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馬為駢,雙人為偶 溯其源流,此脈甚久

兩馬為駢,雙人為偶 溯其源流,此脈甚久

天地陰陽,自然成對;鴛鴦蝴蝶,渾然成雙。兩馬為駢,雙人為偶。溯其源流,此脈甚久。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 。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什麼叫駢文?什麼又叫散文?先秦時期,沒有駢文與散文的區別。駢文的確定,是從魏晉陞始的。南北朝時期,駢文創作趨於興盛,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體。從文體角度來看,駢文、散文古人並沒有當作具體的文章類別來使用,它們的名稱出現都比較晚。

「散文」一詞最早使用於南宋,與之相對的是「四六文」。「駢文」 一詞使用於清代,與之相對的是「散文」或「散體」。以「四六」作為駢文專集之名始於唐末李商隱的《樊南四六》,以後, 北宋歐陽修、夏竦等人也將其所作駢文列為專集以四六為名。 南宋開始有專論駢文的著作如《四六話》、《四六談麈》等。然而,四六文並不完全等於駢文。六朝前期,駢文多用四言單句對。梁陳以後,多用四六言隔句對。唐代駢文以四六為正宗,宋駢愛用三句以上長聯,清人也有學魏晉之四言駢體 者。所以,後來的「四六文」實際上是駢文的概稱。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 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

以上駢文的摘抄,有以下特點:句式上講究對偶,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被稱為駢體,又因多用四六句式,所以又稱為「四六文」,駢四儷六是駢文在句式上最基本的特點;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迴環交往;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詞藻華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這個窩囊的皇帝,竟主動讓三千妻女給敵人隨意糟蹋!做法遺臭萬年
司改:「螺絲殼裡做道場」當休也
南宋流亡政權為何不像南明存在那麼久?這員大將的這些事做得太差
從襄樊到崖山:元軍怎樣完成水軍變革?
金國滅了北宋之後,實行「以漢治漢」的政策,扶持過兩個傀儡政權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