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為何「百病生於氣」

「百病生於氣」載於《素問·舉痛論》,原文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以上九種氣機失調的形式被統稱為九氣為病,旨在說明許多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臟腑經脈氣機失調所致,正如張介賓《類經·疾病類》所說:「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生,故百病皆生於氣。」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其功能主要表現在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等方面,而氣的運動又是臟腑經絡組織功能活動的體現。氣布散全身,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運動不息,不斷地推動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外感六淫、內傷情志、過度勞傷等因素均可導致氣機失常,引起臟腑經脈功能的紊亂,從而發生諸多病證,因而氣的運動失常是很多病證發生的內在機理。

氣運動失常的表現形式

《內經》將氣的運動失常主要歸納為以下兩種形式:一是氣虛,二是氣機失調,具體分析如下:

氣虛

氣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氣的化源不足,如稟賦不足,先天精氣匱乏;脾胃虛弱,納運失常,水谷精氣虧虛;肺之功能減弱,吸入清氣減少,致使氣的生化乏源。二是氣的消耗太過,如後天調養失宜,邪氣傷正,久病重病消耗等。此外,勞耗太過,致喘息汗出而消耗精氣,如「勞則氣耗」。

氣機失調

氣機失調是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在疾病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影響,或臟腑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運行不暢或升降出入運動失去協調。氣機失調在《內經》中的表現主要有氣機郁滯、氣機逆亂、氣機下陷和氣機閉阻等方面。

氣機郁滯指氣的運行不暢,或停滯瘀阻的病理狀態。氣機郁滯多因情志不遂而臟氣不舒所致,以全身氣機不暢或局部氣機郁阻為特徵。因氣機郁滯所在部位不同,其證候表現各具特點,但臨床總以脹悶疼痛為主。

氣機逆亂「逆」之含義有二:一是方向相反,現在中醫界認為以不降反升或上升太過稱上逆。二是抵觸不順妄行稱逆亂。《內經》所論氣機逆亂,既有全身陰陽、清濁、營衛之氣運行逆亂,也包括臟腑經絡之氣妄行反作,如《素問·舉痛論》所言「怒則氣上」當屬臟腑氣機上逆之類。氣機上逆,指氣的上升運動太過或下降運動不及的病理狀態,如肺、胃之氣宜降卻易升而上逆,肝氣宜升卻易升發太過而沖逆。另外,若因致病因素干擾人體,影響人體之「神」,則會出現臟腑氣機逆亂,氣血運行失常,即「驚則氣亂」,使心失所養,神無所依,從而產生「氣亂」的病證。

氣機下陷指氣下降運動太過或上升運動不及的病理狀態,多由氣虛病變發展而來。氣陷以脾、腎兩臟為常見,如「恐則氣下」,腎虛不足封藏失職,而出現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病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清氣在下,則生飱泄」也是脾氣下陷所產生的病證。

氣機閉阻指全身氣機閉郁或重要臟腑氣機閉塞不行的病理狀態。輕者昏厥呈一過性,重者多以突然意識喪失、呼吸窒息、二便不通或四肢厥逆為特徵。《內經》所論的暴厥、薄厥、屍厥、大厥即是以陰陽氣血逆亂閉阻不行為其病機,其證尤甚於「思則氣結」,與氣機逆亂有密切聯繫。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氣機失調與情志疾病

此外,需要特殊說明的是,《素問·舉痛論》所論述的「九氣為病」中,由情志因素引起的有六種,由此可見情志致病的廣泛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可見,情志活動是以五臟氣機活動的外在表現。一般情況下,情志活動是人體正常生理表現,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持續的情志刺激,超過人體自身的調控能力,才會使人體氣機運行紊亂,導致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且直接傷害內臟,即所謂七情內傷,同時不良情志活動可造成衛外御邪和抗病康復能力的降低,不僅可引起疾病發生,也可使病情惡化加劇,在許多疾病過程中,常有因患者情誌異常波動而使病情加重。可見,情志因素是導致人體疾病的重要因素,且其致病機理的關鍵在於擾亂人體的氣機。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也可以採用調理氣機的方法來治療情志疾病。以下就是通過調理氣機來治療情志疾病的二則醫案。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怒則氣上案

丹溪治一婦人,年十九歲,氣實多怒不發,忽一日大發叫而欲厥,蓋痰閉於上,火起於下,上沖故也。與香附末五錢,甘草三錢,川芎七錢,童便、薑汁煎。又與青黛、人中白、香附末為丸,稍愈,後大吐乃安。復以導痰湯加姜炒黃連??當歸龍薈九。(《古今醫案按》)

此因郁怒傷肝,氣火上逆所引起的厥證,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丹溪治以疏肝降火豁痰,則氣火下行而病緩解。

思則氣結案

一女新嫁後,其夫經商二年不歸,因不食,困卧如痴,無他病,多向里床坐。丹溪診之,肝脈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氣結於脾,葯難獨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脾主思,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怒屬肝木,木能克土,怒則氣升發而沖開脾氣矣。其父掌其面,呵責之,號泣大怒,至三時許,令慰解之,與葯一服,即索粥食矣。朱曰:思氣雖解,必得喜,庶不再結。乃詐以夫有書,旦夕且歸。後三月,夫果歸而愈。(《古今醫案按》)

中醫《內經》論「百病生於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悲勝怒」、「恐勝喜」,即中醫所說的「以情生情」療法。而「以情生情」療法之所以奏效的根本原因,除了情志歸屬五行、五行之間存在相剋的機制、根據情志五行相剋而治的原因外,其最根本原因,是利用情志對人體氣機的影響,進而通過氣機的改變而治療情志疾病。以情志相勝取效,在古代醫案中有不少記載,是治療情志病變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心理療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干祖望:從臟腑論治突發性耳聾
干祖望治療慢性鼻炎經驗分享
吃粗糧不是越多越好,食「粗」也有學問
瘦人如何健壯起來
車前子可緩解痛風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論百病生於氣
百病生於氣
博經堂: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足,百病除」
黃帝內經:百病源於堵
黃帝內經:百病生於氣,那麼「氣」有哪些病理變化
百病皆生於氣!
中醫刮痧治百病
老中醫警告:濕氣重,百病生!
中醫養生!百病皆因「痰」作祟,中醫祛「痰」有妙招
《黃帝內經》:「百病生於氣」,氣亂則心亂,如何以靜養「氣」?
穴位經絡祛百病:中封穴治療腰痛、內踝腫痛
「人之百病莫大於中風」解讀腦卒中的真相
濕氣過重百病生,老中醫教你趕走體內濕氣
穴位經絡祛百病:中髎穴治療腰痛
上海劉一仁《病因賦》:百病皆生於六氣,諸症莫逃乎四因
穴位經絡祛百病:勞宮穴治療中風昏迷、心痛
黃帝內經:氣血平衡,百病不侵;中醫教你判斷氣血充足的10大方法
【百病養生】慢性咽炎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
氣血不足百病生,老中醫總結快速補足氣血,中醫養生葯膳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