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YM Seed黑膠唱機體驗:科技加持逆流者

HYM Seed黑膠唱機體驗:科技加持逆流者

根據Nielsen SoundScan的預測,2017年美國的黑膠唱片銷量將達到4000萬張。相比十年前,這數字翻了40倍。

在本已該消亡的年代,黑膠唱片這種音頻介質又跨越了幾個時代逆流重返,似乎還比之前活得更好了。

黑膠唱片的興盛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索尼這樣的大公司在今年CES展上發布了一款黑膠唱機;一些新興的創業公司也沒閑著,比如我們這篇的主角HYM Seed。

黑膠復甦了

全內置設計

HYM將黑膠唱機+藍牙音箱+WiFi音箱的三類產品融入進了一體。

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黑膠唱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還是老上海大喇叭的感覺,而藍牙或WiFi音箱已經是現在外觀做出花的物件;在它們中間,至少跨越了磁帶,CD等幾個時代。

HYM這款產品的特殊之處是將三個時代的音樂介質融合

所以我們說將這三樣三個時代的產品融在一起並不容易,好在HYM做的還算不錯,Seed整體採用了一個90%以上用戶都能接受的簡潔的外觀,黑膠唱機部分(也就是機械部分)為黑色,主要採用金屬;藍牙和WiFi則隱藏在下面的木質箱體里揚聲器部分,這部分採用楓木顏色,雖然不是實木,但細節不錯。

設計團隊在顏色上很克制,從上到下只有黑色,楓木色,以及銀灰色三種顏色,風格顯得略冷淡。

整體風格偏冷

箱體內部藏著2個15W高音喇叭和2個25W低音喇叭,木質箱體的在保持冷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特別處理,比如兩側的斜面設計,這點不提可能都不會注意到,但正是這些細節,讓它顯得出彩又不花哨。

箱體細節尚可

唯一略有點失望是Seed的遙控器,功能OK,但黑色塑料材質跟箱體一比質感差了許多,並且風格也不是很搭。

除了遙控器,機身正面的一行按鍵也能操控這款產品,並且是觸控按鍵,跟正面銀色邊框融合一起。

遙控器風格不太搭

黑膠部分

黑膠是Seed最有特點的那部分,也是半獨立於Seed的音樂體系外的。這半獨立的意思是。唱片轉動是純機械部分,但發聲、控制等等又跟下面的集成在一起。

Seed採用皮帶驅動方式,這種以橡膠皮帶連接馬達和轉盤的驅動方式非常成熟且穩定,橡膠皮帶可以緩和馬達震動,讓整個系統更穩定。從Seed面對的用戶群來說,皮帶驅動也是比較合適的方式,畢竟它不是用來給DJ Scratch用的。

皮帶驅動

但橡膠皮帶畢竟只是一種細微緩震方式,對Seed來說,它的減震需求更高。

不要小看這4個揚聲器的能量,尤其音量開大的時候,對一個靠唱針摩擦黑膠碟片的古老裝置是沉重打擊,它會讓唱盤持續震動,導致唱針無法讀取音樂。所以你看,無論是索尼還是鐵三角的黑膠唱機,幾乎不會把音箱放在黑膠機下面,他們更希望的是用戶將自己的唱機外接到音響系統上,這樣就避免了震動問題,也讓音質更好。

但Seed的特色正是集成一體化,他們解決震動的方式是重新設計了一個懸吊式系統,簡單來說,給唱盤和唱針加一套緩震系統,讓兩者一直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彷彿是一輛顛簸的列車上,站著一個穿著氣墊鞋的人。

黑膠部分加了一套緩震系統

這套系統在實際使用中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在實際使用中,即便下面揚聲器音量開到最大,唱片讀取也不受影響。

很多人會以為黑膠唱機就是用唱針劃唱盤發聲,但如果搜一下「內圈失真」就會了解,其實它算個精密儀器,可Seed畢竟是個消費電子產品,一般用戶不會有時間去自己計算唱臂,唱片或是針尖軌跡之類的東西,也不需要調節針壓和防滑力之類的。

採用鐵三角唱針

HYM給的是一個上手就用的最簡方案,機器拿出箱子只要取放好唱盤,裝好唱臂配種就好,超距或補償角這些廠商都已經計算好,並且給了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能讓它在不用調節的情況下,將內圈失真減小到最小,官方號稱「失真度控制在0.8%以下」。

既然這款產品不是定位發燒玩家的,所以除了33和45兩檔速度,其他可調選項都沒有。

而音質方面,其實一體化音箱給了它幫助。

關於音質

Seed的特殊之處正在於它的機械跟電子部分是一個整體,所以談到音質時候,應該把下面也帶上。

唱針上讀取的聲音會被下面的2對喇叭播放出來,當然也包括了黑膠特有的雜訊,以及老唱片細節不豐富,動態範圍小這些問題,但這恰好是黑膠的真實還原。附帶在一起的還有柔潤,平緩等優點,這對喇叭(或者說整套系統)都還原的相當好,表現不弱若於傳統黑膠唱機+一套書架音箱。

箱體部分表現比想像好

如果要更好的音質,Seed也提供了其他解決方案,可以手機直連,或者通過HYM的App以WiFi方式放歌,兩種方式理論上將都能有更好的音質。但總會有人說數碼音「硬」,這是一個近似於玄學的話題。

前面觸控按鍵

如果覺得這套設備本身的揚聲器部分不夠用,機身後面也提供了更多介面,你可以用過SPDIF或RCA口把它連入其他音箱系統,讓黑膠或是其他音樂介質有更多樣的音箱承載。

背部音頻介面

關於情懷

黑膠唱片的美妙恰在盤面因灰塵、劃傷和靜電引起沙沙聲,這是它的獨特質感,也是數字音樂或CD無法帶來的內涵。

唱片保存麻煩 使用也不如MP3便捷 但這些恰好是黑膠的魅力

Seed的音質在同類產品中不能說是頂尖,它的難得之處在於,將機械和數碼設備非常融洽地結合在了一起,並且賦予了一個不錯的外觀;讓幾十年前的快發霉的唱片、MP3里的歌、以及這兩年才火起來的流媒體音樂能融合在一台設備里。

當然,對會選擇它的人來說,最具有儀式感的還是黑膠的設定,當把一張黑膠從封套里小心翼翼取出來放在唱盤上的時候,才會理解這些古董比數字音樂有趣的地方。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MO創新資訊 的精彩文章:

技術突破!機器人專家設計出可以自我修復的軟性機器人
摩托羅拉新專利:或用體溫就能修復碎裂的手機屏
BOE畫屏攜手廣協打造全新視覺盛宴
SpaceX飛船攜帶冰淇淋抵達國際空間站
18:9手機面板出貨量,2021年上看6.11億片

TAG:CSMO創新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黑科技已在線 體驗BYTON Concept概念車
MWC丨vivo概念機APEX真機上手體驗
iPhone X 玩家級攝影手機殼:bitplay SNAP!X 體驗
重新創造電影極致體驗:YAMAHA的Cinema DSP解決方案!
BOSE 全新無線耳機 SoundSport Free 上手體驗
HyperX Alloy Elite RGB機械鍵盤體驗
Xbox One X主機加裝SSD:體驗提升巨大
vivo APEX真全面屏手機體驗:美貌與技術並存 打破行業模仿iPhone僵局
奧尼爾站台 Magic Leap與NBA合作為球迷提供AR觀賽體驗
吃雞中的「科技美學」 1MORE Spearhead VR電競耳機全方位體驗
MITALY膠囊咖啡機上手體驗
Rokid新品Mini亮相AWE,打造全屋智能語音體驗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HJJ的Yokomo YD-2 EXII裝車體驗
TechBoard#5:蘋果給華爾街的「說辭」;谷歌推廣 Chat 要顛覆 SMS;遠離社交媒體一個月體驗;特斯拉曾預測智能手機
慢跑要戴耳機?體驗CES創新設計獎美國jaybird RUN真無線運動耳機
Wear OS版Play Music 體驗改進:增加隨機播放功能
柔性OLED屏幕與COF封裝技術加持 vivo APEX體驗效果如何?
飛利浦 SpeedPro Max 手持無繩吸塵器體驗
Klipsch HP-3 頭戴耳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