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荒地上埋葬著大宋開國將領之子
在洛陽孟津縣常袋鄉石碑凹村西北1000米處,一通碑額上刻有「大宋故贈□州觀察□石公碑」12個篆書大字的神道碑孤零零地立於曠野之中(大圖)。神道碑風化剝落嚴重,碑文已經模糊不清,它是北宋開國元勛石守信的長子石保興墓的神道石碑。位於該神道碑東北側約100米處土溝內,石保吉墓的神道石碑背靠土坡而立,一段碑身已沒入地下,但仍高5米左右,碑額上刻有「大宋西平石公神道碑」9個篆書大字,它同樣風化嚴重,墓碑已斷為四截(小圖)。石保興、石保吉墓碑,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孟津縣對其進行了修復。
石碑凹村曾叫宣武村,那麼為什麼現在叫石碑凹村呢?據孟津縣文管所所長張欽波介紹,該村村名由來與北宋開國功臣石守信及其家族息息相關。石守信為北宋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死後葬到這裡。北宋一朝,石氏家族地位顯赫,家族成員多為朝廷官員,死後也都埋葬在附近。數百年的時間裡,這裡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家族墓地,墓冢繁多,碑碣林立,每座墓的神道兩旁都設置造型豐富的石人、石虎等石刻。正因為如此,該村便更名為石碑凹村。
石守信是開封浚儀(今開封附近)人,是趙匡胤建立北宋初期的主要支持者,開國功臣。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六月,石守信死去,終年57歲,被安葬於「河南洛陽縣平樂鄉宣武村」,也就是今天的孟津縣常袋鄉石碑凹村,北宋朝廷追封其為威武郡王,謚武烈。
石保興是石守信的長子,字光裔,自幼就很聰明,14歲時便當上了供奉官。石保興同他的父親一樣,能征善戰,屢建戰功,逐漸成長為北宋的重要將領。雍熙初年,契丹軍入侵北宋,石保興奉命駐守澶州前線。不久,西夏軍又入侵宋朝邊境,石保興率兩千士兵在黑水河大敗西夏軍。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石保興在任延州(今陝西延安)都巡檢使兼署州事率軍平叛時,在三天內共打了42場仗,因此受到朝廷嘉獎,升任本路副都部署。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與遼國戰爭(宋真宗親征)中發官庫錢給戰士,以此為激勵,終於打退了契丹軍隊。石保興被封為西平郡開國公,咸平五年,他因病回到汴梁,不久病故,並歸葬於石碑凹村。
石保吉是石守信的次子,石保興的弟弟,字右之。石保吉與哥哥一樣,為北宋將領,他的妻子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二女兒延慶公主。石保吉依仗其卓越戰功和當朝駙馬的身份,驕橫跋扈,所到之處,總是以接待公主的名義,要求各地為其大修府邸,生活極為奢侈。雖然石保吉驕橫做派十足,但其戰功確也卓著,他歷任駙馬都尉、上柱國等職,也被封西平郡開國公。1004年,宋真宗與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議和時,石保吉率軍立於北門外,遼騎數萬驟至城下,他退去遼軍,助真宗完成澶淵之盟。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石保吉被加封為校檢太師。大中祥符三年四月二日,石保吉病逝於豐義坊的私宅,年僅57歲,他的靈柩「歸河南府洛陽縣平樂鄉宣武原祔先王之塋,與延慶公主合葬」,埋葬於石碑凹村父兄墓之側。令人稱奇的是,石守信父子三人同歲而逝;另據考證,為石保興、石保吉兄弟二人撰寫碑文的楊億和李宗諤,也是同年而卒。
石保興墓神道碑碑文為行楷,碑首兩側刻兩條盤龍,碑身兩側浮雕蔓草紋,底座置於八角形大石座上,引頸卷爪,腿部刻魚鱗紋,尾部下垂,尾尖上勾。石保吉墓神道碑,碑首兩側也鐫刻有兩條盤龍,頂部正中刻一坐佛,佛像有背光,碑身兩側面浮雕蔓草紋,底座深埋地下,碑文為行書。石保興與石保吉墓神道碑形體高大,雕刻精細,碑文對了解北宋官制、歷史事件及石守信父子的史料、墓地布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石保吉墓神道碑碑首雕刻的佛像,形制特殊,為研究墓碑發展演變、雕刻風格提供了實物資料。


※去開封旅行,到這五個地方就夠了
※馬爺說文化|歷史上著名窯口以產地為中心!
※宋仁宗龍種身份為何被懷疑?揭秘宋仁宗趙禎身世之謎,宋仁宗為什麼一生沒有兒子?
※現實不可能有的現象:中國一朝代軍事上無能,人到外國卻地位高
※宋太祖趙匡胤不是陰謀家
TAG:宋朝 |
※這一大片荒地「野草」,采來可治拉肚子,扔起花盆蹭蹭變漂亮盆栽
※冰雪黃昏,天荒地老
※精彩大戲正上演,近百人卻走進一塊荒地,他們在幹啥
※這裡原本是荒地,現在卻成了寶地
※妻子「緋聞」遭綠營炒作 韓國瑜感嘆「被黑到天荒地老」
※浙江荒地突然塌陷,專家趕來發現宋朝古墓,揭開幾十年的一個謎團
※能單身到天荒地老的四大星座
※中國詭實錄《荒地》《修車》不要讓孩子去荒地玩
※清朝官員將一塊灘涂荒地租給英國人 如今成上海中心
※神算指著一塊荒地,對窮書生說:將你父親葬在此地,家族世代顯赫
※這是森林和沼澤荒地,改造出來的一座著名的宮殿
※榫卯,兩塊木頭的天荒地老
※郟縣的這個地方原是荒地,因埋葬了一位君王,發展成了村莊
※7旬老人荒地挖野菜,牧羊犬陪伴,「老伴在養老院孩子指望不上」
※男子偶遇一隻流浪狗,它卻把男子帶到荒地里,眼前的一幕令他淚目
※鄉下荒地這一種野草,竟然有如此強大功效,城裡一斤上百也要買
※大片荒地出現,中國人多地少局面已不再?
※夢想擁有一屋子的書,看到天荒地老
※男子挖掘荒地,拿鏟子挖土時,遇到一些奇怪的東西,隨後男子樂了
※這就是所謂的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