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期,孫權晚年昏聵,只因心有千千結

三國時期,孫權晚年昏聵,只因心有千千結

孫權繼承父兄餘烈,弱冠登位,力排眾議聯劉抗曹,是三國鼎立形成的決定因素。在孫權執掌江東的一生,在關鍵的大戰上一直都是得勝的一方。在這當時是很不容易的。為什麼這個少年英才卻在歷史上被定義為老年昏聵呢?這跟當時的江東氏族有著莫大的關係。

《三國演義》中,孫權

孫氏家族和江東世族一直都是唇齒相依,孫權做出的每一件大事,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這些世族在當時的吳國有著很大權力和影響力。而他們的部曲在一定程度上只認世家而不認孫家。周瑜、顧雍、諸葛瑾(諸葛亮之兄)、陸遜、張昭哪個沒有個光榮的祖先而且自己本人也是名躁海內。相對孫氏家族,對不起,孫堅是小吏出身,估計地位不會比當時的劉邦高太多。

《三國演義》中,周瑜

這些世家們都有著決策的話語權和獨立性很高的兵權。韓當一死,他的兒子就能帶著他的部曲投降。張昭在抗曹問題上犯了路線錯誤,背了一輩子黑鍋,孫權也曾在當眾羞辱過他,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的崇高聲望。陸遜後來被氣死,也不得不讓他的兒子代領其眾。

陸遜、韓當

年輕的孫權也特別的信賴和依賴他們,靠他們開疆拓土,靠他們治國理政。靠他們制定國家的戰略方向。但久而久之,孫權也不禁嚮往秦皇漢武那種君臨天下的權威。而孫權也一直在有意的培養自己的部曲。他給了呂蒙、周泰、甘寧高於常人的待遇和禮遇,目的也是在此。

年輕的時候他可以這樣,在表面上維持自己和世家的團結,但是他到了晚年,終於沒有辦法淡定了。因為當時的蜀國和魏國,全部都變成了弱主在朝,權臣當國。他也許相信這幫跟隨自己幾十年的老人的忠誠,那他們的後人呢,能像輔助自己一樣輔助自己的子孫嗎?如同朱元璋殺功臣一樣,孫權開始放出呂壹來打壓群臣,利用嫡庶之爭來挑動群眾。最後太子被廢,魯王賜死,一大批老臣受到牽連。吳國的衰落也從此開始,真是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你幫助別人,也是在幫自己
周瑜不可能被諸葛亮氣死
三國的孫權沒想到還是一個『偷窺』高手,看完我懵了!
宮奴出身,一步步爬上後位,最後卻被宮女殺死在睡夢之中
亮點:三足鼎立,孫權鼠輩卻為何沒有進取心?

TAG:孫權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時期也有無間道!1年時間他就把孫權弄得焦頭爛額
三國時期最有期望一統天下的4個人,劉備和孫權沒有上榜?
三國時期,有些人在前期,有些人後期,只有他貫通整個三國歷史
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一個人,皇帝封侯他不做,終年82歲
盤點三國時期死於萬箭穿心的五人,你都知道幾個
三國時期有一猛將,吊打孫權之父,卻給關羽當了數百年陪襯
三國時期,蜀、魏前後左右十二個將軍,只有一個比較陌生!
這三個人曾經是舊上海灘三位大佬,巔峰時期手下有數萬人之多,晚年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三國時期,是有四個國家的,第四個國家要比蜀漢存在的時間還長
戰國時期第一名將,僅靠一人之力可定七國,同時期無對手
三國時期死於萬箭穿心的五人,知道三個的都是行家
春秋時期謚號為靈的七位國君:都做過荒唐事,有幾個更是亂國之君
中國最早的特種兵:抗日時期一夜之間消失三年,回來後殺敵八萬
她們是太平天國時期有名可尋的女人 結局一個比一個還慘
他在三國時期,武將排行第三,年少成名!
為什麼說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最混亂的一段時期?
未來5年,是下注中國最好的時期,但不包括房子!
三國時期一共才60年,他一人就當了41年皇帝,卻被後人笑了千年
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人,蜀漢佔3個,曹魏佔3個,只有江東一無所有
三國時期青年才俊當屬此人,十八歲擁有的東西,別人一生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