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聊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的出處

聊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的出處

這段時間,電影《戰狼2》火了,從不斷出現在朋友圈到不斷刷新國內電影票房紀錄,如今已經超越星爺的《美人魚》,坐上了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票房的鐵王座。

片中,主角冷鋒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不僅讓人聽的熱血沸騰,更深深觸動了咱們華夏兒女內心深處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天就來聊一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出處。

這句話的原文引自漢代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中,全句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釋義就是「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消滅他們。」。

陳湯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因為大漢好戰,而是因為當時的邊患匈奴郅支單于執意挑起衝突。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公元前49年,漢元帝即位,以道家無為思想指導下的文景之治給國家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大好江山社稷一片安詳,劉家祖輩們已經差不多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邊疆穩定,四海昇平,衛青、霍去病等將星璀璨、馳騁沙場的時代逐漸遠去。

可時隔數年,就在這片祥和中,平地響起一聲驚雷:朝廷派到西域的使臣被匈奴郅支單于給殺了!

兩國相爭、尚且不斬來使,而郅支單于口口聲聲準備歸漢,竟然出爾反爾、殺了大漢使臣,這是典型的外交挑釁外加赤裸裸的敵意行為!

一時間,朝野上下群情激憤。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匈奴這邊呢,郅支單于殺完人後冷靜下來一琢磨,也後悔了,害怕大漢報復,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

往哪走?越遠越好!

公元前44年,郅支單于長途跋涉帶領北匈奴來到康居東部居住,遠離漢境數千里。

一代名將陳湯,就在此時登場。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平民出身,祖上毫無功蔭可襲,所以凡事親歷親為,靠著勤奮和勇氣在軍界努力打拚。直到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他終於被任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使西域。

這個二人組掌握著大漢王朝在西域的最高軍事指揮權,也可以說就是當時的大漢駐西域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面對郅支單于殺完漢使逃跑後遠離漢境的情況,甘司令和陳政委都倍感責任重大,郅支跑的遠遠的,雖然一時間邊境再無烽火之憂,但從漢宣帝以來就確立的西域秩序開始面臨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眾多的西域諸國,都因為這事把眼睛瞄向漢朝,畢竟你當這麼多年大哥,現在有人出手挑戰你底線,大哥你看著辦吧!

如果放任不管,大漢王朝多年來在西域用鐵血刀兵辛苦打造出來的威望,恐怕就要雞飛蛋打,因此,司令和政委同志暗暗定下決心:與其養虎為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單于殺害漢使、遠離邊境八年後,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統率四萬大軍征討,一舉格殺郅支單于,並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斬獲頗豐、全勝凱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事後,政委陳湯給漢元帝寫了一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而疏奏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今,漢王朝已成為歷史,但這句話和這段壯志雄心的歷史卻讓人時時讀起依舊蕩氣迴腸,也成了千百年來每一位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熊熊燃燒的鬥志。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悟道 的精彩文章:

TAG:品茶悟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自何處?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誰說的?
這句話比「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還要霸氣,你聽說過嗎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麼霸氣的話,到底是誰說的?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種翻譯方式,你一定想不到!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種翻譯方式,你想到了嗎?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絕不是一句口號!看了這款大殺器 我信
特朗普這次玩真的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歷史上有哪幾個王朝真正做到過
真正做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皇帝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並非是最霸氣的一句話,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六句話!
中國史上最霸氣5句話,比「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還霸道,你知道幾句
美英法又來南海找事,中國亮出這些秘密武器,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除了成吉思汗還有誰做到了?
一尊樸實的雕像,一個偉大的少年,告訴我們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四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只排第二
《滿江紅·寫懷》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中印戰爭時,林彪用這一戰詮釋了,什麼叫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幾個皇帝,你覺得哪個皇帝最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