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經】足通谷穴:疏通經氣,安神益智
養生
08-16
再也不怕冷了——足通谷穴的妙用
【讀音】
zú tōng gǔ
【足通谷穴名釋義】
足,足部;通,通達;谷,穴處凹陷形若山谷,故名。
【足通谷穴位位置圖】
在足外側部,第5跖趾關節的遠端,赤白肉際處(圖⑨)。
【圖解足通谷穴位的位置】
1.側坐,足著地,在足外側部,在足小趾與足掌所構成的關節(第5跖趾關節)後方掌背交界線處即可出現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圖⑩)。
2.側坐,足著地,在第5跖趾關節的外側前方赤白肉際處,按壓有酸脹感。
【足通谷穴養生功效】
疏通經氣,安神益智。
主治頭痛,精神病;哮喘;項強,鼻衄,目眩;癲狂;慢性胃炎。
【經穴養療法】
刺法:直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5~10分鐘。
推拿:點按法、揉法、推法。
【穴位配伍調身祛病】
1.配大椎穴,主治項強。
2.配太溪穴、崑崙穴,主治踝關節腫痛。
【特別說明】
1.足太陽膀胱經之滎穴。
2.針刺時,局部酸脹。
3.針刺時以捻轉補瀉為主。
足太陽膀胱經,運行人體中寶貴的體液,關係到全身的健康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經外奇穴】治喘穴:平定喘息的功效
※【經外奇穴】子宮穴:女性朋友的福穴
※【小腸經】支正穴:清熱通絡,安神定志
※【腎經】照海穴:對婦科疾病引起的虛冷有特效
※教你不節食不運動也能輕鬆瘦的健康減肥法
TAG:穴位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