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宣宗:從今天起,太監也得讀書!這下明朝有事兒做了!

明宣宗:從今天起,太監也得讀書!這下明朝有事兒做了!

上次我們說到了太監的修鍊,今天我們來說說太監參政的問題。

宦官參政帶來的惡果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最有名的是趙高,最凶的是唐朝。但奇怪的是,明朝有位皇帝卻主動要求宦官參與政治。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看似荒誕的背後的秘密。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宣宗在歷史上評價不錯,和他父親開創了仁宣盛世。但有一件事卻被後人所詬——教太監讀書。

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突然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可他不會想到,這次文化啟蒙運動不但掃掉了太監們的文盲,也掃掉了阻擋他們進入政壇的最後一道障礙。

嚴嵩讀書

很多人認為,朱瞻基的這一措施確實是錯誤的,但其本意不過是要這些太監們學點文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企圖。

真的是這樣嗎?

人做事都有一定的原因。在我看來,朱瞻基是故意的。

這位皇帝厚道,卻不蠢,他的這一舉措帶有政治目的。

以往人們心中的太監形象就是如此,只要一提到太監,就會和壞蛋聯繫起來。但我們往往過於關注那些所謂忠臣們的行為,卻很少發現這些大臣們的可怕之處。

就好像皇帝和大臣各站在繩子的兩邊不斷的拔河,朱元璋是優秀運動員,他活著的時候,沒有人能拔得過他。他的兒子朱棣也是運動健將,雖然設立了內閣,但還是能夠掌握主動權。

到了朱瞻基,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文官集團十分之強大,連皇帝也奈何他們不得。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皇帝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沒有人能夠管得了。可是實際上,明朝的皇帝是不容易當的。那些大臣們就像一群蒼蠅,不但要向你提意見,甚至有時候還會挖苦你,諷刺你,你還不能把他怎麼樣。

繩子那一頭是一股極其龐大的力量,那些在我們看來無比正直的大臣們有著充分的力量控制朝政,他們有學識,有謀略,有辦事能力,有很多的同門、同事。

而繩子的這一頭,只有皇帝一個人。

明宣宗朱瞻基圖

在太祖皇帝死去二十年後,繩子失去了平衡,內閣集團變得更強大,皇帝一個人就要支撐不住了。這樣下去,他將被大臣們任意擺布。

苦苦支撐的朱瞻基一步步地被拉了過去,正在這時,他看見旁邊站著一個人,於是他對這個人說:「你來,和我一起拔!」

從此這個人就參加了拔河,並成為這場遊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太監。

相信現在大家已經理解了皇帝的痛苦,他並非無所不能,他也要求人,大臣們飽讀詩書,卻並不那麼聽話,而要制衡這些不聽話的人,皇帝能夠選擇的只有太監。

太監真的都是壞人嗎?

我們往往誤解太監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很多自幼和太監一起成長的皇帝是把太監當成自己的親人的,換了你是皇帝,你到底是喜歡一個從小到大無話不說,十分聽話的玩伴,還是那些表情嚴肅,經常批評自己的大臣?

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選擇前者。

魏忠賢圖

如果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必為王振受到的寵愛而吃驚,也不需要為劉瑾魏忠賢等人的專權而憤憤不平。

因為他們的出現是明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必然。

而且綜觀整個明代,壞太監很多,好太監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無論太監如何猖獗,都無法危及皇帝本人的地位。當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清兵入關,明朝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袁崇煥到底是忠是奸?細數其「五宗罪」!
明朝陳友諒為什麼敗給了朱元璋,他和朱元璋的區別是什麼?
朱元璋做的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導致20萬人被餓死,明朝因此滅亡
如果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明朝,和西方交戰還會被打的那麼慘?歷史也許會被改寫!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明是上海名字最好聽的景點,卻偏偏有人覺得讀起來像「白痴」
從哪一刻開始你覺得讀書是有用的?
哪個瞬間,你覺得讀書真的有用?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讀書真有用?
蔣欣現在太瘦了吧,怪不得讀者喊話,肯定胖不回去了
有沒有哪一個瞬間,你突然覺得讀書有用?
哪一個瞬間,會讓你覺得讀書很有用?
這些瞬間有沒有讓你覺得讀書真的很有用?網友:還好我沒錯過此文章,感謝知識的力量!
你在哪個瞬間覺得讀書有用?他用英語跟我表白,我聽不懂
只有260個字的《心經》,你可能讀過,但不見得讀懂過?
當你不如意、消沉了,記得讀讀這個
越沒本事,越覺得讀書無用,北大才女的演講,看哭了許多家長
劉強東圈內大佬飯局曝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讀書有用?
關於「博士值不值得讀」,也許你可以看看他們的回答……
哪個瞬間你覺得讀書重要?
禪語:能打開任何人心結的一段話,每天記得讀一遍!
劉強東圈內的大佬飯局: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讀書有用?
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記得讀一下科比這句名言,你會堅持到成功
七本值得讀三遍以上的網路小說,讀者:好書不應被埋沒
老井寫了那麼多文章,自己覺得這一篇最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