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勃起的「丁丁」,能給機器人設計帶來靈感嗎?

勃起的「丁丁」,能給機器人設計帶來靈感嗎?

來源 | 大西洋月刊

作者 | M. Sophia Newman

編譯 | 侯韻楚

勃起稱得上演化生物學的奇蹟。

陰莖能夠膨脹變大,是很大的優勢,事實上,幾個不同動物王國部落,比如哺乳動物、海龜與古蜥類,都彼此獨立演化出陰莖。記者 David M. Friedman 曾在 A Mind of Its Own: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Penis 這本書中寫道,陰莖「實際上是一個刺不破的氣球,無論勃起時間多長,變癟的原因是什麼,它都能隨心所欲地再度勃起。」

Diane Kelly,是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比較生物學研究助理教授,從事陰莖研究已經 20 多年了。她通過 Skype 告訴我們,目前正在研究「羊膜動物陰莖的演化與形態學」,這類動物包括哺乳動物(包括人類)、海龜、鱷魚、鳥類、蛇以及蜥蜴。

2012 年,Kelly 在 TED 演講中解釋了自己是怎麼開始研究這項研究的。「有一天,我開始思考哺乳動物的陰莖,它的結構真的很奇怪,」她說,「它的機械功能必須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才能實現體內受精」,即從允許排尿的靈活性結構變為用於交配的硬體結構。

大家都知道如何使陰莖勃起,這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達芬奇的解剖圖紙,還有 Regnier de Graaf 的成果,這個人早在 1668 年就「對陰莖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研究」,Friedman 寫道。不久之後,de Graaf 的學生 Fredrik Ruysch 創建了以屍體解剖為基礎的蠟解剖模型。Friedman 寫道:「這些模型展示了器官的擴大與縮小,堪稱液壓工程的奇蹟」,有助於反駁當時盛行的「空氣」或「風」導致勃起的理論。

這些人對勃起生理學現代認知的建立做出了貢獻。基本原理如下:腦中的化學物質指示身體放鬆陰莖內的兩根海綿體;然後,血液通過血管開口流入,並在身體限制靜脈血流出時滯留。同時第三根海綿體不膨脹,保持尿道開放以使精液能夠通過。最後,高潮或者突然的中斷等情況會促使血液流出該區域。

Kelly 意識到,陰莖在變形狀態下具有流體靜力骨骼的特點,這種結構能夠藉助在腔室中滯留液體來保持硬度。她開始好奇,哺乳動物的陰莖為什麼不彎曲,而由流體靜力骨骼(比如蚯蚓)構成的生物卻能隨心所欲地捲曲與伸展呢?她的學位論文就是研究這個問題,假設答案就藏在皮膚下膠原組織中那些呈 90 度排列的纖維中。

人體富含膠原蛋白(一種蛋白質),這些膠原蛋白位於名為白膜的陰莖組織中。陰莖鬆弛時,膠原蛋呈捲曲狀態,勃起後,膠原蛋白會全部展開。Kelly 在研究中發現,對勃起硬度來說,膠原蛋白分子結構至關重要。用顯微鏡觀察組織樣本後,她發現這些纖維排列幾乎呈 90 度:一些構成陰莖的長度,另一些則構成陰莖的寬度,和她之前猜測的一樣。這與更彎曲的流體靜力骨骼不同,後者纖維類似螺旋。

「如果勃起組織周邊沒有東西,不是以這種方式加固,那麼,陰莖的形狀會改變,但膨脹的陰莖避免不了彎曲,而且勃起根本不起作用。」她在 TED 演講中說道。(2007 年,她還在紐約科學院年鑒的一篇研究中寫道:「拉伸應力……其周長上的應力是長度上應力的 2 倍」。這意味著為了防止在動脈瘤中勃起,寬度方向擴展的纖維遠少於長度方向的纖維)。

「這一結果很明顯有著醫學應用前景,」Kelly 在 TED 演講中說到,「並且我認為,廣義上,這也與假肢、軟體機器人、任何形狀和硬度變化都十分重要的東西的設計有關。」

但是,Kelly 並非唯一持此洞見之人。將陰莖的設計用於其他目的想法,屬於仿生學,一門將自然設計經驗用來解決人類問題的科學。比如,魔術貼的靈感來自於牛蒡毛刺的鉤;工程師借用蜘蛛網的設計創建了玻璃塗層,從而使窗戶對鳥類更可見。「仿生學」一詞首先由 Janine M. Benyus 提出,他是 1997 年 Biomimicry: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一書的作者,也是 Biomimicry 3.8 以及仿生學研究所的創始人,這兩個組織聯繫密切,旨在促進仿生哲學的發展。

Ask Nature 是仿生學研究所建立的仿生思想庫,其中包括人類陰莖列表,作為「液壓作用如何產生結構剛度」的例子。但是,Kelly 認為,其他物種的陰莖也可能對工程師有所啟發。她說,人與動物之間「差異顯著」。她舉了一個例子:「鱷魚的泄殖腔擁有一類奇異、永遠勃起且膠原蛋白包裝十分密集的陰莖,在交配之前,它們會把它擠壓出來,而泄殖腔是存在於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以及某些魚類體內的腔洞」。大多數哺乳動物也有一個陰莖骨。

出於對其研究的仿生應用的好奇,Kelly 聯繫到了一個名為 Otherlab 的灣區公司。他們剛成立 Pneubotics,一家專門研究安全性高、重量輕、成本低的「全射流(all-fluidic)、以薄膜為基礎材料的機器人」公司。Kelly 說:「我給他們發了郵件,想談談這個話題,並且他們也給出了肯定的答覆:對他們的研究來說,纖維的定向作用非常重要,依靠這一功能來控制機器人膨脹後的最終形狀」。

Saul Griffith 是 Otherlab 的負責人,MIT 培養出來的物理學家,他也熟悉 Kelly 的研究。據他透露,他的團隊留意到一種名為編織鎖角的東西(braid lock angle),它「規定了壓力容器內纖維之間的最佳角度。」他沒有將他們的研究稱為仿生學:「這個術語很模糊,一直被偽科學家廣泛應用」。「我們對它敬而遠之,但確實在意這個『角度』」他說,「並且這就是陰莖具有抗捲曲特徵的原因,也是使一些『機器人』產品單位重量上都十分強大的原因。」

易言之,Kelly 的洞見正確無誤。在細節上,男性的性器官與非性器官(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具有物理上的相似性。或許具有超出我們最珍視的繁衍與性的應用功能。

聲明:本文由機器之能(微信公眾號:almosthuman2017)出品,轉載請查看要求,機器之能對於違規侵權者保有法律追訴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斯坦福CS231n 2017春季課程開放全部視頻(附大綱)
這家公司的 132 項工作被機器人填充,平衡正發生變化
「以柔克剛」,軟體機器人的崛起
從買不起專業卡到語音IoT獨角獸,雲知聲從0到1的進階之路
斯坦福CS231n 2017春季課程開放全部視頻

TAG:機器之心 |

您可能感興趣

髮型設計,機器人曉美能做好嗎?
這些「喪心病狂」的設計靈感,你們是怎麼想到的!
拖拉機也能設計得這麼刺激!農民朋友有福了!
寶馬設計酷炫電瓶車,智能互聯未來感爆棚,厲害了寶馬!
店鋪「動」起來,才能旺起來! | 靈活店鋪設計
親手設計一款翩翩起舞的蝴蝶吊墜吧!讓它給你帶來幸福與愛情吧!
未來人類模態被設計出來,智能取代智慧,人不像人,你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嗎?
大自然是最好的設計師!亞特蘭蒂斯的設計靈感原來從一塊奇石上得來
用心設計的智能老人機,值得為父母購買!
大牌服裝設計師背後的靈感女神,都是誰?
來自天才設計師的靈感
紋身不是墨守成規的活動,你的設計靈感在哪兒
洗臉盆也能這樣設計,驚呆了小夥伴們!也太優秀了吧!
懷念手機可拆卸電池設計!真的回不去了嗎?
手機上讓人無法接受的功能和設計都有哪些?
設計師靈感枯竭了怎麼辦?
如何培養設計靈感!
你們見過那些丑到不能忍的手機設計,是這些嗎?
真正的鬼才設計師,都有種與生俱來的獨特氣質!
袁和平設計武打場面威震荷李活,但他卻謙稱:沒什麼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