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7年未打下地方,最後在這裡簽訂投降書,抗日貢獻此省最大

日本人7年未打下地方,最後在這裡簽訂投降書,抗日貢獻此省最大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沒錯,這個省就是湖南省,日本人打了7年都未打下的地方,最後在這裡簽訂了投降書,抗日貢獻湖南省應該說是最大的。

日本人進入中原大地,湖南作為中部省份站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成為全國抗戰的中流砥柱。國民革命軍陸軍總司令部設在湘西芷江,全國最強大的第九戰區的50萬大軍以湖南為根據地。

當時湖南戰區的任務是:防備日軍南下廣東,東南方向兼顧江西戰場,西南方向防備日軍攻入貴州進軍大後方,此外還要與第六戰區協防日軍向西沿長江航道入川。

抗戰期間,中日雙方共計投入20萬以上兵力參戰的大規模會戰打了二十多次,第九戰區基本獨立進行的達8次之多,而在湖南境內就有6次,戰績是四勝一平一負。

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岡村寧次第11軍編成下集結4個步兵師團共10萬兵力南下,首次進入湖南境內作戰。我軍寸土不讓,在湘北山地河流間頑強阻擊。是役,日軍傷亡2萬餘人,沒有達成戰役目的。

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我軍損失7萬餘人,日軍約2萬餘人。1941年底第三次長沙會戰,我軍堪稱全勝,共斃傷俘日軍56000多人。

隨後,進行了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都是最終以我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此時已經到了1945年,日軍已盡顯疲態。此後,日軍一直無力發起新的戰事。

1945年8月21日,日軍代表進入了芷江縣城,但他們沒有攜帶武器,更不是佔領者,而是簽訂投降書。

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曾在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上指出:「湖南省戰時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每年除供給軍棉7萬擔、軍布300餘萬匹、軍糧1000萬石外,尚需接濟鄰省更大更多之需求。」這番話令與會者全體起立,掌聲經久不息。

日本人也這麼認為,「中國通」岡村寧次曾說:「湖南人自尊心強,勇武好鬥,是最難對付的對手。」他認為,是湖南人擊敗了他佔領中國的信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一眼看透譚嗣同,知道光緒不會成功,一番表態真是老狐狸
清朝時的三姓家奴,到底是無恥叛徒,還是民族英雄
二戰結束後,美國向日本提出投降三條件,最後一條讓日本人很尷尬
第一野戰軍解放國土的三分之一,番號一年多被撤銷,原因很簡單
一位村書記當上副總理,不遷戶口,不拿工資,不要服務員,不報銷

TAG:歷史縱覽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最後一個投降的人,在日本投降之後,繼續抵抗了三十年
日本最後一個投降的士兵,日本投降後,其一人奮戰了29年
日本投降後,仍有13萬日本人藏在中國,不過他們最終下場凄慘!
日本最後投降的士兵,在菲律賓打了30年游擊,打死不信日本投降
最後投降的日軍,藏匿叢林31年,卻不是日本人
日本宣布投降後,中日雙方還在此地,進行過一場為期8天的戰役
日本投降後,留下10萬日本女人在大陸,沒想到最後都去了這裡
45年日本宣布投降,但抗日戰爭並沒結束,最後一戰殲滅鬼子千人
他曾是一名抗日將領,投降日本後,親自向日本天皇下跪謝罪
日本投降後,此國要求清算所有日本戰俘,包括日本天皇
我國最有英雄氣概的城市,外蒙打了35年沒打下來,日本人打了8年直接投降
45年日本投降3個月後,中日又爆發一場戰爭,此戰很多人不知道
日本投降以後,上百萬日本人留在中國打死不走,原因令人驚訝
日本投降後,此人仍在前線作戰29年,打死打傷上百人就是不投降!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這個日本人發動政變,差點殺了日本天皇
日軍最悔恨攻打中國的這座城市,代價巨大,到日本投降時還未攻下
日本投降後,一個18歲的日本小姑娘流落中國,最後嫁給了中國人
日本投降後不是所有人都撤離了,這個日本軍官在菲律賓堅持了30年
日本宣布投降後,在中國留下十萬日本女人,她們又去了哪裡?
日本人用六年攻打這個省,犧牲了十萬人,剛打贏又宣布投降