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軍進行全防護戰鬥發射演練 夜幕下東風-21很搶眼
8月12日,解放軍火箭軍某旅在暗夜條件下進行全防護戰鬥發射演練,演練發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圖為正在起豎中的東風-21彈道導彈。
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是我國在90年代初期開始裝備的一款中程機動式固體彈道導彈,是中國第二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同時也是解放軍首款採用固態燃料推進的導彈。它採用公路機動式發射,射程達1700多公里,曾在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
其實,目前我們在圖中看到的這款東風-21應該稱作東風-21A更加準確,因為火箭軍的前身第二炮兵並未裝備基本型的東風-21,而是裝備的改進型的東風-21A。但由於東風-21基本型未進入部隊,因此我們常把東風-21A稱作東風-21。圖為已經完成起豎的東風-21彈道導彈。
相比基本型的東風-21導彈,東風-21A的精度和射程都獲得了進一步的提高。其射程約為1800公里,圓概率誤差(CEP)為100-300米。圖為一名身著防護服的士兵正在使用光學瞄準裝置瞄準導彈目標。
東風-21採用的是二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採用 「冷發射」技術,在發射時首先以燃氣動力將導彈推出發射筒,在導彈離地20米時,火箭再點火使導彈加速升空。圖為一名身著防護服的士兵正在使用光學瞄準裝置瞄準導彈目標。
除了改進型的東風-21外,我國還陸續發展出了東風-21C和東風-21D型導彈,其中東風-21C於2006年研製成功,其精度進一步提升,此外既能搭載常規戰鬥部也能搭載核彈頭執行打擊任務。而東風-21D則是目前最出名的「航母殺手」,美國國防部稱其為世上第一種也是唯一能攻擊海上大型戰艦的陸基彈道導彈。圖為兩名士兵正在托起電纜協助導彈完成起豎。
採用液體燃料的導彈在發射前幾小時需要加註燃料,而燃料燃料一般都有巨毒且易揮發,因此,為防止發生中毒,在加註燃料時士兵都需要全程著防護服並戴防毒面具。圖為一名士兵正在指揮其他人員完成導彈起豎工作。
但東風-21所採用的是固體燃料,不需要在發射前進行燃料加註,因此參與發射任務的士兵不需要佩戴防護裝置。因此,此次火箭軍部隊進行的全防護戰鬥發射演練應該模擬在核生化條件下的演練。圖為列隊的火箭軍士兵,背後的東風-21儲運發射管起豎到一半,十分霸氣。
而對與於導彈部隊來說,進一步加大核生化嚴酷條件下全防護戰鬥發射訓練,是緊貼未來作戰需求的,可以提高可以提高導彈部隊在核生化環境下的作戰能力,確保導彈隨時能打的出去,且打得快、打得准、打得狠。圖為正在操作相關裝置協助導彈完成起豎的士兵,這一身防護裝置穿在身上可是十分不舒服的。


※飛豹出擊!南部戰區殲轟-7執行海上突防與精確打擊訓練
※氣墊艇霸氣搶灘 南海艦隊兩棲艦進行立體投送登陸演練
※新型自行榴彈炮在高原火力全開 錘鍊官兵高海拔實戰水平
※南部戰區飛豹執行海訓任務 與蘇-30殲-11同場秀技
※美陸戰隊與日自衛隊在北海道開始「北方毒蛇」演習
TAG:空軍世界 |
※東風16導彈滿負荷戰鬥發射演練曝光:敲碎第一島鏈的新王牌
※火箭軍東風31洲際導彈東北演練,現場煙霧繚繞實戰感強!
※解放軍演練山地抗擊巡航導彈飽和攻擊 新防空彈連續發射
※北方戰區海軍航空兵防空旅進行了夜間實戰演練.
※殲-15艦載機進行晝夜起降和實彈攻防演練,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風急浪高,一場兩棲戰車海上進攻戰鬥演練拉開戰幕
※美軍極寒天氣下演練發射毒刺導彈
※解放軍海軍陸戰隊進行登陸戰鬥演練
※模擬對抗俄軍炮兵,美國18炮兵旅進行高火力演練,備戰紅旗軍演
※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防空旅進行跨晝夜實戰演練
※殲11桶滾飛越殲16!解放軍西部戰區航空旅實戰演練
※震撼!火箭軍全黑條件下展開夜間對抗演練 數枚導彈直衝雲霄
※日本航空自衛隊飛機救援消防演練火光衝天
※900噸小艦演練新型戰術!全身載滿導彈,可圍攻航母戰鬥群
※芬蘭陸軍進行火箭炮演練 雪地靶場密布黑色彈坑衝擊力十足
※徹夜難眠,火箭軍在夜間進行高調的巡航導彈演練,發射力很密集
※大小火器齊上陣,酷炫畫面亮瞎眼!第79集團軍某旅組織晝夜實戰化實彈射擊演練
※火力突擊!解放軍陸航部隊東南沿海跨晝夜實彈演練
※美軍陸戰隊演練乘魚鷹飛機夜間起降
※用運輸機載遠火反艦!美海軍陸戰隊演練對華「海上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