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百公里加速性能3.1秒,前後配重比接近50:50,如果沒有標題,一定會被看成是一輛超跑。特斯拉讓人們對車輛認知的顛覆,從參數上已經開始。這一次,在長興島,我們有一個下午的時間,重新認識了這輛名為Model X P100D的SUV,這是特斯拉旗下最頂級配置的SUV車型,同樣也是目前Model X這種較為罕見的型號。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善用電池

從重達2.1噸的Model S開始,特斯拉從來沒有避諱自己車輛的體重。Model X與Model S類似,7000多節18650電池與電機、鋁材質車身最終組成了2.3噸的整備質量。車重對於大部分追求經濟性的車型而言如臨大敵,比如通用汽車願意給工程師在不降低燃油車性能的前提下,鼓勵更優秀的輕量化設計。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在當前的電池技術下,指望輕量化電池能同時確保長續航和高可靠性幾乎不可能。特斯拉順水推舟,將7000多節電池組成電池組,並最終組成底盤的一部分。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由於從單顆電池上進行了保護和管理設計,以及在Model S上的長期驗證。Model X P100D的100kwh電池組在提供超過500km續航的同時,壓低了這輛SUV的重心,有效降低車輛側翻的危險。

加強牢固性電池組甚至可以確保駕駛艙在受到外力衝擊的時候,仍然能獲得比大部分車型更為堅固。特別是橫向撞擊,橫樑抵抗撞擊的可靠度不如一整塊電池板來得直接,這個結論最終也通過Crashnet1獲得了驗證。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電池組與底盤融合的設計讓Model X P100D獲得接近完美的前後配重比49:51同時,車內的可用空間足以用誇張來形容。你可以把行李放在前車蓋下方,或者讓最後一排座椅50:50對摺,2492L存儲空間足夠裝下自行車或者其他大物件。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特斯拉在Model X的布局上提供了四種解決方案,分別是五座、六座和七座以及六座配備中央扶手的版本,特別是第一排和第二排提供的座椅提供的空間相當感人,足夠1米8的漢子翹起二郎腿。但最後一排的座椅只能用勉強來形容,對腿部不友好的程度,與豐田86的後排座椅是相當的。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想坐入最後一排倒是很方便,按下第二排座椅後背的移動按鈕,第二排座椅會自動向前滑動。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內飾精進了一大步

如果對我們3年前的Model S P85賽道體驗還有印象,可以清晰記得特斯拉當年內飾粗糙程度近乎奔放,絕不應該是一款100萬以上車型該有的表現。但這不能阻止特斯拉的神速進步,流水線、軟體、裝配、零件上以星期為單位的更新的管理,在短短的時間內,足夠讓這輛Model X P100D上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在特斯拉官方網站中,純白內飾設計被放在了第一位。白色部分選用了來自日本、仿皮革設計的高密度材質,實際觸感與皮革無異,並且非常耐臟,在大多情況下,落在表面的污跡用一塊抹布就能解決。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內飾依然是特斯拉追求的簡約風格。方向盤表面除了左右滾輪和兩個按鈕之外再無其他,方向盤後則仍然是濃厚的賓士味,雨刮器、駐車、啟動自動駕駛在操作上與之前Model S並無二致。特斯拉也一再強調了用戶體驗的傳承感,老用戶在新車上不僅能無縫上手,也能確保車主對老款設計保持高度認同。

作為一輛SUV,特斯拉在創新上的用力程度是相當明顯的。最突出的自然是鷹翼門和全景擋風玻璃。

是的,像圖中這麼拉風的造型被特斯拉稱之為鷹翼門而非鷗翼門。原因是後門提起其實分成兩個階段,在層高較低的停車場,鷹翼門會通過車頂的攝像頭辨別天花板距離,然後判斷車門是半開還是全開形式。而無論是全開還是半開,後排乘客都能輕鬆的走出車門。全開則是能讓人豪放的在椅子上站起來,幾乎站立著走出Model X。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紅色箭頭所指方向是個攝像頭

由於鷹翼門結構限制,全景擋風玻璃並不能延續到第二排乘客。因此在鷹翼門頂端留下了一個天窗,沒有遮擋板,但進行了隔熱處理,為深色半透光,與全景擋風玻璃的後半段相似。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我們曾經對擋風玻璃的特殊設計是否會對駕駛體驗造成困擾而擔心,事實上從一個下午向陽行駛的接觸來看,擋風玻璃後半部分的陰影梯度設計,足以保證駕駛過程中不受影響。如果仍然擔心,特斯拉也額外設計了遮陽板,足以遮住玻璃上超過66%的面積。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豪車味十足

這輛Model X P100D搭載了特斯拉當下所有投入到量產車的技術,車身上擁有8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聲吶感測器、處理晶元速度相比以前提升了40倍,透著濃濃的科技味。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按照特斯拉官方解釋,Model X P100D的全套電子設備足夠讓其具備全自動駕駛的能力。甚至連超級充電樁充電、無劃線街道、非封閉道路都無需人工代勞。但所有美好景象都必須有前提,這套演算法目前不可能適應所有國家和地區,自動駕駛仍需要長時間的測試,並在最後獲得法律法規的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多出的30200元選裝費用相當於提前購買通往外來高階自動駕駛的硬體門票。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如果按照SAE的自動駕駛評判標準,Model X P100D應該介於Level 2到Level 3之間。在只要符合封閉道路和完整劃線的條件,向內撥動兩次方向盤左下角的撥桿,就能直接啟動自動駕駛功能。如果攝像頭沒有檢測到前方測量,Model X會平緩加速到自動駕駛的預設值,而預設值的讀取源自GPS、路牌的信息,無需自己單獨設置。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請記住這是一輛百公里加速3.1秒的SUV,自動駕駛下Model X沒有做出機械化的反應,加速反而是一個溫柔的過程。這與手動狂暴模式,強烈推背感把自己向座椅死里按的感覺完全不同。

在經歷諸多駕駛者擅自放開雙手導致事故的事件之後,特斯拉對自動駕駛的規範變得更為嚴格。更新後的系統已經對車主的雙手持握進行了監控,如果在自動駕駛過程中發現駕駛者雙手離開方向盤,儀錶盤會彈出警告。如果第二次檢測發現雙手仍然不在方向盤上,Model X會選擇靠邊停車並退出自動駕駛功能,直至將車輛完全關閉,重新啟動。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Model X提供了20寸和22寸輪轂作為選擇,在特斯拉的統計中發現,22寸黑色輪轂最受歡迎,特斯拉也對輪輞外形重新設計。如果注重經濟性,圖中Model X P100D的20寸輪轂已經足夠,與空氣懸架搭配足夠應付絕大多數環境。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疑特斯拉開起來不像汽車的聲音已經消停。在舒適模式下,特斯拉的動力回收在鬆開油門後不再明顯。再加上電動機的天然優勢,加速和減速都是一個非常線性、一氣呵成的過程。再加上0.24風阻係數,高速行駛狀態下,風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寫在最後:不一樣的答卷

雖然在外型上與Model S一脈相承,但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特斯拉對內飾細節、駕駛操控把握得像一家傳統車廠。更可怕的是,通過OTA升級,出廠最久遠的Model S至今依然會保持更新,獲得新功能,或者在駕駛體驗上獲得相應的升級。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 我們體驗到了特斯拉Model X P100D

Model X P100D再次印證了我們晚買不吃虧的想法,隨著不斷進化,特斯拉在調教、拼裝的把控更為精細。這是一家沒有改款概念的公司,他們有著像IT企業瘋狂Update的作風,隨著時間的推移,車輛細節不斷發生著進化。至少這一個下午的接觸中,特斯拉Model X P100D提交了一份我們想像之外的答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Spectra ISP要展示高端雙攝玩法 高通說下代旗艦驍龍平台見
短路三分鐘|法拉第未來已經不敢有賽車夢了
常態刷機還是有所突破?就等佳能最新無反相機EOS M100本周發布
內存顆粒廠拆東牆補西牆 下一波漲價顯卡會被打出內傷
愛活歷史課|松下幸之助與他的百年松下(上)

TAG:愛活網 |

您可能感興趣

2018年!還在用著iPhone6是什麼體驗?
SNKR Girl | 女孩子的腿長到屏幕裝不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4.9 - 4.15
繽特力Voyager 3240體驗:6個小時通話還不夠?那再加10個小時
小夥伴們快來體驗MasterCAM2019啦
Prada 2018FW:一個話題感十足的體驗
7000元的MacBook Pro上手體驗,比官網便宜3000,真的好嗎?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體驗
相機是時間的情人 篇一:FUJIFILM 富士 XF80mm F2.8 鏡頭 上手體驗
相機報: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初體驗
2018開年最好的穩定器,智雲Crane Plus上手體驗
提前3-5個月拿到offer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標緻Django ABS國IV版發布,20800元體驗不一樣的時尚!
6000元的iPhone X上手體驗: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
iOS 11.3 beta 5 初體驗:修復了大量 bug,正式版即將到來
體驗像iPhone X,小米MIX 2升級安卓8.0了!
Intel牙膏廠這下徹底恐慌 AMD新旗艦Ryzen7 2700X上手體驗!
2017款 MacBook Pro 15寸開箱體驗 附:推薦多個Mac裝機軟體
2018最壕的3款手機,iPhoneX墊底,你體驗過哪款?
看好 VR 體驗館發展,IHS Markit:2022 年市場規模上看 10 億美元
3999元起,首款量產頭手6DoF VR一體機Pico Neo上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