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筆花滿目獨稱絕,王羲之傳世墨跡摹本21種高清鑒賞

筆花滿目獨稱絕,王羲之傳世墨跡摹本21種高清鑒賞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至少現在看是無法超越的。原因不只在於技法,而是魏晉風流的神采和意味,這是無法通過學習得到的。筆墨當隨時代,那個時代已經成為歷史,書法便成為那個時代不可逾越的豐碑。

筆者酷愛王羲之,可惜真跡一件不傳,書法史上的廣陵散,成為絕響成為絕跡,豈不悲哉痛哉!筆者向不盲目屈從權威,也不聽不信所謂傳說,吾甚愛者,未必眾人皆愛。如今文介紹的王羲之墨跡摹本21種,當以《行穰帖》、《大報帖》、《妹至帖》、《初月帖》、《喪亂帖》、《得示帖》為最佳。

1、《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原文釋義:

王羲之拜上:剛才下了一陣雪,現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裡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沒能幫上忙,心裡糾結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無奈。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親啟。

2、《行穰帖》

為唐代雙鉤廓填王羲之草書作品,2行,15字。

《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

釋文:

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3、《頻有哀禍帖》

縱24.8厘米,3行,20字。行草書。為東晉王羲之所書尺牘摹本,原作久佚。存世的《頻有哀禍帖》摹本收藏於日本前田育德會,為唐代硬黃響搨、雙鉤廓填摹本。

作品行軸線時曲時直、書體時草時行、點畫時方時圓,書寫風格沉雄跳宕、勁健流縱,體現了王羲之高超的書寫技巧和駕馭能力。

釋文: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4、《孔侍中帖》

為唐代摹搨墨跡,是對東晉王羲之尺牘進行的雙鉤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行草書,3行,25字。

《孔侍中帖》筆畫體態豐腴雍容,中和之美,多力豐筋,於此帖盡顯。作品墨跡收藏於日本前田育德會。

釋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5、《平安帖》

今存墨跡本為唐代雙鉤摹搨,硬黃紙本。縱24.7厘米,4行27字。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另有絹本墨跡草書《平安帖》,為宋臨摹本。縱24.5厘米,橫13.8厘米,共4行,41字。

釋文:

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歸復悉口口由同增慨。

6、《奉橘帖》

為唐代根據東晉王羲之書法作品雙鉤廓填的摹搨本。行書,2行,12字。

書風坦然清純,字字挺立,體態舒朗。法書作品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7、《謝司馬帖》

又名「廿七帖」。紙本,縱25.6厘米,橫21.5厘米。此帖宋代曾入紹興內府,明代流入民間,曾為王時敏等遞藏,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釋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老久懸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8、《上虞帖》

此系唐摹本。前隔水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晉王羲之上虞帖」月白絹簽。鈐有南唐「集賢院御書印」半印、「內合同印」,北宋「政和」、「宣和」、雙龍、「內府圖書之印」,政、和、宣、和連珠等朱文鑒藏印記。曾經南唐內府,北宋宣和內府,明晉王府、韓逢禧,清梁清標等鑒藏。

《上虞帖》草書,唐代摹本,現藏上海博物館。硬黃紙本。縱23.5厘米 黃26紙本

釋文: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未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  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9、《雨後帖》

紙本 25.7×14.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妙絕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信,戴適過於也。羲之。

10、《游目帖》

摹本, 紙本。11行,102字。草書。《游目帖》又名《蜀都帖》。日本廣島安達萬所藏,毀於火。

釋文: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

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游目帖》局部

11、《喪亂帖》

5行,行草書。

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12、《二謝帖》

縱28.7厘米。5行,行草書。

釋文:二謝面未? 比面遲承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

13、《得示帖》

為唐代摹搨墨跡,是對東晉王羲之尺牘進行的雙鉤廓填,或響拓而形成的唐摹本。《得示帖》與《喪亂帖》、《二謝帖》連成一紙,縱28.7厘米,橫58.9厘米,稱為「喪亂三帖」。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釋文:

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14、《姨母帖》

原載「萬歲通天帖」。

釋文: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15、《遠宦帖》

亦稱《省別帖》,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五通尺牘。草書,6行,53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偏鋒側鋒甚明顯,體勢多有章草意味。

釋文:

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16、《長風帖》

臨摹本,紙本。縱27.5厘米,橫40.9厘米。11行,102字。草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長風帖》又分稱《長風帖》、《賢室委頓帖》、《四紙飛白帖》。

釋文:

每念長風,不可居忍。昨得其書,既毀頓,又複壯謂,深可憂。知賢室委頓,何以便爾,甚助,耿耿,念勞心。知得廿四日書,得(叔)虎廿二日書,雲新年乃得發。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語張令未? 前所經由,足下近如似欲見。今送致此四紙飛白,以為何似?能學不?

17、《妹至帖》

摹本,縱25.3厘米,橫5.3厘米。日本東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首次公開發表。

釋文:妹至羸情地難遣憂之可言須旦夕營耽之。

王羲之《瞻近龍保帖》(唐人臨本)。紙本,縱25厘米,橫37.5厘米。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18、瞻近龍保帖

釋文:

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避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

《瞻近》、《龍保》二帖是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第三、四兩帖,原跡久佚,可見於宋拓館本《十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傳到英國博物館的一些敦煌卷子中,發現有一帖粉紅色紙上寫的草書手跡,經研究,確定為是唐人臨寫的王羲之《瞻近》、《龍保》二帖。這件唐人墨本的發現,為研究王羲之書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這二帖的唐人臨寫本,筆法鋒芒畢現,行筆自如流暢,行款、結字與宋拓刻本稍有不同。可惜已殘損,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風神。

19、《旃胡桃帖》

敦煌石室臨本,紙本。縱25.2厘米,橫20.6厘米。5行。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全文見《右軍書記》:「得足下旃罽、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現存此帖已殘,僅存21字。釋文:「……回近之,未許。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20、《初月帖》

傳世法帖為唐摹本,697年(唐萬歲通天二年)武則天命人臨摹。集於《萬歲通天帖》中。《萬歲通天帖》又稱《王氏門法書》。唐代鉤填本王羲之一門書翰。紙本墨跡卷。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獻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

釋文: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點。如其中倒數第二行之「道憂悴」,末行之「報」字,一點一畫均非直過,而是具有豐富的變化。如「憂」字的首筆和末筆,「悴」字的左側豎畫,「報」字的最後一筆,筆畫或短或長,或藏鋒或露鋒,都呈曲勢,非一帶而過,中間充滿了微妙的變化。翁方綱所謂「中過」,包世臣所謂「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等等,於此帖皆可領略一二。用筆以中鋒為主,有些字如「山」字、「報」字使用側鋒也十分明顯。結字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隨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不求密疏劃一。

開頭「初月」二字,用筆大膽,「初」字末筆直接「月」字一撇組成一道很長的弧線,奔放開張,形成第一字組;接下來變換其書寫節奏,徐徐放緩;「十」字成方行,橫向與「初月」反差較小,字間上下留空白處,形成單字組第二組。「二日」橫向緊縮,收的很緊,但為了協調上文縱向較長,筆劃飽滿,雍容大度,且具風彩,組成第三組。「山陰」二字就有了新的變化,「山」字因字取形橫向放開,縱向收緊,廖廖三筆,顧盼生情,「陰」字橫向稍寬左高右低且與「山」字中間留有餘白,正應古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意成第四組。「羲」為第五組,字略大,在筆劃的處理上疏密反差較大,像刻意為之,穩住陣角。此行成左弧行線。

初月帖單字

第二行呈左弧線,行列較寬。第六組,起筆速度很快,「之」小「報」大,「之」字橫向緊縮,與「報」實連,豐潤洒脫,剛勁而意斂。第七組,舔筆潤墨,留一空白處,逆行入筆,書就「近欲」二字。第八組,意連「遣此」二字,字型向左擺動,其過度空間與上一空間相似,如沒有「遣」字中間一長豎去破其空白處,也許空間構成是雷同的。「書停」二字緊連「此」下,字勢繼續朝左傾斜,「書」靜「停」動,一靜一動,趣味天成,組成第九組。

第三行行列呈垂直線狀。「行無人」三字一氣合成,瀟洒奔放,完全放開,直書胸臆,與第二行呼應,形成空與實的對比,構成第十組。換口氣,舔舔墨,冷靜少許,觀前顧後,承上啟下,不溫不火,書就「不」字,單字十一組。留空兼顧第二行,對準主軸線,速度漸漸加快,「辨」留小空白與「遣信」組成十二組。留白,誇張變行「昨」,單字組成十三組。

初月帖單字

第四行,整行向右斜。「至此」二字與第二行「之報」用筆結字相似,空間構成有別,成十四組。「且」單字為十五組。「得」與「且」用筆相同,字勢相似,兼顧第三行的奔放,多了幾分雅氣,以靜制動,蘊藏無限哲理,讓人聯想翩翩,回味無窮,構成十六組。「去月」為十七組,有舔墨意,用筆結字與開篇相同,兩條長弧線遙相呼應,暗合「一字乃終篇之規」意。「十六」為十八組,「十」向左跌,「六」向右擺動。「日」緊跟「六」下,歸復平正,但是整行向右傾斜,順其自然。

第五行還是向右斜。「書」為十九組,較小,但字勢開闊,上緊下松,一變平和面目。「雖遠」成二十組,「雖」輕「遠"重,纏綿多情。「為慰」,第二十一組,「為」橫向放開,「慰」豎長,自然和諧。「過屬」為二十二組,墨色濃黑,筆劃飽滿,顧及「月」字長線,留白後且有收意。「卿佳」二十三組,上擠下開,像一字,爽朗之餘給下一行做好了伏筆。

第六行與第五行行列較大,呈垂直狀。「不吾」為二十四組,兩字各具風采,「不」寬「吾」長,自信洒脫,意境高遠。「諸患」,二十五組,紐轉翻絞,不經意間偶然天成,且自然天真。「殊劣殊劣」,二十六組,激情所至,破鋒入筆,行筆中逐漸調整鋒芒,於方於圓,行雲流水, 「方」,二十七組,形如岸邊山石,磅礴威嚴,與流水相映成趣。

第七行,行列成垂直狀。「涉道」,二十八組,字勢恣肆,猶癲狂百態,似九曲迂迴,波瀾不驚。「憂」,二十九組,單字成組,承上啟下,用筆最狠,字形略長,刪繁就簡,險中求穩。「淬」,單字,三十組,穩重開張,叛上易下,筆墨肢體語言已發揮到了極致。「力不」,三十一組,於「淬」相似,變化較小,舒緩沉著,卻又緊鑼密鼓,醞釀排比意蘊,給下一組險絕造勢。「具」單字,三十二組,極似一「努」勢,得勢忘形,一瀉千里,真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八行,半行。字列垂直。「羲」,單字,三十三組,如果說前面已經過飛瀑直下的話,那麼「羲」字則為洶湧澎湃浪花,力感全被柔韌所淹沒。「之報」三十四組,「之」小「報」大,迂迴環繞,百折不撓,與蘇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意境暗合。

短短六十一字,共用了三十四個字組。字組之間相互協調,統一,變化極為豐富,最明顯的是上下之間的距離,如第三行第十組「行無人」密,十二組「辦遣信」也密,中間第十一組「不」字上下留很大一處空白,「之報」密,「遣此書停」也密,中間「近欲」二字上下留白;再如前五行下半部分密,上半部分間隔較大,於是形成塊面的疏密對比,顯得非常活潑。行列不在垂直線上,而在於左右擺動,形成錯落關係。如第二行列第六組「之報」與第七組「近欲」向右斜,第八組「遣此」與「書停」卻向左斜,感覺非常豐富,有一種曲徑通幽的美感。顧盼關係,如「十七組「去」向左傾,「月」向右傾,十八組「十」向左傾,「六」向右傾,「十」則寫得比較挺直,顯的很靈動,象一首律詩,平平仄仄,抑揚頓錯,富有節律感。

《初月帖》在章法上行列的構成上是先左弧線,製造矛盾,接下來行列右弧線再次激化矛盾,第三行垂直線化解矛盾,第四行製造矛盾,第五行列加深矛盾。隔離,第六行列化解矛盾,第七、八行直抒胸臆,表達理性的洒脫的人生追求與藝術境界。王羲之自雲「結構者謀略也。」又雲「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若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棱側起伏,用筆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從字意來看,筆法、字組、行列,章法及通篇的統籌都在「謀」字範圍內,是理性的思考,意在筆先。

董其昌雲此帖「筆花滿目,奕奕生動;用墨之意,亦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世殆盡」。

21、《大報帖》

摹本寫在長25.7厘米、寬10.1厘米的紙上,共3行24字,紙張為畫有豎線的縱簾紙。從上有王羲之兒子的名字「日弊」和整個字的風姿來考證,應屬於王羲之的早期臨摹本。專家鑒定該摹本是由遣唐使帶到日本的,隨後一直留存於民間,保存狀態完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課堂 的精彩文章:

米芾稱下真跡一等,女皇武則天藝術盛舉之萬歲通天帖
透過刀鋒看筆鋒,靈飛經五種版本的啟示
問情為何物?祭侄文稿躋身天下第二行書的奧秘
正體變態之宗,上追王獻之,北魏第一碑《張猛龍碑》高清注釋本
魏碑最高成就的代表,極為珍貴的張猛龍碑集字對聯53幅

TAG:書法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傳世哥窯千金難得
《海王》12月21日北美遭遇《大黃蜂》,中國內地早上映兩周獨稱霸
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品陳衛星哥窯倭角方洗
十大元帥中唯獨稱為「軍神」的元帥,竟然是他!
如來對玉帝的獨稱是什麼?這個稱呼暴露了二人特殊的關係
曹操手下名將那麼多,為何他唯獨稱徐晃是古代第一善用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