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朝奉郎通判建昌軍事賜魚袋任哲作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GIF/889K
【[達磨大師血脈論序][右朝奉郎通判建昌軍事賜魚袋任哲作]】
[達磨大師血脈論序]
這個「血脈」就是《一脈的傳承》。
從佛陀傳到他,那麼他就傳下來,叫做「血脈」。「論序」。
[右]「右」的上面加:【南宋】。知道說這個是【南宋人】,寫的一個「序文」。
「南宋右」,當然《右是對左》來講的。
[朝奉郎]
這個「朝奉郎」它是個官名,沒有一定的職務,但是他是要定期的朝見皇帝,叫做
「朝奉郎」。就是有固定的時間要覲見皇帝的。
然後[通判]「通判」也是(官名)。
這個「通判」就是(輔助知府的)。
如果以今天的地位來講的話,這個「府」是很大了。
譬如說台北市有市長,就相當於(副市長】一樣的地位。
如果高雄市有市長的話,他就是(副市長)。
比這個「府、知府大人」,還次一等的官位,「通判」。
那麼「建昌」這個是地方,[建昌軍事]這是負責(江西奉新縣)。
負責(江西奉新縣的軍事)。
這個「朝奉郎跟通判」,不止負責這個「軍事」而已,他還掌理這個錢財、穀物,
還有這個訴訟,他是負責軍事方面的。
「建昌軍事」,也就是負責(江西奉新縣軍事)方面的。
[賜]那就是《皇上》知道這個官位不小,就「賜」給什麼?
「緋」是《衣》的意思。「緋衣」就是《紅色的衣服,是一種紅袍》。
如果我們看過這個歌仔戲的話,當官的人一出來,就穿著紅袍。
[魚袋]「魚袋」就是《銀色的袋》。就像魚的鱗片一樣,銀色的魚片這種袋。
我們了解他們在腰部裡面,他都有那個「袋」,用在腰部。
就是說,皇帝是「賜。給他們紅色的衣袍,還有銀色的這個袋、袋子。
叫做[任哲作]
「任哲」是個《人的名字》。
這整句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序文」,是一個做官的人所寫的「序文」。
達磨大師,《一脈相承》的這個「血脈」,這個「論」的「序文」。
是【南宋右朝奉郎】,是古時候的官名,有定期朝見皇帝,他沒有固定的職位。
「通判」也就是等於《次知府,輔助知府》,他負責《江西方面的軍事》。
皇上賜給他紅色的這個袍衣,然後是銀色的袋子。
有一個人叫做「任哲」作的。
[原人之心,]我們《一般眾生的心》,[皆具佛性。]
「泛」就是《廣泛》的意思,或者是《廣博》。
[泛觀諸家禪說,一切經文,][原其至當之理,]
這個「原」不能解釋作(原來)。要解釋作【探究】,探究它「至當之理」。
「至」就是《最》。
「當」就是《恰當之理》。
[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來真佛。]
「性」就是《自性》。
(我們廣泛的來觀察一切﹑談到禪學的思想,諸家的禪說,以及一切的經文上)。
如果我們來【探究它】最恰當的道理,都不能離開,而不去談論自己《本性》當中,
本來的《真佛》,這個才是最恰當的地方。
[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蓋謂自己真佛,]也就是《本性的佛》。[不出一性之中。]
這個「一性」就是《當下一念寂滅的心性》。
因為「性」,它不屬於《有為》;但是也不能離開《有為》。它當下與《畢竟空性》
相應,但是又《運作》得清清楚楚。
它的《用》顯現在《見聞覺知》,而《見聞覺知》當下就是《寂滅的心性》。
都是同一個《心性》。
不出《當下一念,寂滅的心性》。
簡單說,我們在日常的《見聞覺知》當中去《體悟》到這一顆《空性寂滅的心性》
我們就真正的了解了《佛法》。
[人人不自委信,]「委信」就是《確實的相信》。
正因為每一個人不自己相信,不能夠確實的相信《自己的佛性》。[所以向外馳求。]
「馳」就是《賓士》。
「求」就是《追求》。
(我來求道啊、我來求成佛啊!)
他把這個《真理》,(用一種觀念來假設,然後去追求它),就變成了《對立》。
又變成了《能所》。
這個(不能成就佛道的,永遠不能成就佛道的)。
【他不能迴光返照,放下當下一切《見、聞、覺、知》的一切《分別跟執著心》】
所以永遠是做(凡夫),「向外馳求」,這就錯了!
[將謂自性真佛外,更有別佛。]
「將」就是《而且》。
「將謂」就是《而且說》。
而且說我們的《自性真佛》以外;還有一個(佛),變成(兩個佛)。
(以佛來追求佛),用這個「真性的佛」,來找另外一個(佛)。
[故諸佛、諸祖師說法,要人省悟自己本來真佛,]也就是《直下承擔》,你就是《佛》。
只要你《悟》,你就是《佛》。
男人《悟》,男人《佛》。
女孩子《悟》,她還是《佛》。
《佛》(沒有男女相),只要《悟》了,他就《徹底的解脫》。
不一定說是(大丈夫)才能解脫。
自古以來《開悟》的女眾,多得不計其數。
佛在世的時候,也不知多少的(比丘尼)證阿羅漢果。
男眾也不一定贏女眾,看我們肯不肯用功!
[不假外求。]
「假」就是《憑藉》。
你(不必借著向外追求來的),永遠《不是自己本來的財富》。
《向外追求名﹑求利,向外追求這個官位,向外追求這個,一切的五欲六塵》這統統
《不能見性》。
「不憑藉外求」。
[又緣種種法語,泛濫不一,]
「法語泛濫」,「泛濫」的意思本來是說,(江河、湖泊的水,然後漫溢出來)。
這個「漫」就是《傲慢的慢的心除掉》。
「溢」就是《漫溢出來》。江河、湖泊的水,漫溢出來。
這比喻《思想眾多》,而擴散了、漫布。
意思就是說,「又緣種種的法語」,「泛濫不一」
因為一個人(沒有見性),他也可以(寫一大堆的著作、批註)。
(他不見性)他用(世間的語言結果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看這些不見性人的著作)
結果《鞏固了自己的思想,我們的思惟模型被受到影響了》。
後來遇到《真正見性的人》他就摸不清楚了,《見性的人寫的著作》他完全看不懂。
(一般人投其所好),(意識心的東西)他看得懂。
要真《見性的法》他看不懂,為什麼?
《見性的法》是《內證》的東西。
(他沒有自內證),他完全不能體悟到《開悟那種境界》是什麼?
《明心見性》是什麼境界,他搞不清楚的!
因為他一開始接觸,(不是接觸正統的佛法),有時候還《誹謗見性法門》。
所以「又緣種種的法語,泛濫不一」。
[轉使學人惑亂本性,]
使我們(有因緣際會)了解《本性》,現在卻「亂」了,「亂」了陣腳。
[無悟入處。]
最主要的就是說指導的人,《碰不到善知識》,整個就被「亂」掉了,就誤導了。
「無悟入處」,沒有機會,因為《理論錯誤》!對不對?
「法語泛濫」,到處這邊看、那邊看,看了以後,反而更糟糕!
[惟有《達磨血脈論》,並《黃檗傳心法要》二說,][最為至論,]
「至論」就是《最究竟的理論》。這兩本我們都有,是不是啊?
《達磨血脈論》《黃檗禪師的心要》,我們後面也有。
「最為至論」。[可以即證自己佛性,使人易曉。]
「易」就是《容易》。
「曉」就是《明了》。
《使人容易明了》。
[比之求師訪道,]
我們一個人,「求師」是為什麼?
他想要《解脫》嘛!
如果我們把《達磨血脈論》好好的看。
《黃檗禪師的禪法》好好的看,比你出去外面東奔西跑、去「訪道」。
你當然想《解脫》,你才會去「求師訪道」啦!
還有啊,一天到晚在[鑽尋故紙,]
「鑽」就是《鑽研》。
「尋」就是探尋。
「故紙」《引申為傳世的古代書籍和文章》。意思就是《舊紙》的意思。
「故」就是《舊》。
比你去到處亂跑的「求師訪道」。以及整天在《文字相》裡面打轉的「鑽尋、鑽研」
「尋」就是《探尋》。
比「鑽尋」這些《文字相》上的經典好得多!
還有,[坐禪行腳,]
拚命的「坐禪」、拚命的「行腳」,累了老半天,為什麼?
只想了解一個《本性》,弄了老半天,自己累得半死。
(去參的人也並不一定對)。
講這個禪學方面的,有一個行腳的人去參,每次他師父就是說:『佛性如虛空。』
這個禪師一聽到:這個(不見性的人),『佛性怎麼如虛空』?
《虛空是色法》的一種。它是存在一個(沒有生命的)一個比喻,
那裡跟『佛性』一樣呢?
就呵叱了,完全(不見性的人),才會講『佛性如虛空』。【用比喻倒是還可以】。
但是說(佛性就是虛空),那就更糟糕了,更糟糕!是不是啊?
這個就是(不見性的人),亂講!參又參錯了。
如果這個觀念卡住了,以後你就講:(佛性如虛空)。
那為什麼『如虛空』呢?
認為它(包容一切的星球,包這個、包那個)
《佛性》那有(包來包去的)。
(有大包小)的話,那當然就不是《本性》了。
《本性》是《絕待》的東西,它《非大非小》,你(包)什麼東西呢?
用『虛空』來比喻,(是不恰當的,但是是沒有辦法的)。
雖不是很恰當,但是只有用它來比喻,比較接近而已。是不是?
『虛空』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怎麼是《佛性》呢?
所以說,一剛開始跟錯了(善知識),就很糟糕了,變成(惡師、惡知識了)!
你如果能夠看《達磨血脈論》、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這個是最《正確的理論、
最究竟的理論》。
你可以自己《證到自己的佛性》,也使人容易明了。
比你去「求師訪道,鑽研」這些「經典,去坐禪、行腳」。[枉費工夫,相去萬倍,]
「枉費」就是《耗費你的生命》。
「相去」就是《相差》。那是有「萬倍」的啊!
[此非小補。]
這個「補」就是《利益》的意思。
這個對一個修行人,「此」就是《達磨血脈論》。
這個《達磨血脈論》對於眾生的修行「不無小補,非無小補」。
「非小補」加一個字:「非」【無】。加一個【無】字更清楚。
「此」就是指《達磨血脈論》對於眾生「非無小補」。
這一部《達磨血脈論》對眾生「非無小補」。
「補」就是《利益》。這個太重要了!
[紹興]「紹興」就是《南宋高宗的年號》。
「紹興」十三年,[癸酉,]這個是年代。
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
[見獨老人任哲序。]
自己稱為見「獨老人」,然後「任哲序」。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點擊展開全文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27:找回內心的寧靜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26:學佛只要起步永不嫌遲
※【達磨四行觀】(10)[附:達磨大師碑頌][梁武帝蕭衍]
※【達磨四行觀】(9)【稱法行者:】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25:發好心便能過好日子
TAG: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
※宋故左中大夫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文安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姚公之墓
※金魚袋、不良帥、大案牘術?一文讀懂《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怪名詞
※《長安》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七事」之得與「金魚袋」之失
※趣文 | 古人的香奈兒與LV:唐代"金魚袋"最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