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似乎是一個不成文的普遍現象——年輕導演的處女作品往往從他們自己最熟悉的圈子裡找到切入點。熟悉與了解,感受更深刻,作品自然更容易產生共鳴。

音樂劇導演劉璐也不例外,身處娛樂圈,她的原創音樂劇處女作《我已經不再是我》便源於其中。然而,與完全附和觀眾口味的流水線式作品不同的是,她並不想通過音樂劇膚淺地展示娛樂圈的光鮮與消沉,簡單與複雜,而是把自己多年來,對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人生命運的觀察與感悟以藝術的形式釋放出來。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音樂劇不僅僅是藝術,除了愉悅身心的欣賞價值以外,貫穿整劇的靈魂與思想才是真正的核心與魅力。「抱著榨乾自己的態度來完成這個作品」劉璐說。

在《我已經不再是我》這部音樂劇里,劉璐為觀眾編織了這樣的夢境式劇情:

林良,是位年近四十的大導演,他的事業巔峰與中年危機撞到了一起。對他來講,生活就像無底的黑洞,迷茫彷徨,看不到希望。他不想對命運束手就擒,在沒有方向的針扎中,失去了理智,跟只想靠電影捧情婦的投資方打起了賭。資方讓他兌現把遇到的第一位路人捧紅的諾言,就在此時,林良遇到了北漂的打工妹於悅。於悅從小城市大學畢業後北漂無果,想要放棄堅持,帶著些許不甘正準備回老家。陰差陽錯,於悅成了林良新電影的女主角。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一個賭局,一個意外,兩段本是平行的生活軌跡相交了。也正是這個意外,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愈加認識彼此與自我,走出了各自的人生低谷,重新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向。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劉璐把自己與團隊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次「造夢」。從最初的構思,到劇本創作,甚至劇中的詞曲創作,再到全程的導演,都由她親自操刀。還請來了優秀的老師、製作人、演員加盟。

學了多年的音樂劇,既從事表演也教學,處女作聚集了她長期的沉澱,事必躬親自然是辛苦,但她說只有這種百分百的堅持與付出,才能真正對得起「劉璐作品」這四個字,為觀眾負責,也是為自己負責,就跟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

現在每天依然緊鑼密鼓地排練著,劉璐既緊張又平靜地等待8月30日的到來,當日19:30在鼓樓西劇場,《我已經不再是我》將正式上演。劉璐「榨乾自己」以藝術的形式與觀眾掏心窩子。

劉璐音樂劇《我已經不再是我》造夢只為訴說「改變」與「突破」

「我想要傳遞的是對生活積極的態度,對夢想堅持不放棄的精神,對人生抱有靈活的期望值等等……但最想觀眾能感受到的還是『改變』。遇到生活或工作中的瓶頸期,別被困住,換一個角度,做出些改變,可能問題就解決掉了。就像我們劇中的角色,改變雖在不經意間,像是命運的安排,但如果沒有你做出的選擇,這一切也不會發生。」劉璐說。

有韌勁兒地堅持,積極勇敢地改變,生活會慷慨地引導你突破困局,收穫光明。細細品味,更準確地說,生活或命運不會為你提前準備餡餅與鮮花,除非你自己先邁出第一步。

《我已經不再是我》這個放在娛樂圈裡的「夢」何嘗又不是各行各業里的相似夢境?欣賞藝術也好,「追夢」也罷,都值得到現場看一看這部原創作品,散場之際,也許會有如夢初醒的沉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摘星尋夢 的精彩文章:

《殺破狼·貪狼》當人性至黑至暗時,除了以暴制暴還能如何?
41歲李小冉近照,網友都把注意力放在第二張
昔日NBA天才如今無球可打,只有豪宅讓人羨慕,裝修溫馨奢華!
尷尬了!湯普森也開訓練營,可惜沒什麼人參加,這價格只能呵呵了

TAG:摘星尋夢 |

您可能感興趣

楊穎以為訴說委屈就可以博得同情?評論區一發不可收拾
伊能靜上完節目就爆料,一堆感慨只為訴委屈,這麼單純?
華為訴三星侵權在中國勝訴,美國卻駁回判決稱:裁定三星禁令失效
華為訴三星侵犯專利案中國一審勝訴 卻在美國遭到駁回
當華為「遇上」美國憲法:北大知名教授解讀華為訴美國政府案
華為訴美國政府起訴書全文:第889條案文給華為帶來持續性傷害
華為訴CNEX竊取商業機密案在德州開庭;台積電出售中芯國際股權;太極實業等共同設立新半導體公司︱新聞速遞
華為訴三星專利侵權索賠1500萬昨日開庭 涉5款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