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我國4000年前一種傳統食物,竟成了國外抗癌頭號神話…真不簡單!

我國4000年前一種傳統食物,竟成了國外抗癌頭號神話…真不簡單!

常喝豆腐湯,不勞醫生開處方

愛吃豆腐塊,十年老病好得快

——國醫大師健康

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道,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激活,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食結構:

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於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還有眾多活性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搭配對,豆腐功效翻倍!

1.加香蕉

鈣能更好吸收!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幫助豆腐里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里營養的吸收。

2.加牛奶

蛋白更多人更強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相互補充。絕對不是一些謠言所說的什麼同吃相剋。

3.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口感也好,特別適合小孩、老人吃。

4.加海帶紫菜

防動脈硬化不缺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5.放青菜、木耳

更防病

豆腐唯一的缺點就是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6.配點肉

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

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注意:這些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別吃錯了

下面這幾種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黃豆的關係其實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鹽…要吃就是最純正的豆腐。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來上一盤魚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遺憾的是,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卻難以保證。

2.雞蛋干。

它的口感與豆腐很像,多數卻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水、鹽等製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的人群,應盡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來香甜滑順,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其實,杏仁豆腐里也沒有黃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沒想到還能幫我們遠離心血管病和癌源,這豆腐塊雖小,但作用大著呢!搭配得當還能功效翻倍!

趕緊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離疾病都遠遠的~

GIF/12K

常喝豆腐湯,不勞醫生開處方

愛吃豆腐塊,十年老病好得快

——國醫大師健康

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道,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激活,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食結構:

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於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還有眾多活性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搭配對,豆腐功效翻倍!

1.加香蕉

鈣能更好吸收!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幫助豆腐里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里營養的吸收。

2.加牛奶

蛋白更多人更強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相互補充。絕對不是一些謠言所說的什麼同吃相剋。

3.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口感也好,特別適合小孩、老人吃。

4.加海帶紫菜

防動脈硬化不缺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5.放青菜、木耳

更防病

豆腐唯一的缺點就是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6.配點肉

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

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注意:這些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別吃錯了

下面這幾種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黃豆的關係其實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鹽…要吃就是最純正的豆腐。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來上一盤魚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遺憾的是,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卻難以保證。

2.雞蛋干。

它的口感與豆腐很像,多數卻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水、鹽等製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的人群,應盡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來香甜滑順,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其實,杏仁豆腐里也沒有黃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沒想到還能幫我們遠離心血管病和癌源,這豆腐塊雖小,但作用大著呢!搭配得當還能功效翻倍!

趕緊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離疾病都遠遠的~

GIF/12K

常喝豆腐湯,不勞醫生開處方

愛吃豆腐塊,十年老病好得快

——國醫大師健康

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道,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激活,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食結構:

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於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還有眾多活性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搭配對,豆腐功效翻倍!

1.加香蕉

鈣能更好吸收!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幫助豆腐里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里營養的吸收。

2.加牛奶

蛋白更多人更強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相互補充。絕對不是一些謠言所說的什麼同吃相剋。

3.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口感也好,特別適合小孩、老人吃。

4.加海帶紫菜

防動脈硬化不缺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5.放青菜、木耳

更防病

豆腐唯一的缺點就是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6.配點肉

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

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注意:這些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別吃錯了

下面這幾種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黃豆的關係其實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鹽…要吃就是最純正的豆腐。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來上一盤魚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遺憾的是,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卻難以保證。

2.雞蛋干。

它的口感與豆腐很像,多數卻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水、鹽等製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的人群,應盡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來香甜滑順,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其實,杏仁豆腐里也沒有黃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沒想到還能幫我們遠離心血管病和癌源,這豆腐塊雖小,但作用大著呢!搭配得當還能功效翻倍!

趕緊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離疾病都遠遠的~

GIF/12K

常喝豆腐湯,不勞醫生開處方

愛吃豆腐塊,十年老病好得快

——國醫大師健康

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道,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激活,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食結構:

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於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還有眾多活性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搭配對,豆腐功效翻倍!

1.加香蕉

鈣能更好吸收!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幫助豆腐里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里營養的吸收。

2.加牛奶

蛋白更多人更強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相互補充。絕對不是一些謠言所說的什麼同吃相剋。

3.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口感也好,特別適合小孩、老人吃。

4.加海帶紫菜

防動脈硬化不缺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5.放青菜、木耳

更防病

豆腐唯一的缺點就是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6.配點肉

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

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注意:這些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別吃錯了

下面這幾種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黃豆的關係其實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鹽…要吃就是最純正的豆腐。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來上一盤魚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遺憾的是,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卻難以保證。

2.雞蛋干。

它的口感與豆腐很像,多數卻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水、鹽等製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的人群,應盡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來香甜滑順,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其實,杏仁豆腐里也沒有黃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沒想到還能幫我們遠離心血管病和癌源,這豆腐塊雖小,但作用大著呢!搭配得當還能功效翻倍!

趕緊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離疾病都遠遠的~

GIF/12K

常喝豆腐湯,不勞醫生開處方

愛吃豆腐塊,十年老病好得快

——國醫大師健康

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道,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激活,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適合現代人的飲食結構:

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於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代謝,預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還有眾多活性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搭配對,豆腐功效翻倍!

1.加香蕉

鈣能更好吸收!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幫助豆腐里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里營養的吸收。

2.加牛奶

蛋白更多人更強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相互補充。絕對不是一些謠言所說的什麼同吃相剋。

3.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肴,口感也好,特別適合小孩、老人吃。

4.加海帶紫菜

防動脈硬化不缺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

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5.放青菜、木耳

更防病

豆腐唯一的缺點就是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6.配點肉

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

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

注意:這些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別吃錯了

下面這幾種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黃豆的關係其實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鹽…要吃就是最純正的豆腐。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來上一盤魚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遺憾的是,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卻難以保證。

2.雞蛋干。

它的口感與豆腐很像,多數卻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水、鹽等製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的人群,應盡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來香甜滑順,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其實,杏仁豆腐里也沒有黃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沒想到還能幫我們遠離心血管病和癌源,這豆腐塊雖小,但作用大著呢!搭配得當還能功效翻倍!

趕緊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離疾病都遠遠的~

覺得不錯

記得底部隨手點贊喲

文末福利

此刻幾萬人都在閱讀的3條精選

國醫大師健康(ID:gydsys)編髮,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抄襲。本文方法使用遵醫囑,商務微信: xieyubin15 謝經理。內容合作後台發送「授權」。

覺得不錯,請點「

GIF/20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大師健康 的精彩文章:

當心「秋老虎」咬人,5大妙招教你健康養生之道!
老人要高壽,70 79歲這10年至關重要!這10年每天記住「十個一」!
立秋!無論老少必須養好此處!秋冬全家不生病的秘訣竟如此簡單~
太牛了,什麼都能免費查!一旦擁有別無所求~覆蓋99%人群
早上起床黃金10分鐘,做對了多活10年!為了自己快打開收藏好

TAG:國醫大師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2000多年前一種傳統食物,竟成了國外美食界的神話……
我們4000年前就在吃的豆腐,竟成了外國人的抗癌高手!
孔子生氣說的1句髒話,2500年後,竟成了所有老師的口頭禪
我國這個5A景區,竟成了韓國人的「後花園」,來了還給補貼1000塊錢!
41個人建了一個國家,兩百多年後,這個國家竟成了世界第一
曾放棄266億,只為換取這78名戰犯,50年後竟成世界強國
一個讓中國陷入300年黑暗的罪人,如今竟成了英雄?
05後們的穿搭竟成為00後們的標杆,這樣的05後看起來真心潮
孔子生氣對弟子說的1句髒話,2500年後,竟成老師的口頭禪!
韓國模特一個月瘦到46公斤,身高1米78的她如今竟成了這樣
絕地求生:0.45子彈竟成最稀有?最後一種子彈30萬玩家沒見過!
ins竟成線上黑市?死人頭被當「藝術品」販賣,2000塊一顆我都嚇哭了…
上古時2幅神秘圖案,竟成世界未解之謎,5000年來無人看明白
一小孩5歲封王,9歲被賜死,死前留下7個字,竟成了千古名句
毀童年!天津80、90後的動畫片,長大竟成了這樣!
魏延含恨而死,臨死前大喊四個字,不料竟成為2000年後的流行語
從5288到1299,三星老機皇竟成了千元機!除了這一點都很好!
600多年前朱元璋寫的罵人詩,竟成了今日的網路爆詞!
這個小孩5歲封王10歲被賜死,臨死前留7字遺言,竟成千古名句!
他是三國大將因逃難至此,沒想到200年後,其後代竟成了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