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精明敗家 樸實振家:家族興敗看心術

精明敗家 樸實振家:家族興敗看心術

打算精明,自為得計,然敗祖父之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圍爐夜話》

精明之人還能敗家?殊不知,什麼事都過於精打細算,毫不吃虧,自以為得計,但到頭來敗壞祖宗名聲的,必是這種人。

本身一個人為了家族聲望的振興,積極進取,奮力拚搏,無可厚非。

但若在精進的路上走歪了,貪圖蠅頭小利,處處算計別人,把自己那點兒才華都用在了耍手段,謀私利上。

即便偶爾能夠得逞,但時間一長必然暴露,不僅讓自己身敗名裂,更會讓家族蒙羞。

相反,如果一個人處處行善,樸實忠厚,剛開始看上去可能普通無奇,甚至顯得有些傻氣。

然而子孫後代在他高尚德行和優秀素質的影響下,就會效法先輩,都能做到不以牟取私利為念,注重自身品德和修養的培育,樂於助人,甘於吃虧。

長此以往,肯定會贏得別人的肯定和讚揚,再加上自己努力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德業雙修,自然會振興家族。

縱觀古今,我們發現能真正使家業繁盛的,大多也就是這種人。

正所謂「一母三進士,南北兩天官」,開創了中國古代重要文學流派的「公安三袁」不僅在文學上享有盛譽,更在做官為人上廣為世人稱道。

袁氏三兄弟的成功與樸實渾厚的家風家規密不可分。

老大袁宗道在朝廷翰林院為官,清正廉潔,從不收取他人一分錢,死時竟沒留下任何財產,就連後事都是靠親朋好友借錢操辦的。老二袁宏道在吳縣縣令任上,一改之前衙門辦事拖沓的風氣,處理事情公允快速,有時一餐飯的功夫就能解決問題,百姓十分感激,稱他為「升米公事」的好官。

袁氏一族家規中倡導勤儉持家,但是當遇到災荒,又總是樂善好施的頭號,常常救濟鄉民於水火之中。

明朝嘉靖年間,公安鬧饑荒,三袁祖父拿出兩千石稻穀和兩千銀子救濟災民,且在事後當眾銷毀了所有借據。

袁氏家族做的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起來很不精明,甚至有些傻氣,但也正是因為他們如此淳樸善良的家風,才鑄就了一家三進士的傳奇,鑄就了流傳千古的好聲望。

正如《袁氏家教十則?正心術》中所說的那樣:「人生禍福成敗,莫不基於心術。心術一壞,即富貴亦消乏也;心術一端,即貧賤亦昌達也。」

心術是否端正才是家族「敗」和「振」的關鍵。至於所謂的「精明」,靠小聰明獲得的一時之利,只能招致無窮禍端。

精明敗家,願所有在為房產、私利蠅營狗苟的人們都不再「精明」。

樸實振家,願所有善良淳樸的家庭世代安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a不刪不限號不刪檔扮演先不刪檔門Li么游典未來
《春秋》:寓褒貶 彰善惡 亂臣賊子懼
曾國藩的興家三法:勤、敬、和
「太太」一詞意蘊深厚,你能名副其實嗎?
詩詞中的弦樂:一彈一撥的背後是道不盡的故事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興敗看這三個地方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是怎麼看一個家庭的興敗?三個點清清楚楚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興敗看三個地方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興敗看這三個地方
一個家庭的興敗看三個地方
曾國藩:一個家庭的興敗只看這三個地方
俗語: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背後含義盡顯古人的智慧
俗語「三貧三富不到老 十年興敗多少人」,看古人如何理解人生
理解「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