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藩王除了造反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有兩個就是取得非凡成就

明朝藩王除了造反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有兩個就是取得非凡成就

我們都知道,分封是中國歷史有很多朝代存在,比如周朝、漢朝、晉朝等,而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恢復漢制,加上他認為應該有藩王拱衛,這樣江山社稷才穩定。因此他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讓他們的兒子世代拱衛朝廷,永享榮華富貴。

這樣造成一個後果,初期的藩王有兵有錢,覬覦皇位,後期的藩王數量巨大,什麼事情也不做,成為明王朝的沉重負擔。

對於明朝的藩王我們還停留在造反的印象,比如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攻入了南京城,取代了建文帝的位置,成為了皇帝,從此明朝的天下就到了朱棣一系。而朱棣也慢慢被後代抬成了明成祖。

造反的藩王還有寧王,由於《唐伯虎點秋香》的宣傳,我們對於造反的寧王也有了很多了解,很不幸,當時的環境已經不適合造反,加上王陽明的鎮壓,很快就平復了叛亂。

其實明朝的藩王出了叛亂的和當豬養的,還有一些是有成就的。

一代藥王:周王朱橚

周王朱橚雖然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的同母弟弟,也許是因為爭奪皇位無望,所以興趣轉移到了其他方面,那就是詩詞和醫藥。

青年時期,朱橚就對醫藥很有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朱橚組織和參與編寫的科技著作共4種,分別是《保生余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在流放到雲南的日子裡,他看到民間缺醫少葯,就找到了點「赤腳醫生」的感覺——組織人編寫了方便實用的《袖珍方》。《袖珍方》全書四卷,3000多方,其中有些還是周王府自己創造的秘方。《袖珍方》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餘次,可見受醫家重視的程度。

在所有著作中,《救荒本草》可能是成就最突出的。《救荒本草》是以開拓新領域見長。《救荒本草》全書兩卷,共記述植物414種,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書中所沒有記載過的。而且本書採用插圖的形式,讓看書的人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到草藥。

一代歌王:朱載堉

朱橚是研究詩詞和醫藥,而朱載堉則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如果當時有《中國好生意》那絕對是冠軍。

朱載堉是河南省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沁陽)人,其父鄭恭王朱厚烷能書善文,精通音律樂譜。載堉自幼深受影響, 喜歡音樂、 數學,聰明過人。朱載堉在其父親死了以後,上書放棄繼承皇位,經十五年七疏之後,神宗皇帝才予以允准,就這樣朱載堉研究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曆法。

朱載堉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 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雖然,明朝藩王也有那麼幾個有成就的,但比起成千上萬的藩王來說,有成就的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了。或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消磨了藩王的意志,最多也就是欺男霸女,而沒有產生其他的興趣愛好,如果更多一些藩王像歌王和藥王學習,說不定明朝是另一番景象呢。

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給點贊和轉發的習慣!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魯速還沒有放棄,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轉發,表示對歷史百家爭鳴的鼓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的祖宗找明朝要賞賜,不滿足就亂來,結果被吊打併處決!
莒縣村名的來歷|小店篇
莒縣村名的來歷|浮來山篇
明朝一位皇帝發動大批量封禁青樓,規模比東莞還大,但結果卻出人意料
解密遼東之屠:「闖關東」之前遼東地區沒有漢人嗎?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明初此人不死,朱棣絕對不敢造反,造反也幾乎不能成功
唯一沒有藩王之亂的王朝,不是不想造反,「臣妾」是真的做不到!
太子造反,皇帝聽到第一反應不是驚慌,而是淡定的做了這樣一個動作
清朝存在了三百年,卻是唯一沒有親王造反的朝代,就是做到這一點
晁錯之死,不是因為逼得七王造反,而是亂起以後的張皇無措
朱棣為何能夠造反成功?要不是一個和尚他連膽都沒有
鰲拜真正被殺的原因,不是他要造反,而是這個難以啟齒的理由
曾國藩不是不想造反,而是根本就沒有機會!
他是皇帝最看重的人,如果不是年輕早逝,就沒人敢在這裡造反,因為他可以搞定一切
這個家族兩次造反都沒成功,不但沒有受罰,還得到了獎勵!
他是歷史上最不一樣的造反者,竟然還成功了
假若朱標沒死,就憑這三點,朱棣也絕不可能造反成功!
酒後一個無意舉動,逼得他沒有辦法必須造反,不久就建國稱帝
朱棣造反不是因為野心大,而是朱元璋給了他一種水果讓他不得不造反
歷史上只有這幾個王朝,制度完善,沒有出現作亂藩王,造反必死
胡惟庸要是造反,難道一點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嗎?
明朝清朝不會造反,是因為採用了這樣的制度,可惜其他王朝沒學會
雍正要殺年羹堯時,為何他不造反?答:不是不想,是不能
清朝皇子為何都安分守己沒有造反的?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沒條件!
假如此人不死,朱棣就是再有膽量,也絕對不敢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