盡的情愁
詩詞丨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道盡滄桑
十首寫雪的詩詞,哪一首是你的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