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和尚朱元璋何以在起義軍諸多將領中脫穎而出

小和尚朱元璋何以在起義軍諸多將領中脫穎而出

本文作者黃強

前一陣有電影《綉春刀》說了明代錦衣衛的飛魚服。穿戴飛魚服有兩種情況:一是賜服,二是錦衣衛制服。對於錦衣衛來說飛魚服是制服,而不是軍戎服飾。因為錦衣衛是侍衛、緝拿、偵查為職責,不需要在戰場拼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明代的軍戎之服。

明代軍戎服飾的形成是在與元代戰鬥中逐步完善的。元代腐敗的政治,蒙古政府對漢人、南人欺壓的加重和民族歧視,加劇了社會矛盾。元至正十一年(1352年)四月二十二日,汴梁大名十三路民夫15萬,廣州等地戍軍2萬,從黃陵岡南到白茅口、西到陽青村,開河280里,把黃河勒回舊道。韓山童派人四處散布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又暗地裡鑿了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石人,悄悄地埋在黃陵岡的路中,民工開挖時正好挖到,由此發動了推翻元朝統治的起義,因為起義軍頭上都包裹一塊紅布,稱為紅巾軍。

【圖1,朱元璋軍隊】

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小和尚朱元璋在至正十二年(1352)閏三月初一,來到濠州城下,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體格好,肯動腦,記憶強,有計謀,善決斷,不貪功,會用人,很快在戰鬥中脫穎而出。得到郭子興的倚重,一躍成為帶兵的官。郭子興時候,朱元璋成了元帥,領導郭子興舊部和他自己創立的親隨部隊。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領紅巾軍攻克江南重鎮應天路(今南京),改名應天府,應天府成為朱元璋的根據地。至正二十四年(龍鳳十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稱吳王,設置百官,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

【圖2,大將軍徐達】

原先朱元璋部隊的軍服並沒有統一,穿的五顏六色,只是用紅布做記號。交戰中,尤其是近戰,與對方廝殺在一起,很容易混淆,誤傷。做了吳王的朱元璋意識到統一軍服的重要性,此時開始規範部隊的軍服。將士戰襖、戰裙、戰旗一律用紅色,頭戴闊檐紅皮壯帽,插猛烈二字小旗。攻城時系拖地棉裙,箭矢不易射入。

雖然此時的朱元璋仍然隸屬於韓林兒,但是那只是名義的部屬,因為朱元璋勢力已經很強,具有了獨立性。韓林兒詐稱宋徽宗後人,至正十九年(1359)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宋,年號龍鳳。韓林兒的宋亡之後,朱元璋整合紅軍殘餘勢力,與湖北的徐壽輝、安徽的張士誠、浙東的方國珍,以及元軍作戰。

至正二十七年(1367)冬天,原有的紅軍勢力除了地處四川的夏國之外,都被朱元璋消滅了。非紅軍勢力的張士誠被消滅,方國珍投降。針對元軍的大軍兵分兩路,北面由徐達、常遇春率領北伐,南面由湯和、廖永忠率領,兵發福州,兩路大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江山一統指日可待。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應天登基稱帝,定國號明,年號洪武,是為洪武元年。以應天為京師。

建立大明王朝之後,朱元璋採取各種措施強化中央集權統治。中央機構設置最初沿襲元朝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發後,廢丞相不設,使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隸於皇帝,並且後代不得再置丞相。明初設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但是因為權力太大,同年廢除,改設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分掌全國各衛所,並使其與兵部分權。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兵之權而無出兵之令,軍權由此被分割。

【圖3,南京孝陵衛】

明代軍隊仿唐代府兵制,參照元代軍制,實行衛所制度。衛所遍布全國各地,大抵5600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千戶所,112人為一百戶所。南京東郊有地名孝陵衛,當年是拱衛朱元璋陵寢孝陵的部隊駐紮地,因此留下了地名。明代軍隊早期有180萬左右,後來邊防多事,兵力持續增加,永樂中期全國兵力已達280萬左右。

明代軍隊除了傳統的步兵、騎兵之外,又有了戰車和炮兵兩個新興的兵種,此外還有水軍,其戰船與戰鬥力都有所發展。

明代軍服在前期作戰中,已經形成制度與風格。等到大明王朝建立,制定輿服志,則對軍服進行了梳理,使其制度化、程式化,與文官的服飾制度是對應的。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明代特務組織非常可怕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綉春刀》樂妓亂用霞帔紋 破綻就在長馬甲
太平洋一個小島國,官方語言是日語,國旗模仿日本
《綉春刀》服飾指錯 魏忠賢高冠臆造首輔不用飄飄巾
推敲《綉春刀》服飾 東廠提督趙公公大翻領太現代

TAG:黃強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