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陀-藏六如龜

佛陀-藏六如龜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03

藏六如龜(持戒)

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根機有利有鈍,有的人一點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觀機逗教,給予啟發。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邊樹下打坐參禪,精進自勵,然而十二年來不但未能開悟證道,心中甚至充滿了貪瞋痴等煩惱,妄想紛馳,因此,自己也常為此而苦惱不堪。

一天夜晚,這位弟子又在樹下打坐,佛陀愍念他殷誠精進的向道之心,有心幫助他,便來到樹下與他一同禪坐。時至半夜,天上月明如晝,這時有一隻烏龜爬行到樹下,正好有一隻水狗不耐飢餓,出來覓食,看到烏龜,便想吃牠,烏龜趕緊把頭尾及四肢都縮進龜殼裏,水狗因此莫可奈何,烏龜終於得以保全性命。

看了這一幕,佛陀轉身對身旁的弟子說:「這隻烏龜因為懂得藉龜殼來保命,所以水狗無法傷害牠。但是世間上的人反而不如這隻烏龜,他們不知道無常正像水狗一樣,隨時環伺在側,卻恣情放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在外追逐五欲六塵,使得外魔能夠得便,侵害生命,常在五趣六道裏輪迴不已,這都是不能攝心守意所招致的禍患啊!」

佛陀接著又說了一首偈語: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

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經過了佛陀的這一番啟發後,這一位弟子終於如夢初醒,豁然開通,從此更加精進向道,每日悠遊法海,享受法樂。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何給的得體 星雲大師教你因人而予
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三)
【人間系列】日常修行
大安法師:太善良被人欺負怎麼辦
如瑞法師:和每個眾生結善緣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典故事:藏六如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