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反元義軍內訌 讓朱元璋脫穎而出

反元義軍內訌 讓朱元璋脫穎而出

本文作者黃強

打響推翻元朝統治第一槍的是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軍以紅巾為號,稱為紅軍。又因燒香禮敬彌勒佛,又號香軍。響應紅巾起義的,有蘄州羅田縣徐壽輝、麻城鄒普勝起義,他們也以紅巾為號。隨後,湖南、湖北、河南、江蘇、安徽、山東等地紛紛起事,都號稱紅軍。因此元末農民起義,雖名為紅巾軍,卻不是一個領導,一個組織,彼此沒有隸屬關係。

各地起義非紅巾旗號的,規模較大還有方國珍、張士誠、陳友諒、陳友定等。紅巾軍中勢力最強的是韓林兒、芝麻李、徐壽輝三支,徐壽輝一支分化為陳友諒、明玉珍。非紅巾軍則有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三支。此時的郭子興的勢力還很小,在紅巾軍中尚未成為一方勢力。

【圖4,張士誠】

起軍的起來,對於元朝統治是重大一擊,說明元朝統治已經到了土崩瓦解之地步。此時的元朝政府已經腐朽,沒有什麼力量與義軍抗衡。與義軍交戰的主要是各地的地主武裝,地主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保護自己的家族與財產,招募私人武裝,與義軍戰鬥,幫助元朝統治苟延殘喘了十多年。

【圖5,元順帝】

元朝統治內部也發生分化,丞相脫脫在前方領兵與紅巾軍交戰時,元朝內部卻在爭權奪利,脫脫被哈麻排擠,受貶而死。皇太子與朝臣孛羅帖木兒發生戰鬥,互相討伐。孛羅帖木兒戰敗,被刺死於宮中。元順帝討伐擴廊貼木兒。元朝內訌,給反元義軍有了壯大發展的機會。但是中國的農民起義,依然擺脫不了互斗,爭權掠奪勢的弊端。紅巾軍內部分化,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攻擊,互相殺害,諸多領袖,一個個失敗。這為朱元璋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

在所有義軍首領中,朱元璋是最有遠大目標,最有胸襟,善於謀略,善於用人的。在做小頭目時,朱元璋就不與部下爭功,因此深得部下擁護。

【圖6,徐壽輝】

農民起義就是考慮既得利益多,眼光短淺,缺乏遠大目標。元朝尚未被推翻,就想著做皇帝。徐壽輝至正十一年(1351)在湖北蘄水稱帝,國號天完。徐壽輝部也發生內訌,丞相倪文俊謀殺徐壽輝不成,在黃州自立。隨後,被其部下陳友諒所殺,取而代之。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漢。徐壽輝部將明玉珍在四川聞聽徐壽輝被殺,自立為隴蜀王,與陳友諒抗衡。朱元璋起兵集慶路,與陳友諒勢力接壤,陳友諒攻陷池州時,朱元璋派兵遣將,與之交戰由此兩家結仇。朱元璋使離間計,讓陳友諒誤殺其手下大將趙普勝。陳友諒又與張士誠聯手,攻擊陳友諒。朱元璋施計謀,大敗陳友諒於龍灣。

【圖7,陳友諒】

至正二十三年(1364),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戰死。

至正十四年(1354)張士誠自稱誠王,國號大周。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攻鎮江,徐達在龍潭將張士誠擊敗。隨後,張士誠所佔據的長興、常州、江陰相繼失守,張士誠投降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攻破平江,擒獲張士誠。至此,朱元璋的勢力大增,地盤擴大,成為抗元義軍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支,推翻元朝統治,希望寄托在朱元璋身上。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戰場廝殺的明代鎧甲竟然很潮很時尚
明代一副鎧甲有多重 將士們身披鎧甲打仗不容易
《綉春刀》劉詩詩服飾錯了 楊冪服飾還是有錯誤
小和尚朱元璋何以在起義軍諸多將領中脫穎而出
明代特務組織非常可怕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TAG:黃強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