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可能被地球細菌消滅或它們不想登陸地球
1898年,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編撰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中,看上去不可戰勝的火星人入侵地球後,卻被地球細菌消滅,因為火星人對於地球細菌沒有免疫力。1969年,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在科幻小說《安德羅美達菌株》中描述了相反的故事情節: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小鎮的許多居民被一艘墜毀衛星意外帶來的微生物感染死亡。這兩部小說都存在一個共同點——任何一顆星球上的微生物將對另一顆星球的生命「殘酷無情」,他們對於外星球病原體不具有免疫力。1987年,戈登R·迪克遜(Gordon R。 Dickson)在科幻小說《朝聖之旅》中虛構描述Aalaag外星人佔領了地球,由於它們生物化學結構與地球原病體完全不同,從而對於地球微生物具有免疫力。究竟哪位科幻小說家的觀點是正確的?地球細菌是否會消滅入侵外星人呢?
1969年,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在科幻小說《安德羅美達菌株》中描述: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小鎮的許多居民被一艘墜毀衛星意外帶來的微生物感染死亡。
1898年,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編撰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中,看上去不可戰勝的火星人入侵地球後,卻被地球細菌消滅。
地球細菌將消滅入侵外星人?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科幻小說家可能在科幻作品中都有一個真實的片段。假設外星人來到地球,它們是碳基礎生命形式,在水介質環境中進化發展,它們很可能是自然生命起源以前進行化學反應,在它們的星球上產生與地球生命孕育方式相同的基礎生物化學構造模塊。這項假設是基於1952年斯坦利·米勒和哈羅德·尤里的實驗基礎,在這兩項實驗中,對還原甲烷、氨氣和水蒸汽構成的大氣層進行放電,製造出20種不同的氨基酸。1961年,瓊·奧羅(Joan Oro)進行了一項實驗,從氰化氫和氨氣中製造出氨基酸;2008年,在一項火山放電實驗中,開始基於相同的構造基礎,例如:氨基酸,腺嘌吟等環狀化合物,碳基礎生命形式將在其它行星上孕育形成。考慮到在這些實驗中觀察到的自然化學過程,很可能產生與我們相似的基礎生物化學,也就是說,身體是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因此,它們可能是地球上微生物病原體的潛在食物來源。
然而,在全面概括拜訪或者入侵地球生命易被地球細菌湮滅之前,我們需要考慮一些因素,一共有以下3個因素:地球和地外生命形式之間的生物化學過程可能存在著差異性,這將以分子的「鏡像結構」進行代表;人類基因序列中可能存在的任意性特徵;以及昆蟲和蛛形綱生物帶菌體攜帶的某種傳播性疾病。
鏡像結構
正如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彼此是鏡像結構,以及我們的右手無法戴上左手手套一樣,一些有機分子彼此之間存在著某些鏡像。同樣,這種鏡像存在於氨基酸,它們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蛋白質和聚合物是由重複亞基(叫做單體的更小分子)構成的巨分子,聚合物可比作磚牆,重複亞基像許多單個的磚,最終構建一個較大的結構。有20種不同類型的氨基酸(單體)化學鍵合在一起,形成蛋白質,這在生命化學屬性中是最重要的角色。蛋白質構成人體酶(有機催化劑)、骨骼、軟骨、肌肉、皮膚、內膜和器官,以及複雜的脂類,神經組織,簡而言之,蛋白質可以構成人體結構的任何部位。
人體碳原子是由4個不同原子或者分子團構成,它們叫做「不對稱碳原子」,分子包含這些不對稱碳原子——例如:氨基酸,它們可以是鏡像異構體。這些鏡像異構體結晶時,旋轉偏振光將穿過它們,導致它們朝左或者朝右旋轉。為此,它們被稱為光學異構體,「L」代表向左旋轉,「D」代表向右旋轉,當在實驗室里製造氨基酸時,將產生一定數量的左旋或者右旋氨基酸,然而地球上所有蛋白質都是由左旋氨基酸構成。它們似乎沒有理由不是由氨基酸構成,所以在另一顆行星上,生命可以形成生物化學性,具有類似地球人類的鏡像結構。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可能是未被地球細菌消化的地外生命形式的蛋白質,同時,它們的氨基酸無法適應地球生物的表面酶,最終實現分裂或者附加在RNA分子上形成蛋白質。
從實際角度出發,征服其它恆星系統中宜居星球可能對任何星際文明不感興趣。
科學界最神秘的話題就是探索外星人,最新研究稱,如果外星人造訪或者入侵地球,它們很可能遭受地球微生物的攻擊,或將帶來「滅頂之災」。
人類基因序列的任意性特徵
雖然構成人類蛋白質的有20多種不同氨基酸,但在核酸中僅有4種不同環狀化合物,它們是DNA中的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RNA胸腺嘧啶被尿嘧啶替代,同時,RNA存在來自DNA的不同五碳糖和核糖。
DNA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它不同於核糖,擁有一個低氧原子。DNA被複制在RNA上,之後編碼氨基酸序列進入人類蛋白質。由於它們僅有4個環狀化合物和20個氨基酸,所以需要叫做「密碼子」的3組環狀化合物,編碼形成1個氨基酸。例如:一個RNA鏈式碼中的3個尿嘧啶核苷酸序列,由於4個環狀化合物中任何意3個有64種可能性組合,因此基因代碼是多餘的,許多氨基酸可以編碼形成3重密碼子。
有趣的是,將氨基酸排列成序的RNA分子,在其分子末端的「密碼子」能夠發現氨基酸,例如:苯基丙氨酸的「U-U-U密碼子」不會以任何方式與苯基丙氨酸發生交互反應,相反,「U-U-U密碼子」和附著的苯基丙氨酸分子似乎適配在一種酶的表面。
很可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基因序列是完全隨機的,同時,另一顆星球上完全不同的基因序列可能更具優勢。事實上,看似任意替換的不同密碼子可能出現在地球上,例如:人類線粒體基因(線粒體是細胞的「發電所」,擁有自己的基因,與細胞核的基因相分離)、AUA密碼子(腺嘌呤、尿嘧啶、腺呤)編碼氨基酸蛋氨酸,而不是在RNA代碼中提取細胞核,對異亮氨酸進行編碼。同時,在線粒體代碼中,UGA密碼子(尿嘧啶、鳥嘌呤、腺嘌呤)編碼氨基酸色氨酸,然而在人體細胞的細胞核RNA,UGA是一個中止密碼子,在氨基酸鏈上發出中斷信號。這種替代也適用於支原菌基因序列,在同時擁有UGA和UAA密碼子的纖毛原生動物中,大多數生命形式中還有另外兩個中止密碼子,而不是氨基酸谷氨醯胺。
如果外星生命的基因代碼與我們完全不同,病毒通過劫持人類蛋白質製造機制,可以讀取病毒基因代碼製造出新的病毒,將不會感染具有不同基因代碼的外星生命。三重病毒核酸(RNA或者DNA)代碼將被宿主的蛋白質製造機制讀取,以病毒蛋白的不同氨基酸序列進行編碼。同樣地,我們也對造訪地球的外星生命攜帶的任何病毒具有免疫能力。
機會主義細菌和真菌
地球病毒可能不會攻擊具有不同DNA和RNA代碼的外星生命,許多感染人類的疾病是通過昆蟲、扁虱和跳蚤吸食人類血液進行傳播的,它們不會選擇外星生命的血液作為食物,這意味著造訪或者入侵地球的外星生命將擁有「通行證」了嗎?
事實上,這並不代表外星生命將一路暢通,對各種微生物都免疫。地球上還生存著更加專業的寄生蟲,一些微生物,特別是感染許多物種的細菌,它們能夠感染動物和植物,具有非常強的投機性。人們很容易想到最易導致疫情的3種細菌,它們分別是: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假單胞菌。它們的共性是可以攻擊大量不同類型的生物體,對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性,並且可以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頑強地生存下來。
提及葡萄球菌,研究人員就會聯想到壞死性筋膜炎,這種疾病又被稱為「食肉細菌綜合症」,通常是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導致的,雖然這種疾病比較罕見,但證實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它葡萄球菌對抗生素的較強抗性,以及這種細菌病毒的天然投機性。其它葡萄球菌還將感染鳥類和哺乳動物,很可能來自其它星球的恆溫生命也會成為葡萄球菌的攻擊目標。
鏈球菌會感染人類和某些哺乳動物,像葡萄球菌一樣,它們無處不在,會導致不同類型的感染,並能通過空氣傳播的孢子進行擴散。
從表面上看,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可能只會感染地球生物體,人們很難相信它們也會感染地外生命形式,畢竟地外生命的化學結構與地球生命差異很大。地球上動物和植物上的不同類型假單胞菌和病原菌,能夠新陳代謝芳香烴,例如:甲苯和乙烯酮。不同種類的葡萄球菌和鏈球菌也會新陳代謝碳氫化合物,這些細菌可以吞食活體生物身體中的碳氫化合物,而且它們像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樣,不同種類的假單胞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也會增強。各種常見的真菌,特別是念珠菌和麴黴屬真菌,也能新陳代謝碳氫化合物,同時,它們能用於石油廢料生物降解。如果它們能夠新陳代謝碳氫化合物,那麼也會感染地外生命形式。
外星人入侵地球,人類可能遭受印第安人的處境
18世紀30年代,法國探險家抵達密蘇里河上游,接觸到了曼丹族印第安人,他們是會說蘇語的美洲原住民,當時評估曼丹族人口大約1.5萬人。但是當1803年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險隊抵達曼丹族領地時,他們發現許多廢棄的村莊,顯然遭受了天花疾病的肆虐,那時評估曼丹族人口大約3500人;之後1837年和1838年曼丹族人先後兩次遭受天花疫情,1949年,史密森學會出版一本名為《北美印第安人》的書中,記錄當時僅剩下263名曼丹族人,他們與希多特薩族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更為重要的是,曼丹族從未與美國軍隊或者白人定居者發生過武裝衝突。
雖然一些曼丹族人是由於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而死亡,但是曼丹族人口驟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遭受天花疫情的肆虐。因此,經過多次天花疫情之後,曼丹族人不足最初評估人口總數的2%。雖然歐洲移民者攜帶的天花和其它疾病對西半球土著居民的人口數量的影響有所不同,但是這些傳染病對土著居民產生的影響是毀滅性的。1520年,阿芝特克人爆發了天花疫情,當時他們正準備以絕對的人數優勢壓倒西班牙入侵者。據悉,在皮薩羅探險之前,印加帝國很可能是由於天花疫情蔓延導致逐漸衰落。
統計顯示,哥倫布時代前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驟然下降,因接觸歐洲人而感染疾病的死亡人數佔95%。1845年,約翰L。 奧沙利文(John L。 O』Sullivan)指出,印第安部落的衰敗實際上是由於天花、流感、麻疹,以及水痘導致的。
假設外星人「入侵先鋒隊」或者數量較少的第一批友好地外生命抵達地球,它們可能遭受地球細菌感染,或者在傳播感染它們的母星球之前進行了檢疫隔離,外星人攜帶細菌帶來人類的威脅會比人類帶給它們的威脅更大嗎?這是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安德羅美達菌株》中的論點,當然,外星人決心佔領地球之前,也可能會在地球上傳播致命的孢子。
星際文明可能對登陸地球不感興趣
然而,一支有能力星際旅行的地外文明在發展過程,很可能解決了它們的物資和能量供給,它們首先實現行星間穿越,然後成為一支星際文明。穿越星際空間的太空艦隊所需能量,可能僅通過聚變反應獲得。在我們太陽系中,像這樣的太空艦隊可以從外側行星的衛星上採集碳和氫,在小行星帶鋁硅酸鹽岩石中提取氧、鋁和硅,並從小行星帶金屬小行星上採集鐵、鎳、銅和鈷等金屬元素。
外星人甚至能使用這些原材料製造太空棲息地,在太陽系中舒適地生活下來,不需要入侵地球。因此,地外文明很可能沒有需求,也沒有征服地球的慾望,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的地外文明也可以嚴格地阻止微生物病原體在星際空間進行交叉污染。
另一個考慮入侵外星人攜帶病原體的因素是,我們當前的文明等級比哥倫布時代前的美洲先進許多,人們可以想一下全球艾滋病傳播的影響,目前全球大約有367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但現在全球人口已接近75億,這意味著艾滋病患者在全球人口中所佔比例還不到1%。瘧疾是一種更嚴重的全球傳染性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2.1億人感染了瘧疾,這一數字不足世界人口的3%。值得關注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是艾滋病和瘧疾傳播最嚴重的區域,這裡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基礎設施地區。這將支持一種假設,即我們更高水平的技術和醫療基礎設施將顯著減弱外星人造訪地球無意引入的任何外星疫情影響。在現今的地球,任何外星文明釋放的各種微生物可能在地球現代基礎設施下完全湮滅,同時,從實際角度出發,征服其它恆星系統中宜居星球可能對任何星際文明不感興趣。(葉傾城)


※據專家估計阿波菲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幾率為10萬分之一
※一個人挑戰辛辣食物為何使他失聰2分鐘?
※除了神話,日食不會危及懷孕
※《死侍2》最新片場照,小賤賤新坐騎果然很騷氣「文末有福利」
※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盲目的量子計算
TAG:宇宙傳奇 |
※地球生命信息全部來源於外星球,我們可能不是地球人
※如果地球人類突然消失,地球會是什麼樣?地球:蛀蟲終於消滅了
※為什麼外星文明不來造訪地球?他們可能被困在超級地球上
※地球的海洋很可能就是來自這顆星球,人類終於登陸上了它
※假如人類從地球上消失,那麼地球很可能就會中毒而亡!
※地球人並不一定起源於地球,科學家:也可能是這顆星球
※如果地球生命毀滅了,地球物種還能不能進化成人類?
※雪球地球:地球是否被完全快速封凍?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地球上所有核彈爆炸,真的能將地球毀滅嗎?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他們可能是地球上運氣最差的人
※生態學家稱人類並不適應地球環境,可能地球不是人類的起源地?
※科學家預言:人類等不到自己將地球毀滅,來自地球外的異常將是毀滅地球的兇手
※超級地球跑不出外星生命 它們可能被重力困住了
※如果人類在地球上消失,地球會變成怎樣
※外星人可能只是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地穴人
※外星人沒有來地球,是因為他們不能發射火箭?
※地球人又被「團滅」了
※科學家:不要小看地球!大規模核戰能毀滅人類而地球還是地球!
※木星在背後默默地替地球挨刀,如果沒有它,地球或早已不存在
※可能將地球毀滅的18種方式,小行星撞地球眾所周知,殊不知人類也可能自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