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世界四大思想家,他們四個,這個你有爭議否?

世界四大思想家,他們四個,這個你有爭議否?

世界四大思想家

兵書有上計、中計、下計之分,謀略有上策、中策、下策之分。對於上、中、下三者,我們應當如何取捨呢?中國文人指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一般事物都有上、中、下之分,人類社會也是一樣,也可以區分成為上層社會、中層社會、下層社會這三種形式。大家都想「取乎其上」,這三種形式之中,誰是老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歷史上就出現了四個偉大的思想家。

一.孔子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的禮樂指的是周禮,周禮就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就是天下大事都必須由皇帝作主。用現代的語言來說, 周禮就是中央集權。戰國春秋之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事實上成就了孔子復辟周禮的思想。

中央集權,其實質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多數人可以創造很多財富,讓少數人盡情地享受,少數人統治多數人就是一個穩定的結構。當然,如果少數人太不自覺,也會發生載舟復舟的現象。為了防止這個現象的發生,孔子就提出仁義的思想,讓少數人要注意自我約束。

二.馬克思

與孔子相反,馬克思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其實質就是多數人統治少數人。少數人統治多數人,可以得到多數人創造的財富。反之,多數人統治少數人,多數人的收穫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三.亞里士多德

人類社會一般都區成分為三大階層,既極富、極貧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產階級。亞里士多德認為: 極富者「逞強放肆、至犯重罪」,極貧者「懶散無賴、易犯小罪」,唯有中產階級懂得節制,很少野心,最具有大家公認的中庸美德;其次,中產階級能夠把整體保持在中間狀態,可以免除黨派之爭,保持國家的穩定。

里士多德還認為,城邦內中產階級強大的,公民之間就少黨派而無內訌,凡是平民政體中存在著較多的中產階級,分享較大的政權,顯示著中間的性格,就比寡頭政體安定而持久;再則,歷史上最好的立法者,如索倫、萊喀古士、嘉隆達斯等都是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

與孔子和馬克思不同,亞里士多德既不提倡少數人壓迫多數人,也不支持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儒學的追求, 在於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亞里士多德的追求, 則在於不窮不富的中產階級。

四. 老子

一般認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子反其道而行之,認為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萬 物 而 不 爭 ,處 眾 人 之 所 惡 , 故 幾 於 道 。」

一般認為,人往高處走,就需要讀書學習 。老子反其道而行之,認為

「為 學 日 益, 為 道 日 損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於 無 為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一般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老子反其道而行之,認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總之,老子的理想,一是不學習,二是不上進,三是不追求,述戀於「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在這種境界之中,大家都一樣窮,也就沒有上層、中層與下層之分,也就自然地沒有誰對誰專政的問題。

二戰結束後,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愛因斯坦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暗示核戰必然將人類打回蠻荒。

這種「小國寡民」的設計,大概在什麼時侯才能真實地出現? 上述斷言指出,這種出現不會在現在,大約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決定東西方命運的兩次戰爭
病來如山倒,防微杜漸,記住這些大病前的先兆
從三國看劉備的仁義,仁義是把雙刃劍
奇石!中國奇石!

TAG:太極八卦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再畏懼!伊朗拒絕討價還價,警告美國必須遵守協議否則後果自負
特朗普要求修改伊核協議否則退出 伊朗:不可接受
鮑橒曬《最強大腦》解約協議否認違約,稱桑潔說與王昱珩三觀不合
聯合國緊急會議否決中俄推動草案 現場交鋒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