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太極逼殉阿巴亥,多爾袞三兄弟什麼不反抗救母?

皇太極逼殉阿巴亥,多爾袞三兄弟什麼不反抗救母?

向敬之

1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未時,努爾哈赤病逝於瀋陽城外四十里處的叆雞堡,享年六十八歲。第二天辰時,大妃阿巴亥「以身殉焉,年三十有七,遂同時而殮」(《清太祖實錄》卷十)。另外,還有二庶妃殉葬太祖。

殉葬的二庶妃為德因澤和阿濟根。阿濟根原為侍女,因協同庶妃德因澤舉報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有染,被努爾哈赤升為側福晉,獎勵與大汗同桌吃飯。她們殉葬努爾哈赤,也是被逼的:一是皇太極向代善示好,畢竟二庶妃的揭發讓代善被努爾哈赤廢掉了儲君之位;二是她們並未給太祖生育一兒半女,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玩的殉葬法,未生育的妃子陪葬,不好留在未來大汗的後宮。

而大妃阿巴亥之死,準確地說,是四大貝勒逼迫殉葬努爾哈赤的。一說是她自縊而死,二說是被弓弦勒死。

不論哪種死,阿巴亥都是被逼的。

《孝庄秘史》中的斯琴高娃版阿巴亥

阿巴亥死時,其大兒子阿濟格22歲,二兒子多爾袞15歲,小兒子多鐸13歲。

皇太極主持修撰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後來《清太祖實錄》的底本)是這樣說的:孝慈皇后「崩後復立兀喇國滿泰貝勒女為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哄、多躲,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巳時出宮,安厝於瀋陽城內西北角。」

兀喇和多爾哄、多躲,都是烏喇、多爾袞和多鐸的原始寫法,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的是,四大貝勒稱阿巴亥丰姿綽約、俏麗聰穎、心懷嫉妒、恐亂國政,而被太祖遺命殉葬。

他們的政治陰謀是要避免,太祖去世,能幹聰明的大妃繼而升為太后,勢必能影響整個朝局,同時她作為太祖駕崩前的獨處者、見證人,自然能傳出不利於四大貝勒、而推己子上位的太祖遺命。

所以,四大貝勒率先傳出不見記載的太祖遺命,先發制人,以絕阿巴亥「為國亂」。

這樣的理由,應該是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想出來的。大貝勒代善雖然擁有兩紅旗,但他兩個最能幹的兒子岳托和碩托,都是皇太極的支持者,但為了自證清白,不得不做出政治妥協。

畢竟這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既針對阿巴亥,也與他代善有關。

天命五年三月,德因澤與阿濟根向太祖告發,大妃阿巴亥私自給大貝勒送了兩次酒食,給四貝勒送了一次酒食,代善都接受了,而四貝勒受而未食。阿巴亥曾二三次遣人到大貝勒家,還曾深夜出宮二三次。太祖聞言,便命侍衛徹查,得悉並非誣告。

《孝庄秘史》中的代善,在逼殉阿巴亥時,很尷尬

努爾哈赤急了!雖然他曾說過身後大妃及其所生諸子交由代善照顧,沒想到他還沒死,阿巴亥和代善就眉來眼去、曖昧行事。每次賜宴會議上,阿巴亥皆艷妝往來代善之側,不免讓太祖心生不滿,使大臣私有腹誹,也給了以皇太極為首的其他貝勒為奪儲爭權而借題發揮。

雖然有說法直指,德因澤的揭發,是受了皇太極的指使。但,努爾哈赤不想讓收繼婚的傳統提前變成事實,更不想因此遭人暗算,畢竟當初他幽死愛弟舒爾哈齊、處死長子褚英,也是因為大位受到了親人的威脅。如果代善和阿巴亥聯手鋌而走險,所造成的威脅絲毫不亞於褚英或者舒爾哈齊。於是,太祖以私藏金銀之罪,責令阿巴亥「大歸」,並命她不得與其他人往來聯絡。

阿巴亥被離棄了兩三年,還是被努爾哈赤召回。但代善的儲位被廢,卻未被複立。

2

努爾哈赤死前,曾給阿濟格兄弟各分了15牛錄,命阿濟格為鑲黃旗旗主,多鐸為正黃旗旗主。

讓人不解的,後來在太宗朝以卓越軍功博得官爵的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在母親被迫殉葬時,並未有進行實質性的反抗。

即便後來多爾袞在順治朝,以攝政睿親王之尊成為皇父攝政王,除了「擅稱太宗文皇帝序不當立」(《清史稿·多爾袞傳》)外,就是指使親信大學士剛林、祁充格將《太祖實錄》中阿巴亥殉葬的內容刪去,改為自願殉夫,何其高風亮節,並追封為孝烈武皇后。

好一個「烈」女子,被諸繼子逼殉,而被親兒子改為忠烈女。

《孝庄秘史》中的多爾袞與多鐸

阿巴亥的大兒子阿濟格,作為八旗最強大、最尊貴的鑲黃旗旗主,且在天命十年隨莽古爾泰征伐察哈爾,次年拜將領兵出征喀爾喀巴林部、從代善討伐扎魯特,驍勇善戰,戰功卓著,被封貝勒,入列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但,他作為少壯派的顯貴旗主,卻對於母親被逼自殺,無動於衷,是有原因的。

一、四大貝勒打著太祖遺命,讓阿濟格不敢反抗。天命汗的子孫,似乎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為了取悅父汗,不惜拿親人開刀。三貝勒莽古爾泰的生母富察氏,因與代善有私情被發現,太祖以私藏財物之名將其休棄,莽古爾泰卻將生母殘忍地殺害。後來,豪格因父汗對岳母兼姑母莽古濟厭惡,於是將為莽古濟之女的嫡福晉殺死。

二、阿巴亥曾私藏財物,被努爾哈赤發現追責,派人將阿濟格進行抄家。努爾哈赤曾一度遠離阿巴亥,不與其同房。

三、阿濟格雖驍勇善戰,但自身存在軟弱性,身領最強勢的鑲黃旗,併兼管正黃旗,但相較於四大貝勒所率的六旗,並無勝算。

四、從《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記載的阿巴亥請諸貝勒「恩養」其子的遺言來看,她只提到多爾袞、多鐸,而不涉及阿濟格。雖然阿濟格已經二十多歲,但不論如何,對於四大貝勒來說,都是一個弱勢群體,作為母親不該厚此薄彼。當時的多爾袞和多鐸,都在參預國政的和碩額真行列,而且多爾袞已成婚兩年,算作成人。阿巴亥和阿濟格的感情究竟如何,也讓人不得不懷疑。

電視劇《孝庄秘史》表現了阿巴亥被逼殉葬,多爾袞和多鐸有不少戲份,但沒有安排阿濟格有像樣的出場。

3

對於母親阿巴亥的死於非命,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表現得最多是妥協,有無可奈何,也有無助冷漠。

即位成功的皇太極,兌現了對阿巴亥臨終的承諾。《清太宗實錄》卷一記載:太宗「繼立,大妃烏喇納喇氏生子三,長阿濟格,次多爾袞賜號墨爾根戴青,次多鐸賜號額爾克楚虎爾」。

《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極與多爾袞

多爾袞和多鐸得到了封號。《清史稿·諸王傳》記載是天聰二年,他們跟從太宗征戰多羅特部有功,而得封賞。太宗並未獎勵阿濟格,而以阿濟格擅自為多鐸迎娶烏喇舅舅阿布泰家的表妹,被削去爵位,後來再恢復原位,但他原管的鑲黃旗卻被皇太極永久地奪去。

從阿濟格三兄弟在太宗朝的戰鬥歷程和政治作為來看,他們是皇太極培育倚重兼及打壓的少壯派,但他們對皇太極算是忠心拚命的。天聰元年,阿濟格隨阿敏出征朝鮮亡國,連克五城,歸來又跟著皇太極南征明軍。而多爾袞作為太宗朝最耀眼的政治明星,東征西討,多建殊功,不但成為了大清王朝第一個奉命大將軍,而且統攝六部為後來攝政做了充分的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挑戰天皇帝,找了怎樣一個堂皇的借口?
皇太極為何將剛生產的愛妃賞給表侄?
洪承疇降清,原是誤解了皇太極的暖男計
晚明皇帝PK晚清皇帝:昏庸亡國是怎樣煉成的?
胤禩受滿朝力挺最具人氣,雍正栽贓康熙大搞出身論

TAG:向敬之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二郎神自己劈山救母,卻不讓沉香救?真相讓人感動
楊戩阻止沉香劈山救母,玉帝不準楊戩劈山救母這其中有什麼原因?
陸川三兄弟為救母,打破「病久床前無孝子」,卻鋃鐺入獄!
這輩子最痛苦的決定:母親弟弟遇車禍危急,他無奈放棄救母親
印尼發生巨大災難,男子被迫做出艱難抉擇:救母親還是救妻子?
寶蓮燈:楊戩是三聖母的兄長,為何要阻礙沉香救母?原因讓人淚目
沉香為什麼能夠劈山救母?因為他有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師傅
索爾何時第一次舉起鎚子?為打敗毒液拯救母親,索爾發威晉陞雷神
楊戩母親被壓山下,玉帝為何阻攔他救母?楊戩師傅不小心說出真相
劈山救母的楊戩,為何要阻攔沉香救母?多年之後終於明白做哥哥的苦心
二郎神自己劈山救母,為何要阻止沉香?如來佛祖一句話說出真相
孫悟空的三個徒弟,分別西方稱王,劈山救母,他最霸氣,立地成佛
二郎神的母親是誰?父親曾是西漢一書生,斧劈桃山只為救母
為何二郎神要阻止沉香救母?不是他不想救,你看看他都幹了什麼
「兒子害媽的,肯定有!」兒子千里救母,獲救後母親卻這樣說……
楊戩曾劈山救母,為何不讓沉香救三聖母呢?孫悟空一語道破天機!
劈山救母的二郎神,挑戰舅舅玉帝的資本是什麼?
母親得了癌,為了救母,孝子尋找特效藥,卻發現「葯」就在身邊
孫悟空大弟子是凡人,二弟子大鬧天宮救母,本領不輸師傅!
兩兄弟參考網上教程自製抗癌藥救母,每次喂葯都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