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戰功卓著的李廣 為何至死未能封侯

漢朝戰功卓著的李廣 為何至死未能封侯

李廣是西漢時期名將,歷任中郎、隴西都尉、騎郎將、驍騎都尉、上谷太守、上郡太守、邊郡太守、衛尉、驍騎將軍、等職。但終其一生都沒得封侯,後人也留下了李廣難封的感嘆,那麼李廣為什麼一輩子未能封侯呢。

李廣

首先介紹下李廣的背景

李廣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將,曾率軍擊敗 燕太子丹。李廣家族世代接受 僕射這一官職。他們老家在槐里,後遷徙到成紀。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可以說李廣繼承了先輩的衣缽並將其發揚光大。

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隨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立了大功,以此名聲顯揚。但還師後,沒有給予封賞。卻調為上谷太守,天天與匈奴交戰。公孫昆邪哭著對漢景帝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負,屢次與敵虜肉搏,恐怕會失去他。」於是就這樣李廣被調為上郡太守。後來轉任邊郡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

景帝死後,漢武帝繼位發動 漠北之戰,由衛青、 霍去病各率五萬 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隨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請求,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飛將軍李廣

出征之前衛青曾暗中受到漢武帝警告,認為李廣年老,命運不好,不讓他與單于對陣,恐不能實現俘獲單于的願望。

所以故意把李廣調開,李廣也知道內情,所以堅決要求衛青改調令,衛青不答應,命令長史寫文書發到李廣的幕府,對他說:「趕快到右將軍部隊中去,照文書上寫的辦。」李廣不向衛青告辭就啟程了,心中非常惱怒地前往軍部,領兵與趙食其合兵後從東路出發。軍隊沒有嚮導迷路以致延誤軍情,衛青派人來調查,李廣不堪受辱帶著怨恨自殺身亡。

漢武帝

李廣難封的原因

李廣曾與人私下閑談說:「自漢朝攻匈奴以來,我沒一次不參加,可各部隊校尉以下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軍功幾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別人差,但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嗎?還是本命如此呢?

」別人回答說:「將軍回想一下,曾有過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詐手段一天把他們殺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這件事。」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將軍不能封侯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殺降之說。

衛青

另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漢武帝,漢景帝,文帝心存偏見」與大將軍衛青嫉賢妒能、大力打壓制約使李廣難以建功封侯,並且李廣性格執拗不喜歡揣摩領導心思。

論資格、論能力、論忠勇、論經驗,李廣無疑不輸任何人,然而,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最終導致勇猛絕倫的「飛將軍」折翅殞落,功虧一簣,留下終身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封燕然山銘——刻盡了榮耀,卻刻不下一聲嘆息|文史宴
國學經典 漢代樂府詩 鼓吹曲辭(之二) 淺析
中國歷史上超強時代,沒有人敢得罪,如果敢,就讓你分分鐘滅國!
精彩發現:陳平,權謀之祖,賣人比賣拐還容易!
西漢開國大將軍盧綰

TAG:漢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大殺功臣,為何沒有殺蕭何?
為何漢朝可以逐匈奴於漠北,宋朝卻被蒙古人吊打?
漢朝諸侯曾當劉邦面發誓不會造反,五十年後為何起兵奪大漢江山?
荀彧是忠於漢朝還是忠於曹操?為何既為曹操效力,又反對他稱王?
漢朝名將李廣自殺後,漢武帝是如何對待他的嬌妻的?說了讓人尷尬
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但文帝劉恆登基後,劉邦的漢朝就已經亡了
南越國皇帝趙佗,他是秦朝的將領,是漢朝的諸侯王
西漢七國之亂,吳王劉濞為何敢反大漢朝?
漢朝最後的屏障,被曹操賜死,他若不亡,曹操不敢稱王
漢朝最後的屏障,此人若不死,曹操不敢稱王
蕭何對漢朝有萬世之功?打進咸陽,劉邦進了秦宮,而蕭何去了這兒
臨死前三天,秦始皇和漢武帝的表現相反,結果漢朝興秦朝亡
漢武帝都死了,漢朝派使者去接李陵,李陵為何不回來證明自己
匈奴與漢朝世代為敵,匈奴人劉淵建立的王朝,為何叫漢朝?別不信
李陵為什麼至死不回漢朝?
韓信,您為漢朝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劉邦的老婆呂后為何還要殺您呢
都是藩王造反,為什麼漢朝七國失敗而明朝朱棣卻能獲勝?
羅馬和漢朝軍隊到底誰更強,史書早已給出答案,漢朝完勝羅馬
為什麼稱李廣為「漢朝的飛將軍」?下
漢朝戰鬥力如果為十 那麼秦朝和唐朝該得幾分?宋代清朝就別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