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聽星雲大師說說關於生死的事

聽星雲大師說說關於生死的事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你知道嗎?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

文:星雲大師

禪門有云:「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眾生最大的煩惱,也是輪迴的根本,更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包含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佔了一半。

佛法教我們要認識生死,就是要我們改變消極的的看法,透過修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死,處理生死,乃至解脫生死,才能真正擁有幸福的人生。

以下分別敘述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壹 生命的寶貴

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業識的因緣和合而來。

在《修行道地經》中,詳述有胎兒的發育過程及處於母體時的種種苦處,然而《雜阿含經》則以「盲龜浮木」來形容人身的難求難得。

是以,人間佛教的主張是鼓勵將為人母者及其家庭,應以健全的身心作好準備,珍惜並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1.孕婦飲食要正常,食用營養豐富的食品,須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2.若遇身體不適,避免自行服藥,應以醫生處方為主。

3.定期產前檢查,接受醫護人員的衛教指導。

4.生活正常,避免過度勞累,充份休息。

5.適當運動,注意安全,避免提拿、搬移重物或攀登高處。

6.平日行立坐卧可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胎教。

7.常行布施、慈悲、愛語等,可讓心地更加柔軟,有益於胎兒的成長。

8.懷孕期間應當保持樂觀合群的心情,並可參加寺院共修,或當義工,擴大生活的範圍。

9.胎兒出生後,母親應充份補給營養,當避免殺生,忌吃刺激性食品。

10.胎兒出生後,可請法師為其皈依或命名。

貳 老邁的保健

老是生命循環的自然現象,經典中記載,人老時因盛色、氣力、諸根、壽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惱。

有人卻人老心不老,繼續學習各種知識、技能;更有人累積一生的經驗,貢獻力量。

就像《雜寶藏經·棄老國緣》中,老人為國王解答了天神種種的問難與考驗,展現了生命的智慧。

如何才能老而不懼:

1.早起十念法:即早上起來稱念佛菩薩聖號,讓信仰成為心中的寄託和希望。

2.晚睡一炷香:即晚上睡前靜坐十或二十分鐘,令心平靜。

3.飯前五觀想:吃飯時心懷感恩,保持歡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增加腸胃的負擔。

4.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過眼雲煙不實在,而逐漸放下執著。

5.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雖壞了,但真心佛性不減,只要積極培福,增長慧命,必有光明的未來。

6.心中常懺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到老年,多少會反省一生中的過錯,而深感懊悔和遺憾,若能真心懺悔,就像清水洗滌過一樣,人格便能升華,心中也能坦蕩。

7.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總覺得身邊要有錢才有安全感,或者預留財產給子孫;事實上,「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若遇不孝子孫爭奪財產,情更難堪。何妨將身外之財用來廣施十方,厚植福德,來生得生善處,也能庇蔭子孫。

8.發心肯服務:退休後,生活空間更廣,時間更多,可發心投入義工行列,為人服務,以擴展生活領域,更可與人廣結善緣。

9.幽默常歡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時常保持開朗歡喜的心情,不但有益於身心的和諧與平衡,更能為人間增添歡喜。

10.健康要運動:「飯後千步走,活到九十九」,運動可以活絡筋骨,讓身心活動起來。

叄 疾病的照顧

人吃五穀雜糧,總會有生病的時候。

《佛醫經》中提到,人會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過度疲勞、飲食無節制、憂愁、淫慾、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氣等等。

要如何面對四大不調?

1.生活、飲食盡量要保持正常。

2.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清爽。

3.不可病急亂投醫,信任並配合合格醫生的診治,按時服藥。

4.依據病況作適當的復健運動。

5.依病況適時補充水份、休息及盥洗。

6.心中不亂起疑心、瞋心,不心慌、憂慮。

7.心常稱念佛號,遠離恐怖,令心安定,獲得佛力加持。

8.要有與病為友的心情,逐漸放下對身體的執著。

9.若為業障病,則思惟其為無始來無明惡作所致,心生懺悔、慚愧,增加內心凈化,減輕病情。

10.如果已經病危,當思有生必有死,發願隨佛往生極樂凈土,發菩提心,乘願再來。

除了身體的疾病以外,我們的心裡也有貪、瞋、痴、慢、疑、恐怖、憂愁等苦惱,佛陀也教我們以戒定慧的方法對治。

肆 死亡的處理

古詩有云:「眼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急他人,看看輪到我。

有人壽盡歸天,有人福盡墮落,有人意外身亡,更有人生死來去自如。

面對「死亡」的心情,大多數的人都是恐懼多過於了解,或者以「不知生,焉知死」,拒絕談論。

事實上,黃泉路上無老少,死亡並不是年老才會遇到。

因此,面對死亡要:

1.思惟四大色身危脆不凈,乃因緣和合,面對世間變化,放下執著。

2.思惟生死一如,有生必有死,與其抗拒,不如用平常心接受,或用修持力解脫。

3.思惟死亡如出牢獄,解脫身體的枷鎖。

4.思惟死如喬遷,從破舊的房屋搬到更新的華廈。

5.思惟死如更衣,更換身體破舊的衣服。

6.思惟死如出國,可以到西方極樂國土。

7.思惟死如新陳代謝,更換生命的內涵。

8.思惟死非結束,而是生命另一段的開始。

9.思惟佛法僧,心放輕鬆,不起貪戀、恐怖、憤恨。

10.思惟凈土美景,欣然求去,常居佛國,逍遙自在。

物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天地萬物運轉的常道。

所謂「平常心是道」,若能以平常心來看待這生命的遞嬗與轉化,我們就更能處理生老病死,進而珍惜生命的可貴。

哈爾濱極樂寺所發布的一切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圖片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文中內容不代表我寺觀點。分享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GIF/182K

GIF/8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樂法雨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你的貴人,你遇到了嗎?
靜波法師:你現在所擁有的真是你的嗎?
靜波法師:裝神弄鬼不是皈依三寶
蕅益大師:這幾件事,萬不可做
在平淡中活出精彩

TAG:極樂法雨 |

您可能感興趣

聽星雲大師講韋馱菩薩的真實故事
微博晚會請來了星爺,王思聰認真聽星爺說話,馮導表情有點奇怪
撒貝南和柴靜都曾問過周星馳,為何不找個人結婚?聽聽星爺怎麼說
怎麼樣和佛菩薩感應道交 聽星雲大師解讀感應真義
「三八」婦女節,聆聽星雲大師談女性
「三八」婦女節 聽星雲大師講佛門的女性觀!
檸聽星聲:天堂中的聲音,哥哥您好嗎?
「三八」婦女節 聽星雲大師談女性!
兒女離巢,想要有個充實快樂的晚年?聽星雲大師怎麼說
孫允珠:愛是與你相伴,依偎在窗前,聽星星夜語,看滄海桑田
年過五十周星馳仍單身,過億家產如何處理?聽聽星爺自己怎麼說
新研究用望遠鏡「傾聽星體交響曲」
國人畫師聽星人作品欣賞
半世浮華城裡客,卧聽星語願更長
RODERIC WONG,在空地孤舟 聆聽星辰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