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高祖劉邦的將軍,賜安漢後世尊為神

漢高祖劉邦的將軍,賜安漢後世尊為神

城隍,又稱城隍爺,是中國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城隍是神話中守衛城池的保護神。

中國古代的城市,用土來築的高牆就叫「城」,城牆的四周都挖有護城的塹壕,有水的稱池,沒水的稱隍。所以這種護城的壕溝就叫"隍"。

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受到民間的追捧和宗教的推崇,並聲稱能保護人民,以及掌管某些領域。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紀信身為秦朝縣令,也脫下官服參加起義,投到劉邦帳下當了一員部將。

後來,楚漢相爭,漢王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圍困在滎陽,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形勢十分緊急。就在漢王劉邦一籌莫展之時,將軍紀信求見漢王劉邦說:「臣的身材樣貌與大王很接近,請大王與臣互換衣服,由臣冒充大王假裝投降項羽,趁我迷惑住敵人這段時間,大王就帶領人馬乘機衝出去。」

漢王聽後十分感動,但迫於無奈,明知紀信要是落在項羽手裡,凶多吉少。可是形勢緊迫,只能依計而行,果然劉邦成功衝出重圍,而紀信將軍則詐降被俘。項羽見紀忠心,所以有意招降他,但紀信拒絕,且怒罵不止。最終被項羽用火刑處決,忠勇的紀信將軍就這樣被活活燒死了。

漢高祖劉邦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後,建都長安。後來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將軍功高德重,沒有他拚死去拖住楚軍,朕怎麼能順利逃脫,又怎能有朕的今天?朕封紀信為督城隍,把他的家鄉改名為『安漢』,永念其功!並把紀信的骨灰送家鄉安葬,並建廟塑像,永遠享受香火。」

後來劉邦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故後人稱紀信廟為「城隍廟」,紀信塑像為「城隍老爺」。由於紀信為保劉安漢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後人立廟以祀,後世歷代王朝多都有追封。

紀信將軍救漢高祖劉邦的事迹,《史記》和《漢書》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劉邦得天下稱帝後,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自己打獵休息之地,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

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為順民心、安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

唐朝時,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在當時人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後,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土地廟裡出生的,因而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於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修了起來。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後世對紀信的評價

薛稷:「若同義變力,古人中求,則紀信誑項以免君,王經刎頸以紓國。」

胡曾:「漢祖東征屈未伸,滎陽失律紀生焚。當時天下方龍戰,誰為將軍作誄文。」

文彥博:「死節古來雖有矣,大都死節少如公。」

邵博:「漢高帝之興,有天命哉。方因困於滎陽,其勢甚危,一時謀臣多亡去者,獨將軍死焉,嗚呼!古固有死,貴成天下事也,若將軍之死。」

李棠:「漢業艱難百戰秋,焚身原不為封侯,敢於誑楚乘黃幄,遂使捐軀重泰丘。隆準單騎從此脫,重瞳雙眼笑誰酬?天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萬古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邦預言此人40年後必反,但又不得不用,果然41年後發動叛亂
張良韓信為了劉邦打天下,可為何劉邦除韓信時,張良為何不救
令人匪夷所思 :誰在四十五歲還未稱帝時,竟用「三個字」換得個十八歲的老婆?
屌絲劉邦-吃喝嫖賭無所不精,沛縣的混混頭子
劉邦殺了那麼多的功臣,為何唯獨蕭何倖免,安坐大漢丞相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