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淚奔:航天博士「戰死沙場」 生命定格在41歲

淚奔:航天博士「戰死沙場」 生命定格在41歲

上面兩條簡訊,一條是劉從新在上海治療期間發給他同事的,另一條是彌留之際發給他最親愛的愛人的。

劉從新生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71所的研究發展事業部智能計算中心主任,2012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博士學位後隨即來到航天工作。那年,他36歲。那時,771所幾乎沒有自己的軟體產品。

劉從新入職前在上海交大校園裡留影

專業不符、半路出家、年近不惑……劉從新迎難而上致力航天基礎軟體開發

「年輕人不要怕苦,不要怕難,要是怕苦怕難就不要搞航天!」

劉從新很健談,戴著一副眼鏡,同事們都親切的喚他「老劉」。

老劉的座位旁,常靠著一個行李箱,不了解他的人好奇裡面藏著些什麼寶貝。其實裡面裝的不過是幾件換洗衣物和洗漱用品。

老劉給他的徒弟解釋說:「這是統籌學的一個使用實例,放個箱子,出差方便,可以直接拎起箱子立刻出發到車站或機場。晚上加班回不了家住單位的時候,也方便。」老劉是個惜時到有些瘋狂的人。

5年前,老劉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圖像處理演算法方面的研究。來到所里後,被分配從事CPU基礎軟體方面的工作。專業與崗位兩不相交。

有人問,老劉你學到博士了專業用不上,咋整?老劉笑了,「我本科、碩士和博士學的專業都不一樣呀,現在讓我搞CPU軟體,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幹勁。還得感謝所里能給我這個學習提升的機會呢。」老劉是個喜歡學習和挑戰的人。

專業不符、半路出家、年近不惑……老劉只是欣然地迎難而上。

劉從新博士工作照

那一年,老劉沒日沒夜地查閱學習CPU設計和基礎軟體開發方面的知識。內網資料有限,他自掏腰包為自己和組員購買了國外論文網站賬號下載學習。那一年,他所在的並行計算中心位於西安的長安區,離高新區的家比較遠,每天晚上九點半最後一趟晚班車上,總能看到老劉的身影。

學以致用,老劉有想法。他覺得未來航天型號產品必然要靠「軟硬體兩條腿走路」才行,對系統軟體和基礎軟體的研發將是單位開拓智能化型號裝備市場的重要一步。

老劉的思路得到了所里的支持,在其所在部門組建了基礎軟體研發中心,老劉被任命為中心負責人。走馬上任之初,老劉向大家說了他最大的夢想:「以後要讓中國的型號裝備都能用上我們的智能軟體。」

航天基礎軟體開發技術艱深複雜,有年輕同志感到泄氣時,他總會親自給大家加油打氣,做細緻的思想工作。他常說「年輕人不要怕苦,不要怕難,要是怕苦怕難就不要搞航天!」。

熬通宵、眼出血、看淡名利……劉從新拚命工作收穫了科研成果也收穫了大家的敬仰

「干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會覺得累,我對航天有興趣,更有激情。」

2016年可以說是他最勞累的一年。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他帶領團隊開始向智能計算領域探索,研究觸角快速向型號裝備、無人機、衛星天地一體化「群智」協同方面延伸。為了申請項目,老劉帶領團隊研讀最新論文,把握技術發展趨勢,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申請時間緊張,他就通宵讀論文、寫材料。

10月的一天,為了在天亮前完成一份報告,大家忙到了凌晨4點,老劉趴在沙發上短暫休息,組員們準備好材料找他簽字時,卻發現怎麼也叫不醒他!

只見老劉側身靠在牆邊,獃獃坐著,手裡還攥著厚厚的一沓材料。當有人用力掐他的臉,他才從滯迷中緩緩醒來,急忙詢問進展如何。看到完整的材料時,老劉強打精神,但卻怎麼也站不起來了。老劉實在是太累了。

劉從新跟同事在北京出差時通宵改報告的背影

他常在班組例會上說:「要像照管自己的孩子一般對待手裡的項目。」

對工作上的事他念茲在茲,無日或忘,卻捨不得在自己的事上花一點時間。某項目鑒定迫在眉睫,連續數周,辦公室里除了鍵盤敲擊的聲音就是他和大家討論工作的聲音。一位同事在向他彙報工作時突然發現他眼角滲血,驚呼:「你眼睛怎麼出血了!」他竟沉迷在工作中渾然不知。過了半晌,才明白了那位同事的意思。去洗手間照了照鏡子,老劉只是淡淡地說:「可能是沒休息好吧。」

在同事的勸說下,老劉最終不情願地請假去看醫生。沒想到一個小時不到,他又回到單位。在大家的錯愕中,他笑著說:「小意思小意思,醫生說沒大礙,堅持用幾天眼藥、注意用眼衛生就行了。」

組裡的同事總勸他不要太拼,要注意身體,他卻說「干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會覺得累,我對航天有興趣、更有激情。」

帶著這種對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老劉帶領著團隊收穫了一系列成果,2016年以來,綜合電子操作系統、863預研等一系列國家級的項目獲得批複。老劉帶領團隊研製的操作系統榮獲了陝西省國防科技進步獎,並已成功在多個衛星產品上應用。同時,該款軟體也是771所歷史上第一款系統級軟體產品。在他的帶領下,基礎軟體研發中心如今也發展成了下轄3個班組、20多人的智能計算中心。

項目榮譽,他總是讓給年輕人,項目專項獎金,他更是都分給團隊的其他成員。憑著這樣的人格魅力和班組文化,這些年來,他的班組沒有一個年輕人離職,大家互幫互助、共同成長,親密得像一家人。

病重前,在黨員民主評議活動中劉從新寫下的自評書。

病重期間仍堅持工作……劉從新用生命詮釋「將軍就要戰死在沙場上」

「我要活下去,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多年的辛勞消耗了太多太多,在理想一步步實現的時候,劉從新病倒了。

今年3月,他被診斷為癌症晚期,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後來,同事們才知道老劉的身體早有不適,但是為了不耽誤工作,一直強忍著病痛,在研發一線和大家一起攻關技術難題。

病重期間,老劉憂心的還是工作。住院後,他還是會給中心的項目負責人打電話,詢問項目的進展情況。從上海完成治療回到西安後,他馬上打電話詢問各個項目的工作進展,並進一步給出了詳細的指導意見。老劉還打電話請同事幫忙帶一些書和論文到醫院來。病榻上,他仍然堅持閱讀專業書籍和智能軟體方面最前沿的論文,還一心想著病癒後如何開展更多的研究,讓軟體產業發展得更好。

同事們去看他,他很樂觀,跟大家談的還是工作,聊到中心未來的發展,他異常興奮,手舞足蹈地為大家勾畫軟體產業未來的宏偉藍圖,開心得像個孩子。他還告訴大家要趕緊返回工作崗位,不要耽誤項目進度。

老劉的腳步永遠定格在了2017年5月23日,年僅41歲的他帶著未竟事業的遺憾,離開了摯愛的工作。

就在去世當天上午,他曾振臂大呼:「我要活下去,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在葬禮結束後,他70多歲、滿頭白髮的老媽媽拉著領導的手說:「我的四兒走了,他的工作有沒有人能接上,有沒有給大家添麻煩?」。

追悼會現場

劉從新常說「將軍就要戰死在沙場上」,老劉用他的生命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

文/韓晶 趙一明

圖片由九院771所提供

編輯/楊成

監製/黃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報社 的精彩文章:

首批不含內源病毒的克隆豬誕生,未來:給我移植一隻豬肝!
盤點航天科技發射過的那些「不明覺厲」的星星們
三位航天專家在北戴河說了啥
揭秘美國宇航員工資:最高年薪14.4萬美元?
海地殭屍事件,揭秘使死人復活的神秘巫毒配方!

TAG:中國航天報社 |

您可能感興趣

300萬士兵戰死沙場,妻女立馬轉嫁敵人,戰後留下20萬私生子
他16歲娶妻,20歲革命,39歲當師長,49歲戰死沙場,夫人絕食而亡
1942年,戴安瀾將軍壯烈殉國,遺言:為民族戰死沙場,是男兒之份
他是隋唐第一好漢,14歲獲封大將軍,19歲因小人嫉妒戰死沙場
1947年哪位驍將戰死沙場,蔣介石雷霆震怒擼了愛將胡宗南
慘烈!3000庫爾德人戰死沙場 土軍僅42人陣亡 土軍最懼與女兵對陣
這就是美國政府口中的「零傷亡」!16000名美國大兵戰死沙場
他是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49歲戰死沙場,妻子絕食七天自盡
戴安瀾將軍殉國76周年|為民族戰死沙場是男兒之份
她14歲結婚,丈夫戰死沙場,苦尋77年,見到靈位時當場哭暈!
1200名庫爾德女兵對陣3萬土耳其大軍 多少妙齡少女將戰死沙場
鐵骨錚錚:6萬多桂系士兵奔赴抗戰第一線,奪回軍事目標,全部戰死沙場!
為幫助此國,遠征軍10萬戰死沙場,如今烈士墓被夷平,讓人痛心
看看葉門真正的「童子軍」:10歲少年拿起槍戰死沙場
太平天國滅亡後,10萬女兵去哪了?有的戰死沙場,有的下場凄慘
丈夫戰死沙場,妻子獨闖敵營要回頭顱,如今已經102歲!
血戰淞滬,中將軍長陣亡,東北軍第67軍全部戰死沙場
戰死沙場的中國少年兵,死後姿勢震撼日本人
左寶貴:甲午戰爭中戰死沙場的清軍將領第一人!
古代最恐怖封號:4人獲得,2人被賜死,1人被車裂,還有1人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