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萬曆年間的這場慘敗,直接導致明軍對清軍的守勢

萬曆年間的這場慘敗,直接導致明軍對清軍的守勢

幾百年來,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爭論不休,但有一點得到了很多史學家的肯定,那就是明朝「雖亡於崇禎,而實亡於萬曆」。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但大勢所趨,已經不是個人之力能挽回,明朝的亡像在萬曆皇帝時就已經暴露。

萬曆皇帝親政後驕奢淫逸,長期怠政,卻勤於搜刮。在他的統治下,明朝的環境日趨惡劣:農民 起義、軍兵嘩變、各民族 矛盾尖銳。而最重要的是,在他在任期間,明朝面對清軍打了一場大敗仗。

整個明朝期間,對遼東一帶都有有效的統治。583年至1588年(萬曆十一年至萬曆十六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各部,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年號天命,稱金國汗,以赫圖阿拉為都城。

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在農曆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反明,曆數明朝對後金國(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率步騎2萬向明朝發起進攻,撫順等地隨後失守。

那時的明朝還很硬氣,既然這樣那就打唄,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二月,明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朝鮮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全力進攻後金。要命的是統帥是楊鎬。

楊鎬此人為官清廉,是個好官,但在軍事上就是白痴。本來明軍11萬人,後金軍隊6萬人,明軍佔有壓倒性的人數優勢,但楊鎬的作戰方針是:以赫圖阿拉為目標,分進合擊,四路會攻,一舉圍殲後金軍。具體部署是:楊鎬坐鎮瀋陽指揮,總兵馬林率1萬5千人,從北面進攻;總兵杜松率兵約3萬人,由西面進攻;總兵李如柏率兵2萬5千人,由西南面進攻;總兵劉綎率兵1萬餘人,會合朝鮮軍共2萬餘人,由南面進攻,其他軍隊作為增援部隊。

奇葩的是,楊鎬把行軍路線完全通知了努爾哈赤,以顯示大明的軍威。努爾哈赤號稱「你從多路來,我從一路去」,採取各個擊潰方式,反而在每次交戰時都有了兵力的優勢。

最終,除李如柏軍撤走未遭慘重損失外,明軍共損失兵力約四萬五千餘人,喪失騾馬兩萬八千餘匹,損失槍炮火銃兩萬餘支,元氣大傷。明軍自此之後,一直到滅亡,對清軍只能採取守勢。明軍主帥楊鎬兵敗之後被罷官,後被拘押,崇禎二年(1629年)被處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臨死前留下的遺言,表現了寬容和大度
死去的希特勒只是個替身?真正的希特勒逃到了阿根廷?
亞洲最臟和最乾淨的國家,你猜到了嗎?

TAG:歷史風雲 |

您可能感興趣

清軍對待太平軍的俘虜直接千刀萬剮,但是太平軍卻這樣對清軍的俘虜
清軍最慘烈的一場戰鬥,三萬對戰八千,自己全軍覆沒對方死了五個
這位反清義軍將領投降清軍還曾與日軍議和,後來卻受到世人的讚譽
這三個人帶領江陰的百姓跟清軍對戰,清軍損失慘重
清軍害怕明朝這位將軍,入關後滅門,兩百多年後,其後代挖斷大清龍脈!
晚清的最後一位戰神:他曾以七人之兵擊敗清軍千人,最後因錯信清軍而死
大明王朝最後的輝煌,5千天雄軍面對8萬清軍無一投降,全部死戰
清朝末年,太平軍很有優勢,可是為什麼還是敗給了腐敗的清軍?
清軍害怕這位將軍,入關後滅門,兩百多年後,其後代挖斷大清龍脈
真正的明朝悍將,率領五千兵馬對戰十萬清軍,卻慘遭隊友背叛
明朝末年誓死不投降的軍隊,帶頭的竟是太監,清軍也不敢面對
明朝軍隊面對八旗清軍,為什麼屢戰屢敗,原因就是這2個字
清末這支上萬人起義軍竟向千餘清軍投降,嚇得清軍將領以為是詐降
明軍不敵清軍,為何投降後戰力激增,各個在前面衝鋒陷陣
在甲午戰爭中,清軍被擊殺四萬人,為何日軍死亡卻不是清軍所為
明朝最後誓死不投降的軍隊,帶頭的是太監,清軍也不敢面對
乾隆讓十幾萬清軍折騰28年,只換來個慘勝,卻間接導致清朝衰敗
此人是南明最厲害的將軍,多次擊潰清軍,死後還被人當雨神祭拜
朝代更換沒有影響,但是清朝的一道命令,卻讓此城百姓奮起反擊殺掉八萬清軍後被屠城
清軍入關對持火器明軍勢如破竹?清朝末年卻被洋夷打的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