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淞滬會戰80周年:極無奈的「戰略殉於政略」

淞滬會戰80周年:極無奈的「戰略殉於政略」

圖註:淞滬會戰中,日軍進行巷戰

淞滬會戰是中日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大型會戰,且由中國方面主動發起。當時國民政府為何選定上海與日軍開戰,又不斷擴大戰爭規模,以至於戰事延長至三個月之久呢?

文 | 楊津濤

七七事變後,日本不斷從朝鮮、本土向華北增兵,當中國駐屯軍改編為華北方面軍時,總兵力已有8個師團,這還不包括原駐屯軍混成旅團和加入察哈爾作戰的兩個關東軍獨立混成旅團。

華北地區以平原為主,交通便利,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協同行動,日本計劃在華北「以挫敗敵之戰鬥意志,獲取結束戰局的時機為目的。」也就是說,日軍意圖在此同中國軍隊決戰,迫使國民政府屈服。

面對強敵,中國在華北幾乎無力應對。

首先,華北軍隊掌握在宋哲元、閻錫山、韓復榘等軍閥手中,國民政府無法統一籌措防務。1937年初,國民政府才被允許派員進入華北考察陣地;直至七七事變前夕,冀察、晉綏、山東一帶的國防工事才草草完工。

其次,軍令不統一使國民政府無法指揮各軍協調作戰。七七事變後,中央軍北上,竟被宋哲元要求從冀南「稍為後退」,無從捕捉戰機。

因此蔣介石必須在華北之外,開闢一個能由自己全權指揮的第二戰場,分散日軍攻勢。

淞滬會戰結束後,蔣介石曾在開封軍事會議上說明戰略意圖:

「我們此次為什麼要在上海作戰呢?就是要打破敵人的戰略,使他們不能按照預定計劃,集中兵力侵略我們華北。」

選擇上海開闢第二戰場,有諸多原因。

一者,上海作為全國經濟和金融中心,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通商港口,掃蕩這裡的日軍,對於保衛江浙、南京,都有重要意義。

蔣介石親自審定的《第三戰區作戰指導計劃》中說道:

「該戰區以掃蕩上海敵軍根據地,並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陸取包圍行動之敵,以達成鞏固首都及經濟策源地,為作戰指導之基本原則。」

二者,在國防準備與地理環境上,淞滬地區也有利於中國。

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區,乃是國民政府統治的核心區域,部署在這裡的大都為服從軍令的中央軍。同時,在上海、南京間,陸上構築有吳福、錫澄等數道防線,水上有以長江中下游為主的江防。

這裡的地理環境,如陳誠之分析:

「就全國地形言,如當時在黃河流域與敵作戰,殊不若在長江流域,利用湖沼山地,較為有利也。」因為「河流縱橫、湖沼密布、地形複雜的江南,對日本機械化部隊的運動不便」。

圖註:1937年8月8日,日軍經由正陽門進入北平內城

蔣介石預定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但並不幻想憑軍事實力戰勝日本。

從當時兩國的軍事實力看,中國兵力約為200萬,日本約為448萬(199萬可立即動員);中國海軍總噸位6.8萬噸,日本190萬噸;中國空軍有飛機314架,日本則有4180架。

在軍事工業上,中國僅能製造一些輕武器,重武器、飛機、軍艦都必須進口;而日本有能力生產所需的幾乎全部武器。

在指揮層面,日本早在1873年就實行徵兵制,軍令統一;中國遲至1936年,才改募兵製為徵兵制,各地軍閥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調度。

略言之,中國軍隊無論是在人數,還是裝備、指揮上,都與日軍有著極大差距。故此,針對上海戰事,蔣介石更期待的是戰事國際化,進而引來國際調停。

對於這個想法,蔣介石並不掩飾。

龍雲回憶,一次宴會上,汪精衛問蔣介石:「這次中日戰爭發生在北方,怎麼上海也打起來了?如此豈不成了兩個戰場,我們的兵力夠使用嗎?」蔣回答:「在北方打仗,國際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個國際市場,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國際注意。」蔣介石判斷,「國軍如能在上海多保衛一二個月,將可引起國際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應不惜犧牲,儘力固守上海。」

戰役初期,中國軍隊依賴數量上的優勢,一度取得不錯的戰果。當蔣介石得知英、美、法三國有意將上海劃為中立區,讓中日軍隊一起撤出上海的消息時,遂命令前方停止進攻。蔣頗為樂觀地估計,「敵或有退卻可能」「英國提議調解,可運用之,使倭得轉圜離滬,以恢復我經濟策源地乎?」但不久這種期望就破滅了——日本政府拒絕英國調停,蔣「憂心倍增」。

為等待調停,蔣介石先後三次下令停戰,但均無結果。蔣曾通過英國記者,對外釋放空氣:「國際間對於現時中日兩國不宣而戰之戰爭,有干涉之必要。」「此種國際干涉,非完全為中國,實為謀國際整個之安全。」

在國際干涉遲遲未至的情況下,蔣介石也曾寄望於通過不斷擴大戰事,來使戰事國際化。

到戰爭後期,日軍持續向上海增兵,中國陷於不利境地。張發奎、白崇禧等將領建議撤退,利用已構築的吳福等防線逐步消耗日軍。10月25日,大場失守,中國軍隊原有陣地失去屏障,只有向西後撤一途。

11月1日晚,蔣介石突然召開軍事會議,對白崇禧、顧祝同等先說了「八一三以來作戰概要和國際上的反應,並對前線官兵英勇戰鬥作了表揚鼓勵」。隨後發布命令,「根據外交部意見,九國公約會議將於十一月三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這次會議對我國命運關係甚大,要求各部隊盡最大努力,在上海至少再堅持兩個星期,以便在國際上獲得同情與支持。」

由是戰爭持續至11月8日,確定調停無望後,蔣介石才下令西撤。

陳誠後來總結淞滬會戰,認為最大的教訓乃是「戰略殉於政略」

「這次戰爭戰略受政略影響極大,乃是國家的不幸,並不是國家的錯誤。因為我國本身準備不足,要希望人家援助的關係」。

因淞滬會戰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軍隊在上海損失慘重,官兵傷亡30餘萬。但通過淞滬會戰,中國達到了打亂日軍作戰計劃,牽制華北日軍的戰略目標。日本被迫從華北抽調2個半師團到上海,使中國在山西獲得了充裕的備戰時間。陳誠認為,這使「在山西之敵軍,始終不能西越黃河一步,此實為我戰略上之最大之成功。」

圖註:淞滬會戰中的國軍機槍陣地

注釋

徐勇:《日本侵華既定戰略進攻方向考察》,《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3期;黃道炫:《淞滬戰役的戰略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2期;蔣介石:《抗戰檢討與必勝要訣》,《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五;張冬梅、許述:《淞滬會戰擴大原因探析》,《理論界》2013年第9期;黃自進《蔣介石與日本》,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第270—272頁;龍云:《抗戰前後我的幾點回憶》,《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47輯,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頁;楊奎松:《七七事變後蔣介石的和戰抉擇》,《紀念七七事變爆發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5頁;史說:《八一三淞滬抗戰記》,《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98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訪美旋風,其核心目標並未達成 | 短史記
所謂「海城地震被成功預報」,只是假象 | 短史記
宋美齡訪美旋風,其核心目標並未達成
抗戰大內遷與冰心的席夢思床墊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戰略服從政略,軍事無非是政治的另一種繼續
掌故 | 諸葛亮在武陵的「政略」
不懂政略的吳佩孚:玉帥本色是書生,對奉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