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Pro Touch Bar 2017 開箱上手
我上一台筆記本還是15款的MacBook Pro,去年在看發布會的時候,就已經對它動心了,只是因為16款的MacBook Pro沒有用上第七代的Intel,所以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一直等到了今年,果然今年的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新款的MacBook Pro,17款升級到了第七代的KabyLake架構處理器。於是趁著今年的教育優惠,擼了一本。
外觀
這次的外包裝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底部帶有一個提示性的標籤,拉著它就可以直接扯開封條,人性化到不行。
打開封條後直接抽出內包裝盒。
當我打開外包裝盒,第一眼見到17款的MacBook Pro真身時,儘管我曾經用過15款的MacBook Pro,但我還是為之一顫。
包裝盒和15款相比,更小更薄。
17款的外觀和16款的相同,但是和15款的就大不同了。這一次的MacBook Pro相比15款的來說,增加了深空灰配色,顯得更加深沉。
首先,A面上那個能發光能裝Bi的LOGO改為了一個不能發光的鏡面拋光金屬LOGO。
底部的進風口取消了之前的三段式設計,改為一長條了。我還是覺得以前的三段式好看點。
使用了全新的金屬鉸鏈,比起15款的塑料材質強度增加了,並且這次的阻尼感非常好,單手就能開啟了。整個轉軸部分採用了下沉式的設計,不再顯得那麼突兀了。
屏幕相對於15款來說,在保持屏幕大小不變的情況下,邊框更窄,並且增加了P3廣色域,得益於邊框變窄了,相對於15款的MacBook Pro來說,在屏幕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整體機身也相對更小了。
屏幕下方的MacBook Pro字樣又回來了。
這次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取消了常用的USB Type-A介面、MagSafe充電介面和SD卡槽,而加入了4個Type-C介面,3.5mm耳機介面保留了下來,雖然因此我們要購買N多轉介面,雖然機身上的4個Type-C介面都可以用來充電,但是我最喜歡的MagSafe磁吸充電介面居然減掉了,氣憤!。這一次的蘋果,減法做的有些過了,導致很多網友都憤怒了,太過超前也不太是件好事。
另外有一點就是,機身兩側的Type-C介面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左側的2個介面可以全速運行,右側的2個介面則性能會稍低,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將5K顯示器或者高速移動硬碟等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設備連接在左側。
這次的17款依舊採用了Force Touch觸控板,但是觸控板的大小卻比15款增加了46%將近二分之一,15""的機型更是大了一倍之多。作為MacBook Pro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觸控板面積的增加勢必會帶來更多的好處,用起手勢來更加方便,再也不需要購買多餘的滑鼠和Trackpad了。可能有人會問了,這麼大的觸控板不會誤觸嗎?在我使用一周的情況來看,暫時還沒有出現誤觸的現象,這點,蘋果還是值得稱讚的。
這一次的揚聲器也是一大亮點,蘋果將揚聲器直接連在了系統電源上,峰值功率提升了3倍。相對於15款的MacBook Pro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了。實際聽起來,聲音更響了,主要是中音提升了不少。
17款的MacBook Pro採用了第二代的蝶式鍵盤,蝶式鍵盤和15款的剪刀式結構鍵盤的區別就在於,單個按鍵面積更大,更薄,鍵程更短,並且穩定性也更強,外觀上更加美觀,不過我上手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鍵盤手感這麼辣雞啊!但是當我在體驗了一個小時之後,慢慢也就習慣了,感覺反饋比15款的更加清晰,聲音也更大了。背光也更加好看,不會和15款一樣從鍵盤側面外泄了。單個按鍵的增加也讓打字更加精準了。
接下來就是新款和老款最大的亮點了,Touch Bar。蘋果將function鍵替換成了一個長條狀的觸摸式屏幕,顯然蘋果想在相互上大做文章,簡單的體驗了下,感覺功能還是一般般,並且有個最致命的缺點就是,之前已經習慣了盲操的人,現在不得不低下頭去看鍵盤再輸入了。
這次蘋果給足了用戶自定義空間,在設置中可以自由放置按鈕的位置。現在已經有不少軟體已經對Touch Bar進行了適配,例如Chrome、QQ、搜狗輸入法等常用的軟體。蘋果自家的Final Cut Pro已經完美的適配了Touch Bar了,並且在發布會上,已經演示了如何操作,看起來確實功能性很強,很霸道。其餘的macOS上自帶的軟體基本上都已經完全的適配了Touch Bar了。
Safari使用Touch Bar看起來是挺方便的。
這次發布會重點宣傳的Emoji表情也是一大亮點。
Touch Bar如果想要簡簡單單幾句話說清楚是不可能的,Touch Bar的出現,本質上是為了增強function鍵的功能,就目前而言,學習成本還是挺高的,也不是一下兩下能夠快速去適應的,畢竟已經用了這麼多年的function鍵了。至於Touch Bar能不能成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有時間才能證明了。
在Touch Bar的右側是新增的指紋識別按鈕,也是一個實體鍵,可以按下,代替了老款的電源按鍵。
還要提到的一點就是,為了保持整體的美觀,Touch Bar左側的Esc區其實是不頂邊的,和右側處於對稱狀態,不過測試了下,我發現在Esc鍵的左側觸摸還是會觸發功能,這點人性化做得不錯。
在設置中,可以手動添加指紋,過程和iPhone上一樣,唯一不同的是,Mac上最多只能添加3個指紋。簡單的體驗了下,識別率還挺高的,可以用於Apple Pay購物,也可以用戶解鎖Mac,但是和iPhone一樣,在重新開機之後,首次需要輸入密碼登錄系統。
現在卸載App Store中安裝的應用程序時,也會要求使用Touch ID認證一下了。
這一次的SSD也是提升不少,使用Disk Speed Test實測,寫入速度為:1329MB/s,讀取速度為:2415MB/s,相對於15款來說,又提升了不少。
電池方面,Touch Bar版的為49.2wh,比非Touch Bar版的54.5wh稍小,因為Touch Bar組件本身佔據了一定的空間,所以不得不壓縮掉電池的空間了,不過就蘋果官網上描述的都是10小時的使用時間來看的話,影響應該很小。
這一次的17款MacBook Pro也是更新到了第七代KabyLake架構處理器,那麼我們來跑個分?
所幸手上還有一台不帶Touch Bar的17款MacBook Pro,那麼我們來對比下跑分吧。
可以看出,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雖然CPU基礎主頻比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要高,但是從跑分上看,反而還是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更勝一籌,我猜測應該是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的Turbo Boost頻率比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要高那麼0.1GHz所形成的優勢。實際上,在日常體驗中,這點跑分差距是感覺不出來的。
Ps:在跑分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一直都要比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快1秒鐘左右。
第七代處理器所攜帶的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0 GPU相對於15款MacBook Pro上的Broadwell架構處理器所攜帶的HD6100,簡直可以說是秒殺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從15款升級到17款最大的一個原因,因為要便攜的關係,所以沒有選擇15""的型號,也就沒有獨顯了,這款集顯,夠用了。
總結
使用了那麼幾天下來看呢,我覺得如果讓我在兩者選擇,我可能會選擇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為什麼呢?就目前而言,Touch Bar對我來說,沒什麼用,可能在某些方面會更加方便了,但是還是沒有方便到那種讓我加2000塊換一個似乎沒什麼用的Touch Bar。而且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電池還比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要小,對於我這種對續航要求很高的人來說,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是最好的選擇。
Ps:因為手上還有一台不帶Touch Bar版的MacBook Pro,過幾天還會寫一篇它的開箱上手文章,敬請期待。


※靳東開啟霸屏模式,《浮出水面》開播,職場大佬變身硬漢偵查員
※20個關於香蕉的隱藏版的好處,你知道幾個?
※餵奶、換尿布、做輔食,全職爸爸帶寶寶樣樣精通,而且收入還不少
TAG:安妮兒的媽媽 |
※蘋果「Quieter」MacBookPro鍵盤是2018年版獨家防塵產品
※MacBookPro配Vega後首個Benchmark來了!
※蘋果新款MacBookPro13寸9U2太原促銷
※華為MateBook X Pro 比拼 蘋果MacBookPro
※蘋果上線新款MacBookAir和入門級MacBookPro
※蘋果無奈召回MacBookPro換電池;華為Mate30來了
※GeekBench 出現新跑分:六核處理器,或是新款MacBookPro
※同樣的價格買iPhoneXsMax還是買MacBookPro
※M5510黑蘋果系統評測,體驗來自未來的MacbookPro
※我的新生產力工具——2017款MacBookPro 15.4
※新生產力工具:2017款MacBookPro 15.4
※MacBookPro13寸版本SSD存缺陷!蘋果緊急召回!
※蘋果推出MacBook和MacBookPro的蝶式鍵盤維修計劃
※小米將首發1億像素手機;16英寸MacBookPro配置曝光
※為補償三星,蘋果或推出三星OLED屏iPad、MacBookPro
※7月5日早報:榮耀Note10準備兩年有絕活,MacBookPro新版本跑分曝光
※MacbookPro 擴容SSD遇到的一些坑
※華為旗艦顯示面板曝光 MacBookPro性能較前代快83%
※蘋果9月欲推16寸MacBookPro:超窄邊框,要賣2萬元
※媲美MacBookPro麥本本大麥6S刷新2018遊戲本顏值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