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米熟久實,猶欠篩在」?
惠能大師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知道惠能是明心見性了。
為了保護惠能,五祖弘忍故意用鞋擦掉惠能大師所做的偈,說:「亦未見性」。
見性還是未見性?其實惠能大師知道,五祖弘忍也知道。
有一些人,學習了,口上筆下功夫了得,實際上一試,就還是不行。
蘇東坡曾遣書童送給佛印禪師印證: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只批了二個字「放屁」。蘇東坡的「八風吹不動」,即變成坐船過江找佛印理論的「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實際上是悟到了,可惜未證到。終究是說得出做不到。
惠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否定自己後,依然辛勤舂米,沒有什麼,這個是真正的有修為。五祖問他:「米熟也未?」惠能回答:「米熟久實,猶欠篩在。」
三更時分,五祖弘忍為惠能大師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大師脫口而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祖知道,這米,是篩好了。
由知入明了。原來只知道自性的「無」,還不知道「無」的特點。這下子全明白了,原來是這樣才是「無」的。
佛印是幫蘇東坡「篩米」的,這米篩了,蘇東坡是明了。相信第二次蘇東坡八風吹不吹得動他的還不知道,但是一屁再把他打過江來,應該是不可能了。
「米熟久實,猶欠篩在」。
學習知道了,不能明契入心到「知行合一」,知而不明,即未能作行,米熟還是未篩。
其實,每個人讀的書,都是相差無幾的,不是別人讀的是開智版,自己讀的是愚昧版的。讀知都一樣的知道,讀明的就看誰「「篩米」了。
有五祖弘忍這樣的良師,有佛印這樣的益友,篩篩自己,「米熟久實,猶欠篩在」,有篩篩就是比較幸運的。
沒有良師益友幫助「篩米」的,就得學習王陽明自己篩。在龍場,安靜又困難的環境中,王陽明結合曆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歷年來的遭遇,胸中的聖賢學說,佛經的深妙指引,自己在胸中「篩米」,就「篩米」出《心學》來。
「米熟久實,猶欠篩在」。有時,不妨放慢舂米的節奏,篩篩可好?


※人生須認真,又何妨別太認真
※古人有52種稱呼年齡的說法,一詞一字皆智慧
※朱子的書院世界:先賢們是這樣辦教育的
※妙招化解衛生間的不良風水
※通過風水布局提升孩子的學習運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