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字似篆似隸、篆隸相兼,被他臨得美死了

這字似篆似隸、篆隸相兼,被他臨得美死了

這塊碑就是《祀三公山碑》,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 東漢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在今河北省元氏縣西北三十里封龍山上。

《祀三公山碑》是極有學術價值的碑刻,它在書法上最大的特點,是篆隸相兼,結體介於篆、隸之間。它把大部分篆的弧形掰直,而又沒有明顯的蠶頭燕尾。而這,正是篆刻的常用方法。

龔望先生在1968年曾通臨此碑,並在落款中說明臨寫的要點,很有意義。

下面就來看看龔老先生的《祀三公山碑》臨本:

龔望先生在落款中說:楊淮表、石門頌、大三公、裴岑、 戚伯著等,皆隸之最精者,然必熟於兩京印篆,然後作此,氣息方濃,否則必枯燥無味。

這是龔望先生自己的領會,算是一家之言,但有個道理是大家通用的:學書必須廣開眼界,若就某碑寫某碑,就某家寫某家,一定會越寫越淡,豐富不起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空間 的精彩文章:

寫好字,這10本法帖你離不了!
2017年練書法專用資料目錄>>
乾貨分享:盧中南硬筆書法《楷書5000常用字》字帖
徐悲鴻、黃賓虹、關山月、李可染、吳冠中、楊之光、劉大為、陸儼少等名家作品欣賞

TAG:書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