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能走向「科學化」嗎?

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能走向「科學化」嗎?

古典音樂如何愛

科學成果的新解讀

與神秘主義的二元論

高新民

作者簡介:高新民(1957- ),男,湖北新洲人,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心靈哲學與宗教哲學,武漢 430079

人大複印:《科學技術哲學》2013 年 07 期

原發期刊:《甘肅社會科學》2013 年第 1 期 第 69-74 頁

關鍵詞:神秘主義/ 二元論/ 心靈/

摘要:現當代是科學至上的時代,只有一致於科學的理論才有存在的資格。熱衷於心靈哲學研究同時又有神秘主義傾向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設法在科學上攀親拉故,於是在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中便出現了「科學化」的走向,這便為當今本來就較興旺的、有不計其數的理論形態並存的二元論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員。本文以西方心靈哲學中的基於對有關科學成果的解讀而形成的帶有神秘主義傾向的二元論為個案,探討了西方心靈哲學的現狀和走向,尤其是二元論的走向及特點。神秘主義的心靈哲學理論在本質上是一種二元論或多元論。它關於離體靈魂、續存、不朽、轉世、輪迴的「理論」是難以找到能在實驗條件下予以重複的根據的,因此自然為持科學主義、自然主義立場的思想家所否定。

科學成果無疑具有可多樣解讀性。當今西方心靈哲學中的唯物主義、自然主義之所以異常發達,以至成了心靈哲學中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思潮,理應歸功於科學的發達以及哲學家們對有關成果的有效解讀。然而,科學並非唯物主義獨有的沃土,它事實上也成了當今心靈哲學神秘主義和二元論得以「與時俱進」的基礎。這本身是一種反常的、值得認真研究的現象。本文將以西方心靈哲學中的基於對有關科學成果的解讀而形成的帶有神秘主義傾向的二元論(這只是當今流行的各種二元論形態中的一種)為個案,探討西方心靈哲學的現狀和走向,尤其是二元論的走向及特點。「神秘主義」(mysticism)一詞有不同的用法,因而有不同的意義,如既可指神秘主義者所宣講的與神秘之物、最高實在(如神、超自然力量等)直接靈交或神秘交融的經驗,還可指研究某種隱秘生活的學問、關於神秘知識的理論、神秘主義的修行方式等。作為一種信念或理論,它強調的是:世界上存在著神秘的、科學和日常經驗解釋不了的力量和奧秘。這裡所說的神秘主義主要指後者。

我們這裡關注的是心靈哲學研究中的新神秘主義。它之所以是新的,是因為圍繞心身問題而出現的各種神秘主義理論「與時俱進」,打上了新時代的烙印,其最明顯的表現是:它們在闡述自己觀點時,不僅像傳統的神秘主義那樣訴諸想像、冥想、玄思、神秘的宗教經驗、歷史上的神秘主義資料,而且還吸收、改造有關科學成果,從而使之貼上了新科學的標籤。除這一特點之外,心靈哲學的新神秘主義還有不同於別的領域的神秘主義的這樣的特點,即這種神秘主義與對心靈的玄思、研究相輔相成,如它們用神秘的方式解釋心靈,反過來,又用這種對心靈的奇思玄想來發展神秘主義,使這種神秘主義在內容和深度上有別於別的神秘主義。在這一傾向的形成過程中,宗教神學家自然是其主角,但除此之外,也不乏一大批職業的、純正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科學家,其中也不乏赫赫有名的乃至一流科學家,如榮格、泡利、薛定諤等。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純正的心靈哲學家也有神秘主義傾向。例如麥金(L.McGinn)弗拉納根(O.Flanagean)和查默斯等就是如此。由於國內對這些人物及其思想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這裡不予涉及,而把視角集中在人們不太熟悉但又確有研究價值的人物及其思想之上。

一、拉茲洛的非定域意識論

現當代是科學至上的時代。不管多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不能見容於科學,不能與科學的原理、規律保持一致,就有可能被剝奪本體論地位。同樣,任何理論、概念、思想,如果不能與科學中對應的東西保持一致,就會被戴上「非科學」或「偽科學」的帽子而遭遺棄。熱衷於靈魂研究,尤其是承認靈魂有獨立存在地位的許多人正是因為深知這一利害關係,因此設法建立他們的理論與科學理論的關係,挖空心思在科學上攀親拉故,於是在靈魂的神秘主義探究中便出現了「科學化」的走向。

傳統的佔主導地位的意識論,不管是唯物主義的還是二元論的,只要承認它有本體論地位,都會把它看作是定域性現象。在科學陣營中也不例外,誰要敢越雷池一步,可能導致身敗名裂的下場。儘管如此,最近幾十年,仍有一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物,通過對有關科學成果的「六經注我」式的解讀,在改造發展傳統神秘主義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種關於意識的非定域性理論。這裡我們重點剖析美國著名系統哲學家、廣義進化論和全球問題專家歐文·拉茲洛(E.Laszlo)的有關思想。

他的新理論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從共時性和歷時性或形態學和進化論角度對意識的全新的論述,二是對一致性意識、超個人意識的科學溯源。他不僅承認宇宙有一個同一的、一致性的、非定域的意識,而且把它建立在他發現的一種新的實在——阿克夏場——之上。他說:「印度教的預言家們是正確的。宇宙中有一個更深刻的實在,此實在就是連接和創造一致性的阿克夏場。該場作為已知宇宙的一個根本特徵,理應加入G場(引力場)、EM場(電磁場)、希格斯場和核子場與量子場等一系列科學場的隊伍中。」[1]

從共時態角度看,意識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對此,拉茲洛概述梳理了學界的這樣一些不同看法:如瑞士哲學家戈伯斯瑟(J.Gebser)認為,意識有巫術意識、神話意識和四維完整意識之別。美國潛修者巴克(R.Bucre)認為,意識有動物意識和人類自我意識以及宇宙意識之別。維爾博將意識分為六個層次:第一層是適用於無生命物質的物理意識;第二層是生物物理意識,高級動物和人類意識就在這一層之中;第三層是典型的、超個體的、基於直覺的微妙意識;第四層略高於它;第五層是因果意識;第六層是真正意義上的意識,或意識本身。英國工程師凱德基於記錄禪修、隱修者的典型腦電圖波形,認為意識的確有高低之別。通過感知和思維所形成的意識是低級或次高級的。在其之上還有高級的意識狀態。他把它稱作第五狀態,其表現是人們在三昧(即佛教所說的正定)、開悟和清醒狀態下所體驗到的意識。這些意識的存在沒有疑義,因為在人們進入這些狀態時,可記錄到中等的θ和β波,以及很寬的α波。在瑜伽師、通靈者和老練的沉思者身上,第五狀態明顯穩定。即使忙於日常事務,他們也能保持這種狀態。

他認為,意識中應該存在著新的形式,如超距溝通意識就是一種。按傳統的物理主義觀點,一切聯繫、作用離不開所依存的物質構成。由於我們沒有進入他人大腦的物質手段,因此不可能知曉他人的心理,不能控制他人的心身,對死去的人更是如此。正像宇宙中沒有超距作用一樣,人與人的心理也沒有超時空的聯繫。拉茲洛依據量子力學的場論指出:宇宙中除了電磁場、力場等之外還有A場。根據關於A場的理論,人腦同別的事物一樣,也可產生波,腦的任何功能作用都有相應的波形。波既能在A場中傳播,同時還能與別人的腦發生聯繫。而這種聯繫又會形成干擾圖像的自然全息圖。在這個全息圖中,不僅包含當下所有人的信息,而且還記錄著過去的每個人的信息。既然如此,根據相似相連的全息圖原則,每個人可從當下關於自己和他人的某一信息中,了解過去甚至在子宮中以及子宮以前的前世的信息。不僅如此,每個人還可通過全息圖與他人或其他生命發生超常的聯繫和溝通。如可接觸其他人的全息圖,甚至「通過調節,使我們的腦與其他人的腦和軀體產生的全息圖進行『適應性共振』,這樣我們就可同不同的人們及自然發生微妙但是有效的聯繫。我們甚至可以與最近死亡的人進行交流」[2]。

意識的另一新形式是「超意識」。所謂超意識即「超出今天的自我界限和感官限制的意識」[3]。這種超越既是時間上的,如意識到遙遠過去的事情,又是空間上的,如與別人的意識同一,或成為別人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人類就有了希望。因為通過它,人們就可意識到彼此之間生活在同一個生物圈或同一個宇宙之中,進而導致新的文明的產生。他說:「實現超越個人的意識很有可能會促進我們向以同情、信任和團結為基礎的文明邁進。」[4]

很顯然,這些新的意識形式的特點是非定域性,即超越時空。從作用上說,它可以與遙遠的意識、事物發生關係,達到一致性。此即意識的一致性特點。

相信意識中存在著這些新形式、相信它們有超時空一致性的根據何在呢?拉茲洛在總結概括有關科學成果、重構關於世界的新圖景的基礎上對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在他看來,世界上存在的實在從體用關係來看有兩種形式:一是表現型或上層,即顯現出來的實體、粒子、量子、時空、結果、效應、聯繫等;二是基礎層或終極層面。拉茲洛說:「量子及時空本身的層面不是宇宙的終極層面,在量子和時空的下面還有一層。」[5]這就是一種真空。而真空有兩種,一是經典的、作為理論構想的真空,二是被稱作宇宙基本介質的真空,可稱作「量子真空」。他說:「在由粒子、力和相互作用組成的可見三維世界之下還存在另一個世界……這間更深的地下室就是宇宙空間,它傳遞著光子和玻色子……並構成了處在不斷裂變和聚變過程中的所有宇宙的基礎。」[6]

經過對印度哲學的重新詮釋,拉茲洛認為,這種宇宙空間在特定意義上可看作是印度哲學所說的阿克夏場。他贊同20世紀印度哲學家韋委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的看法:「阿克夏在功能上等同於——即從所有意圖和目的來講基本等同於——宇宙空間。」[7]場是物理學用來解釋物體的聯繫、作用等可被觀察到的現象的一個重要概念。人們已發現了許多形式的場,如電磁、磁場、核場、引力場、希格斯場等。拉茲洛說:為了解釋他所發現的非定域性一致性現象,還應設想存在著一種新的場,即阿克夏場。他說:「我們在自然界觀察到的一致性表明,宇宙中還存在另一活躍的場,它可以在分開甚至是相距遙遠的物體間製造出准瞬時的聯繫。」[8]

他之所以用「阿克夏」命名這個場,是因為他看到:能解釋一致性的場與印度哲人相信的阿克夏十分相近。因為這個梵文詞指的是水火土氣四種元素之外的第五元素,它既包含前四種元素的特性,同時又有他所說的終極層次的作用,即能派生他物、讓他物在消滅時復歸於它的作用。它儘管不能被觀察到,但可通過心靈練習被體驗到。總之,「印度的預言家們是正確的。宇宙中有一個更深的實在,此實在就是連接和創造一致性的阿克夏場」[9]。

正是由於有這種介質或場,宇宙中廣泛存在的一致性尤其是意識一致性便可得到解釋。他說:「場域從歷時性來講,是比較重要的。它是佔據時空領域的粒子和粒子群的產地。同時,生產出的實體通過一個持續的、雙向的相互作用與它們的產地相聯繫。……在另一方向上,體系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實際的實體(波形)。這種相互作用導致了時空領域的漸進性演變和場域的漸進性形成。」[10]

按傳統的觀點,一物要與另一物發生聯繫,或發生相互作用,必須存在於一定的空間區域之內。簡言之,聯繫和作用是定域性現象。根據拉茲洛對量子力學的新解讀,宇宙間萬物的聯繫和作用都具有非定域性特點。不僅如此,時空上相距甚遠的兩個粒子之間還可出現步調一致的齊一性現象。他說:「量子共有一些共同的狀態。……粒子個體間相互內在地糾纏在一起,全套系統的重疊波的功能描述了每個粒子的狀態。」[11]在生物界更是如此,「若遙遠的細胞、分子和分子集合能以相同的或可兼容的頻率產生共鳴,則它們必須協調地共鳴,它們共享一個波函數。」[12]

人腦中也存在著這種非定域一致性。他說:「大量證據已出現在大腦和意識研究的最前沿,這些證據表明不同個體的大腦功能可實現一致性,即使個體之間並不存在常規形式的接觸。人的個體意識中存在超越時空的一致性。」[13]例如孿生疼痛現象,即雙胞胎中一個可以通過直覺或別的方式知道另一個的痛苦或不幸,有時還伴有相同的感受。專家們通過觀察、統計、發現這一現象的概率是75%。心靈感應現象是意識一致性的又一表現。人們已做了許多關於心靈感應的實驗研究,如先讓兩個受試在法拉第籠中沉思20分鐘,接著把他們分開,分別放到兩個法拉第籠中。然後只對一個施加刺激,如閃光、聲音刺激,甚至實施可引起疼痛的電擊。在此過程中,同時用腦電圖波來記錄他們的反應。實驗發現,未受刺激的被試身上可以觀察到與受刺激被試一致的「轉移電位」。在精神病治療中,治療師儘管沒有對病人施加物理刺激,沒有感官接觸,但治療師可以將自己的第五狀態,即一種平靜、愉快、清靜的狀態轉移到病人身上。藉助電腦圖,科學家發現:接受治療的人的腦電腦波與治療師的波之間存在著一致性。[14]

拉茲洛的這些關於意識及其與大腦關係的富有詩意的想像,表達的不外是這樣的二元論思想:意識不僅有獨立的存在地位,而且有些意識形式有許多不為一般人所知的新的存在方式和作用。

二、戴維斯論作為終極解釋的心靈

戴維斯(P.Davies)在心靈的存在和起源問題上表達的思想是十足的神秘主義。他認為,心靈不過是宇宙計算機的一種輸出。這種神秘主義不僅在內容上是「新」的,而且根據也是「新」的,如他的思想是建立在對有關科學如物理學和數學成果的利用的基礎之上的。他的許多著作的名稱足以為證。如《上帝的心靈——關於終極意義的科學及探究》、《時間非對稱性的物理學》、《神與新物理學》等。

在解決自己想解決的心靈哲學問題時,他非但不掩飾自己的神秘主義傾向,反倒作了新的發揮。由於有發揮,因此所持的神秘主義立場便具有了許多新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強調:要超出哲學和科學的局限性,必須有神秘的理解途徑。他說:「如果我們要不斷超越,那麼我們就必須接受那個不同於理性解釋概念的『理解』概念。神秘的途徑也許是科學達到這種理解的一條途徑。我本人的確沒有神秘的經驗,但我對這種經驗的價值採取開放的態度。它們也許是讓我們超出哲學和科學的限制的唯一出路,是到達絕對的唯一可能的出路。」[15]

他的新神秘主義的第二個特點是:他研究的問題是處在科學和宗教交叉地帶的、帶有神秘性的問題,如整個宇宙的起源問題、怎樣看待創造的問題、時間有限無限的問題等。有些問題即使不是神秘的問題,但由於他把它們置於他的特殊解釋範式之下,也便有神秘的意蘊。例如理性和合理性本來是科學的論題,但深入進去,就會碰到神秘的問題。他說:「在探討理性和合理性這些有待研究的領域時,我們將碰到神秘性和不確定性。」[16]如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世界是合理的,那麼這種合理性的根源是什麼?我們的心靈不可能是它的唯一根源,因為我們的心靈只是反映存在於那裡的東西。

第三,他所用的方法是科學的方法。他說:「作為職業科學家,我完全贊成研究宇宙時所用的科學方法,我相信科學在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生活於其中的複雜宇宙時具有極其巨大的作用。」[17]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切都不能遊離於物理學規律之外」[18]。但又必須看到,科學是有限度的,因此事實上並不能解釋一切。例如對於解釋鏈的終端即終極的解釋項,迄今的科學仍束手無策。再則,科學是離不開最初的假定或預設的,如用規律解釋事物時,就要預設規律是有效的。但這些規律是從哪裡來的呢?當追問這些終極問題時,就一定會碰到上帝是否存在之類的問題,因此科學的解釋必然離不開超科學的解釋。他說:「終極問題總是存在於經驗科學之上的。」[19]

第四,強調由科學方法也可推導出神秘的結論,如從科學解釋的角度,可推出上帝和心靈。因為當將解釋沿解釋鏈向終極原因推進時,就會如此。他說:這樣做時,「我會到達這樣的觀點,即認為心靈——世界的有意識覺知——不是關於自然的無意義的、偶然的遁詞,而是實在的一個絕對根本的方面」[20]。在他看來,心靈並非人獨有的實在,而是宇宙中存在的「有意識的覺知」,是最根本的東西,早在人產生之前就有了。這就是他試圖闡發的「另類完全不同的科學觀」[21]。

第五,他強調:在解釋世界時無法迴避終極問題。因為當探討的目光轉向規律本身時,下述問題便接踵而至:這些規律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有那樣的形式?它們可能有例外嗎?它們能獨立於宇宙而存在嗎?他承認有規律存在,這是一致於科學的地方,但又認為規律即密碼,而有密碼一定有編碼者;一定有對它的經驗。這編碼者即上帝,這體驗者即心靈。他認為,在對世界作終極解釋時,必然會得出存在著兩個世界的結論:一是物理對象所組成的世界,其特點是生滅無常,另一世界是抽象的世界,如靈魂、數、上帝、邏輯等。針對唯物主義尤其是取消式唯物主義剝奪心靈存在地位的看法,他認為他的任務就是要證明相反的結論。在《上帝的心靈》一書中,他說:整本書要論證的一個觀點是:心靈有自己的存在地位。「宇宙中的某個星球上的某個有機體身上存在的心靈是具有根本意義的事實。通過有意識的存在,宇宙產生出了自我意識。這不是沒有意義的,不是無心、無目的力量的副產品。」[22]

他意識到:要達到證明的目的,首先要弄清的是「存在」本身的元問題,即什麼叫「存在」?「存在」是何意?根據常見的存在標準,有確定位置和能運動的東西是存在的。根據這一存在標準,原子、次原子就都是不存在的。他說:「原子和次原子粒子居住在半存在的影子世界之中。」[23]抽象事物的存在更令人困難,如引力場、量子場、信息等抽象存在就是如此。在戴維斯看來,原子和次原子在過去被看作是虛構或猜想,但在現在的觀點看來則無疑是真實的存在。如果是這樣,就必須放棄過去的存在觀,至少要放寬對存在的限定,即不能只承認具體事物的存在。他承認:具體存在物有位置、能運動,的確是存在的。但抽象存在物也有存在地位,如心靈及其精神樣式就是其中的形式,在他看來,數學的作用足以證明它的存在以及它的對象的存在。因為數學是確定性和客觀性的守護神。除此之外,文化,如音樂、文學、宗教、倫理等,儘管不是具體存在物,但也有存在地位。

就主觀現象所組成的世界來說,完全否認它們的存在地位肯定是錯誤的。就夢境、夢中意象來說,它們的對象對於做夢者來說無疑有存在地位。同樣,思想、情感、感覺、記憶等不能被歸結為非存在。他說:「像計算機的軟體一樣,心靈或靈魂要表現自己,確實離不開具體的某物,如離不開大腦,但這並不會讓心靈成為具體的東西。」[24]

戴維斯不僅承認心靈及其作用,而且認為,可以根據計算對其起源作出說明。他的說明從分析宇宙的秩序開始。在他看來,宇宙是有秩序的。這秩序有兩方面,即簡單和複雜。簡單的秩序即是演算法的、形式的、嚴格確定的東西,或者說在自然中存在著簡單的模式。所謂複雜即是由於條件的變化、隨機因素的存在,而使宇宙表現出的不確定性的特點。由於有複雜性,因此宇宙就派生出了它的開放性,進而允許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存在。過去幾百年的科學比較重視對自然中的簡單形式的研究,而近幾十年,由於計算機科技的推動,對複雜性的認識有了巨大的進步。由於這些成果,「我們不但能看到:物理學的規律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它們必然為一切物理現象提供簡單的模式,二是由於具有形式,因此必然使深度即有組織的複雜性突現出來」[25]。

不管是哪一種秩序,都可訴諸數學來說明。他說:數學在描述世界時「有不可思議的有效性」[26]。因此,「大多數物理學家相信:紛繁複雜事物後面存在的是簡潔、有力的統一性」[27]。既然如此,便可以基於數學建立一種能說明宇宙及其所包含的物質和心靈的起源的模型。他把它稱作設計論證明或關於宇宙起源的計算說明,有時,他把它稱作「關於宇宙進化的符號表徵」。其基本觀點是:宇宙中的物質事物之所以被進化出來,是因為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初始條件和計算規則。初始條件是簡單的、無特徵的東西,而計算規則類似於計算機所用的程序。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台計算機。它的程序也可理解為物理學的規律。當初始條件作為輸入進入宇宙計算機後,在程序的作用下,就有輸出產生,這就是萬事萬物的不斷產生、進化和發展。心靈也是按這種方式由宇宙這台大計算機產生的。

根據上述對物質和心靈之起演的計算說明,可得出宇宙有設計者的結論。他說:「某種有價值的東西(物質與心靈)是根據某些有巧妙的、在前存在的規則而作為加工的結果而產生出來的。這些規則彷彿是某種理智的設計的產物。我不明白該怎樣否定這一點。」至於這設計者究竟是哪一類存在,人們當然可以見仁見智。但「我的傾向性主張是:像靈巧、經濟、美之類的性質具有真正的超越的實在性——它們不只是人的經驗的產物,而且這些性質還反映在自然界的結構之中。至於宇宙是否由這些性質所使然,我不知道。如果有這種可能,那麼人們除了把上帝設想成有獨立存在性的自主體之外,還可把他設想成一種具有這些創造性質的、神秘的人格性存在」[28]。

三、蒂普勒的「還原主義異端」

蒂普勒(F.J.Tipler)是美國的一位宇宙學家,自認為是一個無神論者,1976年獲博士學位,當時的領域是廣義相對論。後來,試圖用科學成果及方法對包括上帝、聖靈、復活、心身關係、靈魂不朽、永生、天國等一系列哲學和神學課題作出「還原主義」說明,即把這些概念還原為相應的科學概念。他在《關於不朽性的物理學》一書中不無得意地說:他論證了這樣一種舉世無雙的觀點:「物理學家可以通過推算上帝之存在和死者復活之類的事情來推論永恆的生命,就像他們可以以實際相同的方式對電子的屬性作出計算一樣。」[29]不過他又認為,他在這一系列神秘課題上的神秘思想堅持的是自然主義和還原主義。筆者認為,可把他的所謂的理論看作是還原主義「異端」。

誠然,他在論述靈魂等問題時,有時的確是在根據科學概念予以解釋,如他說:「人不過是特殊類型的機器,人類不過是一種信息加工裝置,人的靈魂只是運行在被稱作大腦的計算機上的程序。而且各種可能的生物,不管是理智的還是非理智的,都具有相同的本質,都作為信息加工裝置而服從相同的物理規律。」[30]這從表面上看的確是還原論。其實不然。因為他把人還原為特殊的機器恰恰是要證明人可能有自由意志,有死後的生命。

為了把自己的理論說成是還原主義,他對還原主義的種類及其特徵作了自己的梳理。客觀地說,這種分析本身是合理的。但他接著把他關於自由意志、靈魂、永生、復活、天堂、地獄、煉獄等的觀點說成是還原主義則又讓人匪夷所思。他理解的還原主義是:「每一現象從根本上說都是物理現象,都能為物理學所描述,至少原則上如此。」[31]他還正確指出:還原主義有三種形式。(1)本體論還原主義:構成實在的材料都只是物理學所研究的力和粒子。他贊成這種還原主義。(2)認識論還原主義或解釋還原主義:在一個科學領域中所闡述的理論和實驗規律可被論證或分析成另一些科學領域中所闡釋的理論和規律的特例。其標準的例子是將熱力學還原為關於原子的統計力學。他反對這種還原論。(3)方法論還原主義,其目的是為高級現象尋找基礎層面的解釋。這種還原是有用的,但卻是有限的。如果一個人堅持方法論的還原主義,就不會被允許使用經典的熱力學,而事實上,使用這種理論比使用它之下的理論更方便、更有用,例如我們可以用社會學和微觀經濟學對未來的人類行為作出預言,預言他們會復活。這預言對不對,可通過把它還原為信息物理學而得到檢驗。

他自認為,在心靈的本質、是否可朽、與身體的關係、人有無自由意志等問題上,他的思想是對托馬斯的回歸。之所以作這種回歸,是因為在他看來,托馬斯的有關理論符合於物理學等科學。他承認:他所說的心靈(mind)與托馬斯所說的靈魂是一致的,「兩者都是非物質的」。托馬斯強調:「靈魂是身體活動的形式」,即是一種抽象的原因。而蒂普勒所說的心靈是一種程序,即一系列的數字,如「2」是一種抽象的存在,是關於數學「2」的表徵,不是2本身。對於計算機來說,程序是形式因,而質料因是計算機由以構成的材料及屬性。沒有材料,計算機不能運轉,同樣,沒有程序,計算機也是死的[32]。

他的更為激進的觀點是主張:作為抽象程序的心靈不僅是存在的,而且是比物質更具基礎性的存在,因為程序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前提。他強調:計算程序本質上不過是將一組符號映射為另一組符號。人們可以說,所有可能的映射——所有可能的計算機程序——都以柏拉圖式的抽象實在的形式存在。許多表徵了被模擬宇宙的程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問題是:在許多可能的計算模擬中,哪些一致於物理上存在的宇宙?蒂普勒回答說:只有那些極其複雜的模擬,才是物理上存在的模擬。而且這些模擬作為映射必然涉及的數學操作之邏輯要求的結果,一定是存在的。因此他得出結論說:我們的宇宙一定是作為邏輯必然性的結果而存在的。

他還試圖用終極之點來解釋自由意志。所得的結論介於決定論和自由論之間。我們知道:決定論否定自由意志,認為人的一切行為由自然原因所決定。而自由論認為,人的行為完全由意志所決定。蒂普勒強調:如果根據終極之點來解釋自由意志,那麼便可以說:人的行為既是由物理學規律決定的,又是自由的,即由意志所決定的[33]。證明人是被自然原因決定的,一點也不難,前人已做過大量而有效的論證。因此再用不著勞神費力了。他的重點工作是證明人的自由。其方法是以量子引力理論為基礎。在他看來,之所以有自由意志,人之所以能主動、自主地作出與外在必然性不一致的決定,是因為人的作出決定的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在作決定時,人既有一種力參與進來,又存在著「隨機」(random)因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有理性能力,此能力也可稱作自主體(agent),「作出決斷的正是它,而非隨機因素」[34]。

蒂普勒從存在著自由意志這一所謂事實出發,得出了他的二元論結論。他認為,人有自由意志,人是自由行動的自主體,這些事實足以表明:人身上除了物理的存在之外,還有不可還原的高於物理的東西。他說:「人類自主體所作出的決定不僅不能從認識論上還原為關於量子場的物理學,而且也不能從本體論上還原。……在物理宇宙及其規律的產生中,自主體的決定是一個不可還原的因素。」[35]這可看作是他的還原主義異端的又一表現,因為他儘管承諾堅持本體論還原主義,而在涉及自由問題時,又強調存在著不能被還原的東西。

他不僅相信基督教所說的死後復活是可能的,而且認為,可為之提供物理機制。他承認:每個個體的人都會死去。但是他們在特定時間內生活,一定會留下信息,就像曾通過自己的活動使周圍物質及能量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變化一樣。因此,即使人死了,他仍會將他的信息留存在整個人類歷史之中。既然有信息留下,因此每個死去的人的信息就能為遙遠未來的整個生命所利用。完全有這樣的可能性,即在未來,隨著終極之點的到達,用每個人留下的信息將每個人過去的生命完全逼真地模擬出來。可以肯定,只要模擬是完全充分的,那麼那個模擬物就可以是活著的。問題是:誰有那麼大的力量來完成這種模擬呢?他說:「終極之點將運用它的力量完成這種模擬。」[36]在他看來,遙遠的未來即終極之點接近之時的這種物理機制可比作計算機。他設想:「隨著終極之點的到來,這種宇宙計算機的能力會無限地提高。由此可以說,如果關於我們現實世界的純結構性描述永恆地儲存著,那麼必然會進到這樣的時候,在那裡存在著足夠充分的計算能力,它藉助簡單力量就可模擬我們現實世界的每一天的事情。」總之,通過這種模擬,每個死去的人就會得到復活,當然是以虛擬實在的形式存在的。[37]

神秘主義的心靈哲學理論在本質上是一種二元論或多元論。它們之所以能在科學及自然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今暢通無阻,自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一是世界太複雜了,這便為它們的存在提供了客觀基礎,二是已有的科學尚不完備,因而其可多樣解讀性為它們的產生提供了認識論根據。儘管許多神秘主義者訴諸科學來解決心靈哲學問題,建立了所謂的「科學的」心靈理論,但應看到的是,與其說它們是科學理論,倒不如說它們是一種信仰。著名科學家薛定諤就比較坦率,如把自己的心靈理論當作信仰看待,他說:「任何有知識的人即使相信這些虛構宗教事物(地獄、煉獄、天堂等)的存在,也不會指望在這個宇宙的研究可及的任何地方找到它們。」[38]客觀地說,神秘主義關於離體靈魂、續存、不朽、轉世、輪迴的「理論」是難以找到能在實驗條件下予以重複的根據的,因此自然為持科學主義、自然主義立場的思想家所否定。而且否定之聲在現當代一直居主導地位。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和機構不懼霸權話語的重壓,不畏艱險,矢志不渝地予以探討。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當然也是值得研究的。

注釋:

是以電磁學奠基人法拉第命名的、用於演示等電位、靜電屏蔽等的設備。

可參閱P.Davies,The Mind of God,London:Simon & Schuster,1992,pp.187-188.

參考文獻:

[1][2][3][4][5][6][7][8][9][10][11][12][13][14](美)歐文·拉茲洛.全球腦的量子躍遷[M].劉鋼等,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32,147,148,147,109,113,131,129,132,134-135,118,122,124,126.

[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P.Davies.The Mind of God:Science and the Search for Ultimate Mea- ning[M].London:Simon& Schuster,1992:232,25,14,15,15,16,21,232,85,86,139,198,209,214-215.

[29][30][31][32][33][34][35][36][37] F.J.Tipler,The Physics of Immortality[M].New York:Douleday,1994:ix,xi,xi,127,186,199,202,219,220.

[38]趙曉春,徐楠.科學大師啟蒙文庫:薛定諤[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1.

往下拉可在留言處發表你的見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柏拉圖到底有多牛,別跟我說你知道!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納粹的最終滅亡
大數據揭示中國意識形態光譜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探究玉雕真正的靈魂
探究 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奧秘!
「扶陽」的探究解讀
生化危機4神作的原因探究!
五步探究給科學活動施了魔法
探究魔改國產神鷹戰鬥機!
太極「腰」主宰的經驗探究
耳根虛靈導引太極走架的實踐與探究(二)
如何在閱讀中探究寫作的技巧?
科學家探究柑橘類水果的演化
《魔獸世界》歷史探究!神器「灰燼使者」究竟經過誰人之手?
探究鬼谷子神秘縱橫天下之術的奧妙
太極拳里「柔」的探究
耳根虛靈導引太極走架的實踐與探究(一)
探究古瓷片的奧秘
太極—柔的探究
魔獸世界|歷史探究:為什麼說燒樹是暗夜精靈無法原諒之舉?
大眾化太極拳養生的思考與探究
靈魂重21克的真相,探究靈魂存在的可能性與理論基礎!
和平精英:官方主推的雪地「神秘山洞」,是時候去一探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