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才是魏國後期最出色的謀士

誰才是魏國後期最出色的謀士

在三國後期,有這麼一位名人,出生的時候,老爹已經70多歲了,然而聰明絕頂,從小就被認為可以和張良比肩的人物,第一次出征,只用了三個月,就攻滅了不可一世的蜀國,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功,卻選擇擁兵自立,這個人就是鍾會。

鍾會是哪裡人

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長葛,長葛位處中原,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發生,往往是為了爭奪人口和財富,這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尤為明顯,有史以來,第一場發生在長葛的著名戰爭,叫繻(讀 ru)葛之戰。

這是一次地方諸侯和中央政權之間的戰爭,東周初期,周天子威嚴開始下降,於是周桓王聯合其他小國,開始對諸侯中最強硬的鄭國出手,鄭莊公防守反擊,打敗了周桓王,此戰後,周王室的權威一落千丈,其他諸侯趁機崛起。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席捲全國,張角張氏三兄弟再加上大將波才、管亥、韓忠,圍攻左中郎將皇甫嵩,作為官軍三大主力之一,皇甫嵩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只能退守長葛。

其後地方民間義兵,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最拉風的就是曹操統帥的軍隊,其他還有劉備仨兄弟,孫堅等等,當然此時劉備仨還是打醬油的,孫堅也只是寄人籬下的將軍,一切還是原來的模樣。

繼續講鍾會,他的老爸,是位大人物,叫鍾繇,有名的大書法家,江湖尊稱楷書鼻祖,曹氏三朝元老,官拜尚書郎、黃門侍郎、司隸校尉、前軍師,建國後,歷任相國、廷尉、太尉、太傅,封定陵侯。

我們繼續說鍾會,這傢伙的出生很神奇,老爺子第一次聽到嬰兒啼哭的時候,已經74歲了,兩代人相差了70年,不要說古代,就是放在醫學昌盛的21世紀,也絕對可以上頭條。

鍾會的母親叫張昌蒲,書香門第,可惜父母雙亡,很早就進了老爺子的家門,鍾老爺子也是個高級知識分子,所以非常寵愛張氏,生下鍾會以後,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鍾繇大老婆孫氏就相當不高興,作為正室,地位相當於後宮的皇后,沒想到老爺子年紀一大把了,精力還這麼旺盛,為了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孫氏決定毒殺鍾會,可惜事情沒辦成,鍾會活了下來,孫氏也被廢了正室的名號。

可是,孫氏的靠山卞(讀 bian)太后從中阻撓,最後張昌蒲也沒被扶正,鍾繇只能讓另一位小妾賈氏做了老大。

此後沒過幾年,鍾繇就去世了,此時鐘會才五歲,母親張氏也沒什麼背景,孤兒寡母生活處境有點類似四世三公的袁紹,雖然有出生大家族的優越感,但是相對而言,對成功的渴望更強烈。

堪比張良的大謀士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這樣評價鍾會的:漢時良將後,幼作秘書郎。當世誇英俊,時人號子房。

簡單來說,就是長的英俊,而且聰明絕頂。

當然,把他比作輔佐劉邦建國的大謀士張良,這是對他才華最大的肯定,鍾會從小就是天才兒童,母親張昌蒲對小鐘的教育,也非常嚴格:

夫人性矜嚴,明於教訓。會雖童稚,勤見規誨。年四歲授《孝經》,七歲誦《論語》,八歲誦《詩》,十歲誦《尚書》,十一誦《易》,十二誦《春秋左氏傳》、《國語》,十三誦《周禮》、《禮記》,十四誦成侯《易記》,十五使入太學,問四方奇文異訓。--引自鍾會《母夫人張氏傳》

此後鍾會的仕途一帆風順,二十歲不到,就擔任秘書郎,這是專門為士族子弟設立的官職,相當於老曹時期的舉孝廉;23歲,擔任尚書郎;24歲,中書侍郎;29歲那年,就已經是高官厚祿,賜爵關內侯。

鍾會仕途的順利,另一個原因是和司馬家族的關係非常好,豪門大族之間,為了利益的交換,合作甚至通婚,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世說新語里講,鍾會在少年時期,就已經和司馬昭在一起玩耍,雖然司馬昭比他大了將近14歲。

我們在討論賈詡是不是三國第一謀士的時候,說過戰績是衡量謀士最直接的證據,這對謀士是一項非常高的要求,鍾會時期的司馬家族,就如同曹孟德時期,文臣武將,人才濟濟,但是此時鐘會的地位類似曹操時期的荀攸,總參謀長。

看三國演義,給人一種感覺,就是三國後期,人才凋零,為了調侃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原因很簡單,羅貫中老先生寫到最後,希望儘快收尾了,所以筆墨就沒有前期的多。

其實就政治鬥爭的慘烈程度,前期只是軍閥混戰,通過不斷的兼并,出現三家巨無霸,利用前期單個勢力無法比擬的,人力財力物力繼續混戰,直到最後出現寡頭、壟斷企業,這就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嚴格,小人物連上台的機會都沒有。

而鍾會最出彩的一次戰役,是鎮壓諸葛誕。

諸葛誕是諸葛亮的族弟,好像自從諸葛亮成名後,諸葛家族四處開花,有吳國的、蜀國的、魏國的,三國佔了個遍,就像找工作,哪家機會好去哪家,真正有危機感的,只有三家集團的大BOSS,如果失敗,就要傾家蕩產,這也是當初赤壁之戰前,曹操幾十萬軍隊壓境,孫權依然不願意投降的原因。

當然,這位諸葛誕也很厲害,官拜征東大將軍,曾經參與司馬師鎮壓毌(讀 wan)丘儉、文欽的叛亂,由於自己不是司馬家的嫡系,又與魏帝曹芳的親信夏侯玄關係很好,害怕成為司馬家族剿滅的下一個目標,於是先發制人,提前反叛,投降了吳國,作為回應,東吳右大司馬全琮的四個兒子率領大軍,前來接應。

而作為司馬昭的參謀長,鍾會在這一仗中,間諜戰運用的相當到位,大將出兵在外,家人,是作為人質必須留在京師的,但是全琮的倆孫子卻惹上了官司,為了逃罪,帶著家人連夜投降了魏國。

鍾會親自接待了他們,並讓他們以家人的名義,給作戰前線的全氏兄弟寫家書,敘說假情報,全氏兄弟為了避免被滅族,只能開城投降,少了外援,諸葛誕叛亂掙扎了一年,就被平息,此時另一邊的姜維見沒機會可乘,收拾收拾也回家了。

這裡有個特殊人物,得說一下,毌丘儉是曹魏後期,一名很重要的將領,而關於他的史料記錄里,最出彩的,就是兩次遠征高麗,第一次攻破高麗國都,第二次追著高麗國王打,此後高麗對魏、晉稱臣。

鍾會為什麼要謀反

公元262年,姜維最後一次北伐失敗,此時蜀國大軍並沒有回歸自己的戰區,主要將領也沒有回成都彙報工作,而是被姜維帶著在甘肅沓中這個地方待了下來。

由於連年北伐,蜀漢這點家底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姜維回京述職的結局,無外乎兩種:第一、被奪走兵權,變成普通老百姓;第二、政敵落井下石,被殺。於是姜維帶著部隊,躲起來,增加與中央的談判籌碼。

作為總參謀的鐘會,準確的掌握了這個情報,立即請求司馬昭出兵滅蜀,但是一直以來擁有親征傳統的司馬家族,這次卻將三軍統帥的位置讓給了鍾會,可能的原因,或是洛陽內部權力鬥爭達到高潮,魏帝以及一些老臣想要奪取,司馬昭必須鎮守中央;或是行動本身,危險係數太大。

公元263年八月,司馬昭發布大將軍令,出兵滅蜀,大軍分三路,鄧艾自狄道到沓中,牽制蜀國主力姜維大軍;雍州刺史諸葛緒從祁山出發駐軍武街,斷絕姜維的退路,鎮西將軍鍾會率領前將軍李輔、征蜀護軍胡烈等從駱谷進攻漢中。

由於姜維的主力在沓中,被老對手鄧艾牽制,姜維更下令,蜀軍放棄外圍,死守漢城和樂城,於是鍾會很輕鬆的進入蜀國腹心,自魏武帝曹操開始,幾代人沒有攻破的漢中,在鍾會手上成為現實。

鍾會先是斬首不服軍令的許褚之子許儀,樹立軍威,然後攻破蜀漢戰略重鎮漢城和樂城,得到大批軍需物資和金銀財寶,奪得漢中之後,鍾會繼續前進,進攻蜀國第二道防線劍閣。

此時,姜維金蟬脫殼,衝出包圍圈,和廖化合軍,死守劍閣。

同年十一月,鄧艾踏過天險,從天而降,進入綿竹,殺死諸葛瞻,逼迫劉禪開城投降,自劉備建國以來,40歲的蜀漢終於走到了盡頭,然而得到蜀國,又擁有近20萬部隊的鐘會,開始謀反自立,佔山為王。

對於此時的鐘會,仍然面臨著多重考驗:

首先,需要取得軍隊的絕對控制權,鍾會在行軍時,就咔嚓了名將許褚的兒子許儀,樹立初步軍威,其後由於沒有完成堵截姜維的任務,主將諸葛緒的兵權也被鍾會沒收了

其次,收降蜀國本土軍隊,在劉禪投降後不久,大勢已去的姜維也投降了鍾會。

最後,誅殺鄧艾,三路主力大軍,就鄧艾那一路奇兵超出了鍾會的預期,滅蜀之戰的功勞也被鄧艾分走了大半。

鄧艾此時已經是60多歲的老將,算是司馬家的死黨,攻破成都之後,以天子的名義,先行安撫蜀國百姓和官吏,本身這樣的行動,是特殊形式下,遵照的是東漢開國大臣鄧禹的做法。

但是在奪權篡位起家的,司馬昭看來,卻有那麼一絲的不尋常,鍾會再添油加醋一番後,鄧艾的謀反罪名落實,鍾會已經完全取得了三路大軍的控制權,然而,成功的前夜往往最為黑暗。

此時,鍾會的部隊里,有四股勢力,第一是以鍾會為主導的割據勢力;第二是以姜維為領導的復辟勢力,在老薑寫給劉禪的信里也證實了,姜維還在希望東山再起,復辟蜀國;第三是魏國軍隊中,不明真相的普通士兵;最後一股勢力,就是司馬家族留在軍隊中的暗哨。

與鄧艾這種百戰老將不同,鍾會是第一次帶兵打仗,統帥軍隊,沒有經歷過戰場上的腥風血雨,在勝利垂手可得的時候,鍾會放鬆了警惕,於是在最後一股勢力的煽動下,軍隊出現了叛亂,此後全軍陷入一片混亂。

鍾會是怎麼死的

最後,鍾會沒有贏,姜維也沒有贏,鄧艾更沒有贏,司馬昭贏了,不僅滅了蜀國,奪得了夢寐以求的人口、土地和財富,更消除了叛亂,以及潛在的隱患,一舉三得。在騷亂中,鍾會以及姜維、廖化,都被亂軍殺死,一代天才軍師,就此隕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鄉里說 的精彩文章:

滅了蜀國的大將,竟然是個農民!
誰才是兩宋三百年第一人?宋太祖岳飛都不如他!
西遊記中最苦逼的絕代魔頭是誰?
司馬懿真是忍辱負重、處心積慮謀奪曹魏江山嗎?
割須棄袍,奪船避箭,馬超為什麼在蜀國就牛不起來?

TAG:文化鄉里說 |

您可能感興趣

伐蜀戰爭的最後倖存者——魏國後期第一謀士衛瓘
細數魏國後期十大名將,比蜀國和吳國加起來還多,難怪能一統三國
趙雲不愧為一代名將,臨死前做一事,直接坑死魏國後期第一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